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文学批评讲义主讲:张利群绪论:文学批评课程性质及其教学思路韦勒克《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主要趋势》和《20世纪世界百科全书》¡°文学批评¡±条目,指出:¡°人们把18世纪称为批评的时代,不过,20世纪才真正当得起这一称号,不但数量甚为可观的批评遗产已为我们接受,而且文学批评也具有了某种新的自觉意识,并获得了远比从前重要的社会地位¡±一、文学批评课程定位1.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文学理论课程、文学史课程与文学批评2.文学批评学构成文学批评理论,文学批评史、文学批评实践3.文学批评课程性质理论性与实践性,文学教学实用性,评论写作的训练性二、文学批评课程教学思路1.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及其知识结构(1)作者说其然,读者知其然,批评者知其所以然(2)理论体系:性质、特征、功用、流派、写作、方法、文体(3)批评本体论、主体论、写作论、方法论、接受论2.文学批评的写作实践与阅读实践(1)以理论为依据,以实践为基础,以案例为典型,以作品为起点(2)实践内容:评论写作、作品研讨、作品的阅读和评价、案例分析3.文学批评的研究(1)扩大视野,夯实基础,贯通古今中外,强化特色优势(2)传播信息、文献资料、经典文本、网络资源三、文学批评课程学习方法参考教材:1.张利群主编《文学批评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周忠厚主编《文学批评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3.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王先霈、胡亚敏主编《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王一川主编《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邱运华主编《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李国华《文学批评学》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8.鲁原《文学批评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9.凌晨光《当代文学批评学》山东大学出版2001年10.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一章文学批评本质论重点难点:(1)文学批评的内涵和外延(2)文学批评的概念的狭义和广义(3)批评的文学性与科学性及其关系的理解一、文学批评概念的辨析案例分析:刘心武对《红楼梦》的评论,提出了一种非专家化的大众评论方式,其“秦学”引起争论,这不仅是对作品的评论问题,而且是对批评的认识问题,因不同的批评观而形成不同的批评方式和不同的批评结果,故而,有理论家的批评观,有文学家的批评观,政治家的批评观,历史家的批评观。名词解释:文学批评是指运用文学理论及其文学评价标准对文现象进行评价和分析的人文科学活动。1、文学批评概念的内涵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批评家的使命有三种:说明、解释和判断。”①判断,评价,分析②广义的评价内涵和使用范围③文学的批评与批评文学2、文学批评概念的外延英国福勒主编《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在解释“文学批评”时提出:“内在批评与外在批评”或“超批评”,“这种批评旨在把文学作品用于一些文学以外的目的,诸如加进对作者及读者以及他们所在的社会的认识,扩大伦理学、宗2教和心理学等的研究范围”。他还提出“主观批评”与“客观批评”,“理论批评”与“实用批评”,“外部批评”与“内部批评”,“内容批评”与“形式批评”。①接受与阅读②批评的批评③理论的批评与批评理论④广义的批评:文化批评、社会批评、政治批评、道德批评、历史批评3、文艺学构成中的文学批评定位韦勒克《批评的概念》:¡°批评是概念的知识,或者说它以得到这类知识为目的。批评的最后必须以得到有关文学的系统知识和建立文学理论为目的。¡±①文学批评在文艺学中的独立位置②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史关系③文学批评与文学评论、文学研究的辨析二、文学批评的性质李国华《文学批评学》提出对文学批评性质的认识有“科学批评”说、“艺术(创作)批评”说、“科学与艺术”说、“工具”说、“附庸”说等,说明对批评性质的理解有意识形态性、审美性、实用性、科学性等属性。1、文学批评的学理性人文科学的学科的定位与性质①理论批评②学术批评③学科批评④学院派批评2、文学批评的实用性审美效用与社会功用的统一性质①实用批评②实践性品格③文本批评④阅读鉴赏批评⑤社会功用性批评3、文学批评的社会性意识形态的性质①理性与感性的统一②文学性与社会综合性的统一③形上思辨性与形下实证性的统一④宏观批评与中观、微观批评的统一⑤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⑥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4、文学批评的文学性知、情、意的统一的艺术性质①文学活动的整体观②批评与文学的关系③批评的创造性④批评的审美性三、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韦勒克《批评的概念》¡°我们心目中想到的是¡¡理论问题的澄清而这只能在哲学的基础上得到解决。对方法论的问题的明确认识,应该影响到将来研究工作的方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1页1、文学批评的哲学基础①文学批评的认识论基础②文学批评的价值论取向:客体的价值属性,主体的价值立场、态度和价值取向,主客体价值关系③文学批评的价值系统;评价主体、价值主体、价值标准、价值评价、价值体系、审美价值2.文学批评的指导思想①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指导意义②意识形态理论作为文学和批评性质确定的根据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理念⑤核心价值体系的取向和导向作用3.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①文艺理论为批评确立评价标准和理论依据②美学理论作为批评的理论资源③文化理论、社会学理论、人类学理论构成批评的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④跨学科综合理论为批评提供整体研究的理论基础四、文学批评的特征前苏联美学家鲍列夫《美学》:¡°批评具有双重本质,从他的某些功能、特点和手段来看,他是文学;从某些功能、特点和手段来看,他又是科学,把批评与文学等同起来,否定批评中含有科学的(理性的)因素会产生学多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1.