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12、古诗三首示儿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祭、乃”等字,理解“元、九州同、王师”等词语意思。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诗句意思。2、创设情境、引导想象、朗读悟情等形式去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1、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学过程:一、播放图片,情境导入说说你对陆游的了解,让学生交流课前资料。齐读诗题二、再读古诗,了解诗意。1、默读古诗,用看注释、查工具书,联系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诗句意思,并在旁作批注。2、学生交流、讨论。3、检查了解。说说你对第一行诗句的意思。引导理解“元”通“原”指原本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4、把这些词的意思放到诗句中,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指名学生说)5、你能用一字字来表示自己读完古诗后的感受?(板书:悲)(三)品读古诗,感情诗情。1、诗人为什么而悲?(为祖国不能统一而悲)2、出示诗人68岁时写的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3、品读三四句,感受“盼之深”4、拓展延伸,体会爱国情怀(四)教师小结,升华情感题临安邸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学生字,启发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及诗中蕴含的情感。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古诗。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课前收集相关资料。2、幻灯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宋朝诗人林升写了一首诗(板书:题临安邸)读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自学生字,熟读诗文。课件出示学习要求:1、自学“邸、熏、杭、汴、”四个生字,注意生字的音、形、义;2、自己反复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去自学,学完后再跟同桌交流。(一)学生自主学习。(二)检查学习情况。1、检查生字情况。2、检查朗读诗句情况。指名读、分组读、全班齐读。三、借助资料,理解诗意。课件出示学习要求:a、借助资料,自主学习理解“休、醉、直、作”等词语的意思。b、结合注释,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小组同学相互交流。(一)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检查。(二)小组交流自学情况,相互检查、补充。学完后,小组内交流。(三)检查学习交流情况。1、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其它组补充。2、每位同学自己试着串说整首诗的意思。3、指名完整地说诗意。四、品读诗句,悟情悟境。(一)了解作者林升。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林升。教师相机补充。(二)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1、学生介绍。介绍了南宋、北宋的相关资料2、课件出示遗民战乱图和权贵寻欢作乐图,学生说看到什么,想到什么?3、课件出示北宋和南宋版图,教师激情小结。(三)品读诗句,悟情悟境。看到此情此景,你们的心情怎样?(愤怒、责问)1、学生齐读古诗。课件出示合作探究:讨论:王师、权贵、皇帝,他们干什么去了?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自主学习思考。3、小组交流自学情况。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4、小组汇报自学交流情况。教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五、拓展,升华诗情。①北方的壮丽河山沦陷了,西湖边还是一派歌舞升平、纸醉金迷,你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颗怎样的心?②面对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你想说些什么?③师: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课件播放《满江红》)师:让我们在激昂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这一课吧!板书设计:题临安邸权贵醉生梦死林升忧国忧民己亥杂诗教学目标⒈朗读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初步感知本诗的表达特点。⒉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⒊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体会情感。教学过程一、导课题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龚自珍写的诗《己亥杂诗》。齐读课题。二、释诗题读了课题你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师小结。三、读诗韵1、请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师指导范读2、男女合作读。师生合作读。全班读。四、释诗意请你借助下面的注释来理解诗意吧!学生小组自由交流,解决以下内容:(1)九州生气恃风雷:你读懂了哪里?你是怎么读懂的?板书:九州生气(我看了下面的注释)嗯,借助注释是我们理解古诗的常用方法。请你连下来说说。(2)万马齐喑究可哀:①为什么需要“暴风雷雨般的变格”呢?也许第二行会告诉你答案。②这一行你又读懂了哪一个词语?(板书:万马齐喑)③正是因为社会政治毫无生气,让人觉得可悲,所以要变革!(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①那么该怎么“改革”呢?三四两行也许会告诉你答案。②“不拘一格”什么意思?拘什么意思?格呢?把他们组合起来呢?(板书:不拘一格)五、悟诗情全班读全诗六、诵全诗,明情感1学生交流汇报。想改变万马齐喑的社会政治,让九州充满生气,就要改革,就要不拘一格的任用人才。2、拓展延伸:ppt出示《己亥杂诗》第5首3、作业:龚自珍还写了很多这样的诗,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找来读读。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八荒、矞矞皇皇”等词语。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炽热的思想感情;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3、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读通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炽热的感情。难点: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的理解。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图片、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八荒、矞矞皇皇”等词语。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炽热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少年中国说》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文章。此文章影响颇大,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二、初读课文1.