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分析
1北京师范大学校史前身为创办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世纪末,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定屈辱的《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有识之士痛感时局之危急,急起救亡图存,开办新学培养人才,是措施之一。1898年,清政府制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分普通学与专门学两类,同时设师范斋和编译局等部门。以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1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先设速成科,下分“仕学馆”和“师范馆”。师范馆首先招生,于次年12月17日开学,校址设在景山东马神庙。1904年,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1908年5月,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改名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校址迁往厂甸五城学堂。这是我国高等师范学校独立设校的开始。1912年5月,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21920年北京高师开办教育研究科,招收高师和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及大学三年级优秀学生,开我国高等学校通过考试招收研究生之先河。1923年,又续办国文、英语、史地三部的研究科。至此,北京高师已经成为学科门类较齐全,不仅能培养师范与中等学校师资及教育行政人员,而且能够培养各科专门学术人员的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北京高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改为师范大学。始建于1908年的北京女高师亦于1925年改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在国内其他高等师范学校都相继并入或改为普通大学的时候,北京高师和女高师先后改为师范大学,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独立存在具有深远影响。1931年7月,北平师范大学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合并,定名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下设教育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及研究院。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北平师范大学迁往西安,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春,西安临时大学迁至汉中,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北平师大改为西北联大教育学院。同年8月,西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改为师范学院,并于次年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0年,西北师院奉命迁往甘肃省兰州市。为减少损失和解决新校址房屋不足,从1941年起,老生在城固逐年毕业,新生在兰州招收。至1944年,西北师范学院全部搬迁兰州。1946年春,学校师生陆续迁回北平,部分教师留在西北,充任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教师,支持了西北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年11月迁回北平的学校开学。1949年2月,北平解放。9月,北平改称北京,学校也相应改为北京师范大学。350年代初,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市体育专科学校、中国大学理学院、燕京大学教育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室和教育专修班以及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师范大学,著名历史学家陈垣任校长。师大的规模有了较大发展,教师增至340余人,在校生达2300余人;校舍增加近一倍,原和平门外新华街旧址称南校,定阜大街辅仁大学校址称北校,并在海淀区北太平庄建新校舍,占地82万平方米。1966年后,师大经历了10年文革动乱的浩劫。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北京师大广大师生员工忠于职守,坚持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卓越成绩。1976年10月,党和人民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师生欢呼教育和科学的又一个春天到来。通过拨乱反正,学校的教学、科研、思想工作和后勤工作逐渐走上正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明确提出了要把我校办成全国第一流、国际上有影响、高水平的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为此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均有很大发展。夺回被“四人帮”耽误的十年时间,瞄准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水平,北京师大先后增加了理论物理、固体物理、电化教学、计算机科学、非平衡态等专业和无线电电子学、心理学等系。北京师范大学已由“文革”前的12个系、18个专业、1个研究所,发展为19个学院、6个系、52个本科专业、127个硕士点、70个博士点和14个研究院/所/中心的教学、科研均衡发展的多学科的师范大学,有16个国家重点学科,14个一级学科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6个博士后流动站。教职工人数由“文革”前的2100人增加到近3000人,两院院士14人(双聘院士6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决定实施首都新世纪重点建设工程,北京师范大学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一道被列入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四所院校,写入党代会决议。到2004年,在校学生人数由过去的不足5000人增加到1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8000余人,研究生6000余人,长、短期留学生2000余人。4初创(1902—1912)北京师范大学建校已近百年,其前身为创办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十九世纪末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定屈辱的《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有识之士痛感时局之危急,急起救亡图存。许多爱国志士认为,救国之本在于开办新学、培养人才。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制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分普通学与专门学两类,同时设师范斋和编译局等部门。以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1年,清政府又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主持重建京师大学堂。因考虑“国家需材孔亟”,先设速成科,下分“仕学馆”和“师范馆”。师范馆首先招生,于次年12月17日开学。