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教育培训机构-课程顾问-19-学生常见问题分析
给建议解决不了问题有问题不等于要辅导学习风格(LearningStyle)理论是我常用的一个学生问题分析的理论模型,并且调研过超过3万名学生,并针对调研和教学的实践,进行了大量修正,因为原理论存在一些事实或逻辑上的瑕疵,以及同中国学生实际情况的错位。在分析学生学习问题的场景下,简单的逻辑就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偏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自己的学习偏好并非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自己的优势和环境不匹配生理因素知觉饮食时间走动学习时偏向用哪种方式接受外界信息,听、看、触摸还是动作学习时是否需要吃东西、喝饮料、嚼东西在一天的时间里每个时段的精力状况在学习时是否会有有意或者无意走动的情况心理因素整体-分析直觉-逻辑与学生学习时的信息加工方式有关。整体型的学生先关注大致意思和最后结果,再关注细节性问题,这样做学习效率会高一些。而分析型的学生则通过以下的方式学习效率高一些:在思考时是按照条理一步一步地走先关注知识的细节,等了解所有的细节之后,才会把这些细节组合成一个整体。这个因素涉及学生思考的节奏。直觉思维型的学生依靠直觉快速做结论,而逻辑思维型的学生在反复权衡不同备选项的前提下得的结论。环境因素声音光线温度设计学生在学习时喜欢的背景声音学生在学习时偏好的光线,是亮的,暗淡的还是柔和的在学习或其他学习活动时你偏好温度高低学生在学习时喜欢的房间和家具的设计方式(正式桌椅vs枕头或地毯在地面上)情绪因素动机专注自律结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动力源(自我激励、同伴激励还是成人激励)学生在学习或完成一项任务时的持久性学生对无监督、指导和反馈的个人独自实施学习行为的偏好程度学生是否喜欢老师或者家长对学习任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社交因素单独同伴团队成人对独自完成任务的喜欢程度对与一个同伴在一起学习的喜欢程度是否喜欢通过与团队成员一起探讨、交流、竞争的方式去完成任务学习时是否喜欢有成人在场提供互动和指导从上面的测评结果汇总可以看出,每个班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都存在很大差异,班和班之间的整体数据也存在很大差异——上图的两个班是同一位老师担任数学教师,这位老师对于“众口难调”一定会有深刻的理解。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天差地别。听觉50%视觉30%触觉15%动觉5%教学场景知识吸收感官渠道占比在一个典型的课堂环境中,教师会用讲解、板书(或课件)及实验操作三大形式进行教学,而学生对应的通过听觉、视觉、触觉(一般为笔记)、动觉(理科中一般为实验,英语、语文等学科中一般体现为角色扮演等形式)。受教师的普遍教学风格和客观条件影响,信息在各种渠道的分布并不平均:听觉:50%受制于学生自身的认知基础及学习能力,学生大部分知识需要经过教师的讲解才能有效理解——这也是传统观念上对教师的基本定位。该项分值偏低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遗漏很多重要信息。视觉:30%教师的板书或课件能够体现教师的知识脉络和要点,而图表也能更直观地展现知识,视觉优势体现为对视觉信息的敏感度,但是数据的分析并不支持与形象思维有正相关性。触觉:15%记笔记的过程对于触觉优势的学生是一种很好的吸收知识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记笔记的方法不当容易造成忽略当前正在讲解的内容以及光记录却难以消化。动觉:5%受制于教学内容和硬件设施,学生操作实践的机会很有限,需要注意的是:动觉背后的含义是“基于经验的知识吸收”。听觉视觉触觉动觉知识的建构与加工知觉优势和表达优势并没有直接对应关系为什么抄写、仿写了大量的范文片段,但是自己的作文还是写不出感觉?为什么口头上能讲得很清楚,但是写下来却写不清楚?答案就在日常习惯、学习策略和思维方式。过于依赖于某些方面的优势会忽视对综合能力的培养长处运用得当可以激发自己的自信心,而短处不加重视则会在关键时候制约自己的提升,年级更高的优秀的学习者(我们所定义的优秀学习者不是指浮在题海上的所谓学霸)往往在知觉和表达优势上表现出均衡的高水准。较为重要的两种学习的思维特点,两种不同的方式各有优势,也各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统计的几个结论:成绩顶尖的学生,整体型偏多成绩较好的学生,细节型偏多男生和女生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一步一步思考·比较注重细节·阅读速度可能较慢·成绩可能比较稳定·细节感知能力较强·反应可能较快·整体思考·阅读时较关注概要·可能显得比较浮·形成概念能力较强细节整体分析性学习者容易遇到的困难与瓶颈:随着知识量和作业量的增加,学习效率容易遇到瓶颈,导致进入“消耗战”。