科学性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区分②人文科学的科学性:价值科学的科学性,客观、公正、合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性,合情合理的科学性,效用的科学性③逻辑性:思维的逻辑性,思辨的逻辑性,分析的逻辑性,语言的逻辑性2.艺术性①文艺的艺术性与批评的艺术性的联系与区别:以情动人与以理服人②批评形式的艺术性:语言、结构、方法、文体3③批评思维: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④批评内容的艺术性:文学对象与批评对象;文学意图与批评意图;观点与思路3.审美性①别林斯基:批评是“运动的美学”②批评的美学特征与意义:共享性、愉悦性、距离感③批评的审美活动性质和特征:审美感受、审美判断、审美评价思考题1.文学的批评与批评文学有何联系与区别?2.文学批评的科学性与文学性如何理解?3.如何理解批评是“运动的美学”?参考书目1.韦勒克《批评的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2.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3.福勒《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二章文学批评活动论教学目的:通过对文学批评作为活动的理解,达到对文学批评在文学活动中的定位、理解批评活动的主要内容的目的。重点难点:(1)文学批评作为活动的理由与合理性(2)文学批评与人类活动的关联(3)文学批评活动的内容一、批评在文学活动中的定位案例分析:李安导演的《色戒》的评论及其争论,无论从报刊上还是网络上,无论是电视的影片评论中,还是从高校学生热烈的讨论中,都可以说明批评不仅是指称某一篇文章,而且,也包括批评行为、言说、活动等一系列构成要素,甚至还意味着这种评论活动在此后还会继续。活动的理解: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将文学作为活动,而不仅仅将文学是为作品或作家的创作行为,因此,批评也不能仅仅理解为评论文章或批评家的行为,而且还应该将批评视为活动。从活动而言的批评就必须考虑活动的过程、活动要素、活动方式等问题。1.批评在文学活动四要素中的定位①批评作为读者接受成为文学四要素之一;②批评为主轴,分别呈现出文学的四个维度③批评为文学活动的本身内容之一,同时又渗透于四要素中;④批评是文学活动的动力机制之一,作为评价机制推动文学发展和文学活动的开展2.批评在文学活动过程的三阶段的定位①创作,欣赏,批评:桥梁、中介、联接、交流;②批评作为独立的文学活动形式有自身特点和规律③批评贯穿于文学活动三阶段:创作评价、欣赏评价、作品评价3.批评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的定位①文学接受中的欣赏与批评的关系②批评接受的特点:文学与批评的双重接受;复杂性和矛盾性;多样性与多层性③批评对文学接受的影响和作用:激发接受;有利交流;提高接受质量和效果二、批评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定位案例分析:黑格尔《美学》:“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这就是对象化与自我确证的活动特点。别林斯基《关于批评的话》:“批评的重要性就包括在这种情况里,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个时代,这主要是思考和判断的,从而也是批评的时代。时代精神在我们今4天的批评里,比任何其他方面都表现得清晰。我们今天的艺术是什么?——是社会的评论和分析,从而也就是批评。现在,思考的因素甚至和艺术的因素融合在一起了。”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257页。1.批评的人类活动的性质和特征①自觉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②对象化活动与自我确证活动③价值评价活动和价值创造活动2.人类活动与批评相互影响和作用①政治评价活动②文化评价活动③道德评价活动④审美评价活动⑤社会生活评价活动3.批评在人类活动中的定位①批评作为评价机制构成社会的制度和秩序②批评提升以现实为参照的理想生活和必需生活③批评对生活的批判和超越④提高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品位三、批评作为活动的理解案例分析:屈原及其《离骚》的评论,不能仅从单篇文本来分析,而是将其放置在屈原论争活动中来分析。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序,以为¡¡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班固以为,露才扬己,¡¡王逸以为诗人提耳,屈原婉顺,离骚之文,依经立义¡¡及汉宣嗟叹,以为结合经术,扬雄讽味,亦言体同诗雅。”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刘勰故而评曰“金相玉式,艳溢锱毫。”从而确立屈原及其离骚的地位。1.批评作为活动的理解张潮《幽梦影》:“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①批评不局限于文本,批评联系于四要素:世界,批评家,批评文本,批评受众②批评活动的多样化表现形式:批评写作,批评研讨,批评对话,批评信息,批评访谈等③批评载体或承载与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文本形式、新闻消息形式、广告形式、影像视像形式、网络形式、语音形式等2.批评活动的整体过程①批评活动流程:批评阅读,批评构思,批评写作,批评效果,反批评②批评活动的整体性和阶段性③批评活动的历时性与共时性:董仲舒“诗无达诂”3.批评活动的整体研究①批评主体:心理、心态、动机、需要的研究②批评客体:形态、状态、效果的研究③批评文本形式与内容,批评文本的多样性④批评史的发生、发展、趋向的研究⑤批评接受效果研究思考题1.为什么将批评作为活动看待?2.批评在人类活动当中如何定位?3.批评活动包括哪些内容?参考书目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2.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3.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三章文学批评功用论重点难点(1)批评的直接功用和间接功用的关系(2)批评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批评对社会的评价机制的作用5一、批评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文学批评是否有用,文学是否需要批评,社会是否需要批评,批评的合理性合法性何在,批评存在的根据是什么,这需要对批评的功用进行研究。案例分析:经调查,批评无用论普遍存在,仅在中文专业大学生调查显示:40%的人认为批评无用,30%的人认为批评有用,30%的人认为道理上有用,而实际上无用。我们该如何分析。1.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案例分析:《世说新语·文学》
本文标题:文学批评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917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