播放本课的朗读视频。要求学生注意读音。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3.学生汇报朗读。三、分组合作,疏通文意1.学生分组合作疏通文意,要求会哪句说那句,不懂得提出来全班解决。2.学生分组汇报。3.检查预习,疏通文义,学生汇报。四、走进历史,悟情诵读:1.播放《圆明园》视频,谈感受。梁启超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戊戌变法的失败,自己又流亡国外,有家不能回?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谁的身上?引读2.读书,要为我所用,要从中获得感悟,获得启示。大家齐读,找出梁启超先生怎么描述心目中的中国?(学生齐读)请同学们用作者的语言来回答。3.从字里行间中你读懂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4.这组句子在表达上有那些特点?每个句子都用了“少年✘则国✘”的句式、结构相同、排比手法、意思步步推进……排比作用:气势磅礴,热情奔放,层层推进,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五、课后作业背诵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2、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全班齐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二、读通课文。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文,朗读时注意一下几点(出示课件:朱熹语)听同学们读得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音韵铿锵。三、分组合作,疏通文意1.面对我大好河山遭践踏,百姓处于极端痛苦之境地,他痛心!他希望少年中国在中国少年的努力下是什么样呢?课件出示。2.请大家先各自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一下,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押韵、四言韵文、象征、比喻和排比手法。逐句讲解。3.梁启超在这个文段中写到了哪些事物?(注意标点)自然景物(红日,黄河)动物(潜龙、乳虎、鹰隼)静物(奇花、干将)作者合理布排,思路真是一步不乱,井井有条。4.作者写了这一连串的事物的目的何在?“红日初升”比作少年中国前程灿烂。“河出伏流”比喻少年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潜龙腾渊”表示少年中国的突然崛起。“乳虎啸谷”、“鹰隼试翼”比作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奇花初胎”比作少年中国的幸福美好生活。“干将发硎”比作少年中国的奋发有为,展望了中国的美好前途。(写出了少年中国的前途无量)齐读: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5.今非昔比,激发情感。那么梁启超期待的少年中国现在是什么样呢?(播放阅兵视频)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列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我们不负众望,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全体起立,举起右拳,齐呼:我们是中国少年!配乐朗诵。四、课堂小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五、作业:中国梦——我的梦结合自己理想,谈谈自己的中国梦。1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估、煌、殿”等10个生字,会写“毁、拱、辉”等15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写法。4.受到热爱祖国的情感熏陶,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对比表现主题的方法,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估、煌、殿”等10个生字,会写“毁、拱、辉”等15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3.在反复朗读中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激趣,引导学生感受圆明园曾经的辉煌。2.教师由“辉煌”过渡到“被毁灭”,揭示课题。3.读课题,想象画面。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了解圆明园的建筑历史。2.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画生字、词语,与同桌交流学习。4.教师检测学生字词学习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认读,教师适时点拨。(2)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①“玲珑剔透、众星拱月、金碧辉煌”三个词可出示图片进行理解。②以李白的“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加深对蓬岛、瑶台这些仙境的理解。5.学生掌握字词后,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顺。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教师提出要求,学生交流。(1)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有哪些内容不懂?(3)试着梳理结构。3.学生汇报读书情况。(1)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教师分别请五名学生读课文。(2)结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谈谈圆明园留给自己的印象,试着概括小标题。小标题:①损失不可估量;②布局独特;③建筑宏伟;④文物珍贵;⑤毁灭惨痛。(3)梳理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明确:两方面,一是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二是圆明园的毁灭。通过找过渡句,让学生明白描写圆明园辉煌的部分是第2、3、4自然段。运用合并自然段标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学生朗读印象深刻的课文内容。思考:读了课文后,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四、情景导学,初“识”圆明园1.教师播放视频: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片段(烈火焚烧,建筑倾倒的声音和场景)教师梳理成本课的两大主要学习问题。①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②圆明园是怎么被毁灭的?2.与学生谈话:读了文章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六、作业设计,巩固提高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2.领悟文章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写法。3.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请各用两三个词来分别描述“圆明园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自由作答。)2.谈感受:从“辉煌”和“毁灭”的对比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3.教师过渡
本文标题: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80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