建立知识结构(知识模块与知识间关系)容易遇到困难,导致面对需要用多种方法或多个知识点解决的问题时很难快速找出解决途径,知识量/考查范围增加情况下,学习压力会大幅增加。状态和情绪容易受到影响,过于关注外界带来的影响。容易缺乏计划和统筹。整体性学习者容易遇到的困难和瓶颈:对于知识的理解容易大而不全,在考察基本知识点的题目中容易造成“粗心”的假象——实际上更多的是对于知识细节缺乏确定的掌握。容易过于坚信自己的判断或过于专注于自己认为重要的领域。当知识量和考查范围增加时,容易出现大量零散的学习漏洞。特点——————形象性非逻辑性粗略性想象性方法——————模仿法想象法组合法移植法特点——————严密性常规性稳定性抽象性方法——————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时间偏好和优势,另一面(也是我们强烈建议教育工作者、家长及学生去关注的)则是:时间偏好是主动形成的还是被动形成的?(例如是学校或家长规定必须要早读于是在早晨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还是自觉形成的习惯)做了更多的事情和达到了最好的效果是否划等号?最偏好的时间是否有足够的容量(计算一下四个时间段到底有多少时间)?状态最好的时间段是否是“关键”时间段(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这会根据情况而变,例如也许中午不是“关键”,但是中午安排了场考试也许就是了)?偏科分为两种情形:“有一科目很好”——不同学科方法及态度不同导致发展不均衡“有一科不是最差”——学习方面没有优势,整体学习能力问题问题分析:没能根据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而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对优势科目心理依赖,对劣势科目存在畏难心理并患得患失重视程度不够、排斥任课老师,导致缺乏足够的专注和投入应对策略:部分科目的落后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学校的教学进度也不会等候学生,所以应当:排查具体学习问题树立短期学习目标赶上同步教学进度过往知识查漏补缺布置合理课后任务超出了学校和家庭解决能力范畴真相:没兴趣才是常态,孩子的兴趣本来就是玩……问题分析:没有学习兴趣其实不是学习兴趣的问题,而是学习能力的问题。成绩好的学生学习也不见得有兴趣,但是他清楚这是一个任务。兴趣是学习好的结果,而不是学习好的原因,兴趣来自于成就。应对策略:兴趣带来的是专注和投入,当不存在兴趣的时候,就需要通过教学过程和课后服务的设计来达到使学生专注和投入的效果。对于学习的成就感来自于几个方面,长期来看是取得优异的成绩,短期来看则是解决了之前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通过改善学习的方法,使得学习的难度降低、效率提高,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更有“胜任感”。引导学生把学习当做一个“问题”去研究,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于及时的正向反馈。学校倾向于去肯定结果,而其实应当去肯定过程,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好的过程会带来好的结果。超出了学校和家庭解决能力范畴大量的考试内容是记忆性内容,记不住单词、公式、诗词对考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问题分析:记忆方法不当:死记硬背属于瞬时记忆,衰退很快。缺乏重复强化:需要背诵默写才背,没有足够强化。忽视理解推演:最稳固的记忆来自于建立知识体系。应对策略:根据孩子自身的学习风格特点,指导孩子建立高效的记忆方法。通过对知识的不同形式的输出和重复,使知识转变为长期记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推演,将知识从记忆转变为生成。超出了学校和家庭解决能力范畴粗心大意:专注力和熟练度不够。叛逆:父母教育和沟通方式不当。临场发挥不好:知识不成体系,缺乏临考状态训练。没有目标:目标太远就不想了,硬定目标未必有用。学习太累:效率太低,缺乏时间管理能力。压力太大:父母给的显性和隐性压力太大,不会减压,不会消化。作业效率低:解题不熟练,知识不牢固,作业不专注,写字速度慢。……
本文标题:教育培训机构-课程顾问-19-学生常见问题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856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