这一天曾被定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建校纪念日。当时师范馆录取79人。校址设在景山东马神庙。1904年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当时招生有两种方式:自愿投考录取和由各省保送复试后录取。学制四年,第一年为普通课,第二年后分科,所习课程有中学的伦理、经学、习字、作文等,还开设西学的算学、博物、物理、化学及外国文等课程。张百熙悉心办学,延揽国内外名流学者充任大学堂教务、行政各职,如桐城派古文家吴汝纶、阳湖派古文家张鹤龄、著名学者蒋式分别担任总教习、副总教习等,还聘用多名外籍教员。1903年,为抗议沙皇俄国掠夺我北方领土,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学生首先发起拒俄运动,师范馆学生谷钟秀草拟《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仕学馆学生上书管学大臣代请奏拒俄书》,师范馆有67人签名,仕学馆也有6人签名;师范馆学生丁作霖创立“抗俄铁血会”,组织武装抗俄,成为著名的爱国民主主义者。拒俄运动是我国近代学生运动史的开端,影响深远。1908年5月,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改名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校址迁往厂甸五城学堂。这是我国高等师范学校独立设校的开始。这一时期的杰出毕业生有编著十巨册《联绵字典》的符定一,创办山西省图书馆的柯璜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同志也是这一时期的学生。1904年,师范馆奖励第一期优秀学生30余人提前二年获5官费留学欧洲和日本,这是北京师范大学首批派遣出国的留学生,留学英国的何育杰后来被誉为“中国最早的物理大师”,留学日本的王桐龄成为著名历史学家,其他人也多成为学有专长的学者。奠基(1912—1923)中华民国成立之初,政府更迭频繁,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但是,国内有识之士仍不忘发展现代教育。1912年5月,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曾留学日本的著名教育家陈宝泉出任校长。7月改五城中学堂为附属中学,同时增设附属小学(即现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次年,本科设英语、理化、博物、史地四个部,这是系科分类的雏形。1915年增设国文部、数理部和教育专攻科、国文专修科、手工图画专修科。1916年,设音乐训练班和职工科(培养实业学校教员)。翌年学校又增设体育专修科,这是我国最早设立的训练体育人才的机构,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不仅为各级学校培养了体育教师,而且培养出一些为国家争得荣誉的优秀运动员。1919年5月在马尼拉举行的第四届远东运动会(亚运会前身)上,获得田径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第一名的是我校体育专修科第一届学生朱恩德,为我国在国际体育大赛中争得金牌。1921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国篮球队战胜日本队和菲律宾队获得冠军。中国篮球代表队5名主力队员中就有4名是北京高师学生,其中2名为体育专修科学生。学校为培养优秀师资,制定了“诚实、勇敢、勤勉、亲爱”校训,在学校门口设立了“整容镜”,进出校门者均需整理仪容。学生大多来自贫寒家庭,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他们关心国事,勤奋攻读,品行笃正,以为人师表约束自己,奠定了师大优良的学风校风。当时学校除免费提供食宿外,每年还发两套校服。高师学生外出必穿校服,他们仪态温良谦恭,举止儒雅沉稳,在社会上影响极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1919年2月,北京高师一些较贫寒的学生在社会主义新思想影响下,以学习互助名义组成进步团体—工学会。1919年5月初,北洋政府代表准备在出卖主权的巴黎和约上签字的消息传到国内后,3日晚北京高师工学会成员匡互生星夜与北京大学、北京工6专等校联络行径,4日北京高师的队伍最先到达天安门广场,不久北京大学等学校的队伍也到达天安门广场,热血青年愤怒声讨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高师学生周蘧(予同)、匡互生等人写了遗书,准备牺牲自己以争国权,他们首先冲进并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在这一历史壮举中,高师的学生是先锋和主力,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使北京高师成为“五四”运动策源地之一。经过“五四”运动,高师学生的思想面貌发生很大变化。1919年11月学校废除学监制,成立学生自治会,这是我国最早的学生自治会;出版《工学》杂志,宣传进步思想;开办平民学校和工友夜校,为贫穷的工人、市民补习文化。1920年北京高师开办教育研究科,招收高师和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及大学三年级优秀学生。第一期招收北京、成都、武昌、奉天等高师及北京大学、金陵大学、北洋大学等校毕业生、肄业生共32人,所学课程涉及哲学、心理、教育、生物、社会学等学科,共计24门之多。教师以本校为主,也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蔡元培、胡适、费特、杜威夫妇等人。1922年4月,教育研究科第一期毕业生16人,被授予“教育学士”学位(当时本科生不授学位)。教育部、各大学都派人出席研究科毕业典礼,会议隆重热烈。此举开我国高等学校通过考试招收研究生之先河,也是我国首次给学生授予学位,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盛事。1921年,北京高师增设理化、博物、数理三部的研究科;同年招收女生与男生同班上课,成为较早招收女生的大学;1923年,又续办国文、英语、史地三部的研究科。至此,北京高师已经成为学科门类较齐全,不仅能培养师范与中等学校师资及教育行政人员,而且能够培养各科专门学术人员的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师成立后,聘请了许多著名学者任教。李大钊在学校开设“史学思想史”等课程,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进步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师大也是鲁迅先生任教时间最长的学校之一,他开设的“中国小说史略”等课程深受学生们的欢迎。还有许多专家学者在校任教,比较著名的有王烈、丁文江、王祖训、王桐龄、陶履恭、邓萃英、陈映璜、毛邦伟、钱玄同、马裕藻、马叙伦、白月恒、沈步洲、何炳松、蔡钟瀛、张贻惠、翁文灏、马寅初、黎锦熙、林砺儒、高步瀛、张贻侗、张耀翔等,其中许多人是从日本和欧美回国的留学生。北京高师这一时期毕业生中有很多人后来成为著名的革命者、社会活动家和学者,如革命烈士魏野畴、杜斌丞及教育家、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杨7明轩,历史学家、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外交家、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楚图南,教育家、前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法院院长杨秀峰等一大批献身革命事业又兼学者型的优秀人物,著名历史学家周予同,生物学家张作人、孔宪武,鱼类学家陈兼善,苎麻纤维专家酆云鹤,教育学家高觉敷、黄敬恩,数学家杨武之,体育教育家袁敦礼、王荣春(耀东)等也是这一时期的毕业生。成长(1923—1937)国民党的派系斗争渗透到各个领域,也殃及到教育界。高师因此倍受压制,缩减必须的办学经费、借口整顿强令停止招生……但是,北京高师全校师生没有被权势所吓倒,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北京高师的教学质量好,毕业生在各级学校工作认真,受到社会普遍好评。在社
本文标题:北京师范大学校史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834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