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八下历史与社会明清兴替
纵向比较:传统道路上继续发展横向比较:与西方国家拉开距离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指的是从1368年明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的历史。课文中的明清时期指的是什么时期?明清兴替•元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蒙古贵族已完全成为封建的大地主,各自占有大量的田土。•在最高统治集团中,奢侈腐化成为风气。蒙古皇室和元朝政府把每年搜括来的民脂民膏,大部分用于挥霍。元朝统治者要弥补亏空,只有加重税收,滥发纸币,而人民所受的剥削也愈重。•元朝末期,贪污剥削愈来愈严重。政府卖官鬻爵,贿赂公行。元朝末年,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激化,激起大规模农民起义。一、明朝的建立1、背景: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一)明帝国的兴衰1、明朝的建立时间:人物:都城:1368年朱元璋应天(今江苏南京)(明太祖)朱元璋2、明朝的统一1368年秋,明军攻占大都,蒙古残余势力逃往漠北。此后,明军先后平定西北等地,统一中国。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应天(南京)迁至北京背景:元朝末年,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激化,激起大规模农民起义。明成祖(朱棣)为什么把都城从应天迁至北京?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朱棣于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于1402年(建文四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1)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2)南京偏于江南一隅,不利于控制北方局势;(3)朱棣在发动政变之前就是燕王,驻地在北京,势力范围也在北京;(4)当时北方边患比较严重,受鞑靼和瓦剌的威胁,所以朱棣实行所谓“天子戍边”的政策东北抵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兀的河(今乌拉河)流域;西北到新疆哈密;西南包括今天的西藏、云南;东南到东海、南海并及海外诸岛。1424年,明朝领土面积达到约1100万平方公里。注:明朝时包括今天的台湾岛,黄岩岛、南海诸岛都为中国领土明朝的疆域明朝为其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及今天中国的国家版图奠定了基础。从政治、经济、外交三方面思考:明朝统治者是如何巩固政权的?又有什么影响?措施影响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废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都北京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明初)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明中后期)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郑和下西洋(1405-1433)开辟了亚非海上航道,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的先进地位朱棣在位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又一强盛时期,史称“永乐盛世”。3、明朝政权的巩固措施和影响材料一:胡惟庸进左丞相。...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官员的升降),或不奏径行(直接执行)。——《明史》材料二:“元朝丞相‘掌军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历史教学问题》元朝以来,丞相专权,威胁皇权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皇帝中书省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朱元璋中国亚非各国丝绸、瓷器等珠宝、香料、药材中国亚非各国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有助于中国了解世界。但贡赐贸易花费巨大、得不偿失,加重了人民负担。郑和、船员国王、使臣郑和下西洋的评价对外交往密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诸国(今东南亚)、西亚、南亚等的联系。政治衰败;增加赋税、杂税;土地兼并恶性发展;长年对后金用兵;陕西发生旱灾.(1)原因(背景):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先后起义,席卷陕西、河南等地,几百万民众参与,持续了近二十年。(2)明末农民起义代表人物及规模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3)结果三.明末农民起义和明朝灭亡1、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符合农民的利益要求;2、起义军赈济贫困;3、“平买平卖”等措施得到了农民的支持,从而发展迅速结合书本的材料,说说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能够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的支持?朱元璋李自成以史为鉴,从明朝的兴亡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统治者要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制定政策时应该得民心顺民意。1.后金的崛起明朝后期,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崛起。17世纪初,努尔哈赤基本上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回顾历史上的女真族?唐朝时期:黑水靺鞨宋元时期:建立金朝四.清朝的建立和发展你知道清朝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吗?满族满族以前的名称是什么?女真族女真族的祖先阿骨打在12世纪初所建立的政权叫作金,所以人们把努尔哈赤在17世纪建立的政权叫作后金。皇太极定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2.清朝的建立清山海关1644年,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农民起义军。清军长驱直人,迅速占领北京并分兵西进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的反清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3、清朝的统一清由地方民族政权转化统治全中国政权17世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改族名为“满洲”;1644年,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的农民军,迁都北京,清王朝逐渐统治整个中国理一理:清朝的建立过程1644年,不同寻常的一年: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清军占领北京几个大事交织在一起。4、清初的统治资料1在入关之前,清朝统治者在关外就已经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入关后,清朝政府为吸引满人入关,在近京府县圈占土地,还强制东南沿海居民内迁。资料2新成立的南明政权在两广、福建地区举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一些明末起义军余部联合南明政权,共同抗清,导致社会经济倒退。1.清初统治者实施哪些弊政?(1)威胁逼迫汉人剃发梳辫;(2)大规模圈占土地;(3)强制东南沿海居民内迁;2.这些弊政带来什么影响?激起中原人民反抗,加剧动荡,导致社会经济倒退;3.清初统治者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调整了野蛮落后的政策,如顺治四年停止大规模圈地,康熙二十四年四月下令“嗣后永不许圈地”;4.调整后效果怎样?制止了社会经济的倒退逆转,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达到了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5.从清初统治者政策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统治者制定政策时应该顺应民意;(2)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清朝前期,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达到了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后一次盛世。持续115年。但是制度僵化,闭关锁国,盛世后隐藏着危机。康乾盛世明清帝国的兴替明朝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清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替明朝清朝兴1.政治上:皇权的加强。2.经济上: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济的繁荣。3.外交上:对外交往的密切。
本文标题:八下历史与社会明清兴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861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