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克鲁格曼对中国的启示
克鲁格曼对中国的启示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一举摘得了“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他在亚洲危机爆发前看衰亚洲经济的原因,即“纯粹靠增加投入来实现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真正的增长必须来自生产率和技术的提高”的观点,对于当前的中国是再好不过的提醒。■文/吕风勇刘平安北京时间2008年10月13日晚,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克鲁格曼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是因为他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地域等方面所作的贡献。除此之外,克鲁格曼还提出了国际金融领域“三元悖论”的命题,并创立了第一个汇率目标区规范理论模型——克鲁格曼基本目标区理论及模型。一、克鲁格曼的主要理论(一)克鲁格曼与“新贸易理论”1.国际贸易格局与传统贸易理论的背离古典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分别用绝对比较成本和相对比较成本的观点解释了贸易发生的原因。不过,比较成本优势理论并没有清楚解释不同国家之间为什么会有机会成本的差别,也没有能够预测国际贸易的格局。20世纪30年代,伯梯·俄林(BertilOhlin)在综合赫克歇尔(E.F.Hecksher)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机会成本差异或比较优势差别的原因是它们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即各国生产要素的数量比例存在着差别。因此,该理论对国际贸易格局的预测是贸易应该在资源差异最大的那些国家之间发生,如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生。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国际贸易格局的实际发展却越来越背离正统的贸易理论。世界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而是要素禀赋十分接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同时,大量的贸易不是在要素禀赋差异可以清楚辨识的产业间进行,而是在要素禀赋基本一致的产业内进行。2.国际贸易特征新发现: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克鲁格曼关注到传统贸易理论与贸易实践的这种背离。克鲁格曼认为新古典的分工和贸易理论关于企业规模收益不变或规模收益递减的假定是同经济中的现实不相吻合的。在现代产业中,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中比重最大的制造业,规模收益递增是企业降低成本的一个基本途径。根据这样的理解,克鲁格曼认为,可以把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的分工与贸易同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分工和贸易区别开来,使两者都成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的解释。以规模收益递增的假定为前提,克鲁格曼认为现实世界中各产业的市场结构通常是垄断竞争的。根据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克鲁格曼推演出了以内部规模收益递增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提出了以内部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为基础的“新贸易理论”。3.“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根据克鲁格曼的分析,既然现实中的生产过程存在着规模递增现象,并导致了市场的不完全竞争,那么一个国家处于发展初期的规模较小的产业在自由贸易环境下将受到严重冲击,从而丧失发展起来的机会。克鲁格曼认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一国至少可以采取两种比自由贸易更能使自身受益的方法:一种是通过政府政策使国家获得较大份额的“租”;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这些政策使国家获得更多的“外部经济”。如果贸易的新思路是正确的,重要的贸易部门就应是那些“租”不会轻易因竞争而消失的部门,从原理上讲就有可能通过贸易政策使本国获得更多的“租”。贸易政策还可以被用来扶持能够生产外部经济的活动。根据这样的逻辑,克鲁格曼认为,一国可以通过实行战略贸易政策,即首先确定重点要发展的支柱产业,然后通过适当的政府政策对之进行扶持,使之迅速发展,获得规模收益,在国际贸易中争取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市场自由论,提倡市场的自由运行机制,反对政府对贸易经济实行过分干预,认为广泛而深入的国家间贸易仍是提高世界福利的重要方式。(二)克鲁格曼的地理经济学思想1.贸易活动与区位克鲁格曼力图在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间建立某种关联。克鲁格曼认为,规模经济促成生产集中,而运输成本核算则具有阻止生产活动集中的作用。当运输成本下降一些以后,公司会在一些地方集中布局,以实现生产或运输成本的规模经济。生产商偏好的区位,往往是需求较大或投入品供应便捷的区位,这通常也是其它同类生产商倾向选择的区位。但是,当运输成本降至很低时,生产厂商并不一定要就近布局,生产活动会出现分散化。然而,由于现实中运输成本仍维持一定水平,这便使得那些起步较早的区域吸引较多工业,从而出现较快的增长。克鲁格曼用这种理论解释美国东北部工业带的形成。在工业集中区的形成上,克鲁格曼不同意古典或新古典工业区位论中的经济竞争均衡模型。他认为经济格局的形成中,偶然性、路径依赖、历史和特殊事件起决定作用。一旦早期的区位优势形成以后,通过前向和后向关联,可产生积累效应。这种非理性的经济分布在规模收益递增作用下,具有一定的“锁定”(1ockingin)效应,因此,在现实世界中,自动向最优空间格局发展的趋势并不存在。2.克鲁格曼的空间经济模型基于收益递增的三种不同方法(外在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下的平均成本定价和垄断竞争),克鲁格曼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立了贸易分析模型,对生产要素相似的国家之间同一产业的“相异产品”的贸易进行了理论解释。通过贸易理论,克鲁格曼发展了他的集聚经济观点。他的工业集聚模型假设一国有两个区位和两种生产活动(农业和制造业)。在规模经济、低运费和高制造业投入的综合作用下,通过数学模型分析,证明了区域工业集聚将导致制造业中心区的形成。他的历史和期望对区域发展影响的模型则在一系列的假设下表明,发展的历史水平和期望对区域发展格局有重要影响。区域间发展格局现状改变速度甚慢。他的垄断竞争模型在总括经济地理学五大传统和他本人以前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运输成本,高制造业比例和明显的企业规模经济,利于区域集聚形成。(三)克鲁格曼与“永恒的三角形”1.从“二元冲突”到“三元悖论”1951年,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Meade)首次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冲突问题,即米德冲突(二元冲突)。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国内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国际收支逆差;国内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对于第一种情形,政府解决失业问题必须施以扩张政策,而经常账户逆差要以紧缩政策治理,扩张政策与紧缩政策之间存在着冲突;对于第二种情形,解决通胀问题必须施以紧缩政策,而经常账户盈余要以扩张政策加以治理,紧缩政策与扩张政策之间存在冲突。1960年罗伯特·蒙代尔(R.Mundell)和马库斯·弗莱明(J.Flemimg)几乎同时提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实现宏观经济内外均衡有效性的理论模型,即“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F模型)。该模型认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在调节经济即改变实际产出上是有效的,而财政政策是无效的;反之,在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是无效的,而财政政策是有效的。在M—F模型的基础上,1999年克鲁格曼进一步提出了“三元悖论”,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是三个不可调和的目标,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最多只能达到其中的两个。2.“永恒的三角形”命题的内涵克鲁格曼以上关于“三元悖论”的论述被有些学者称为“永恒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这样,美国选择的是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放弃汇率的稳定;欧盟选择的是汇率的稳定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中国选择的是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放弃资本的自由流动。但是,克鲁格曼的“永恒三角形”与这些学者的归纳并不特别一致。克鲁格曼认为,国际货币制度的选择问题可归结为:调节性(adjustment)、置信度(confidence)和流动性(1iquid)。正是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永恒三角形”的三个角。这三个角表示的是国际货币制度的三个特征,三角形的三角和三边都可以对应着一种汇率制度安排,前面有些学者所提到的“永恒三角形”并不是克鲁格曼自己所谓的“永恒三角形”,或者说并不是克鲁格曼的“永恒三角形”的全部,而只是“永恒三角形”上的三个角点而已。(四)克鲁格曼的汇率目标区理论1.汇率目标区的提出最早提出“汇率目标区”这一汇率制度改革举措的是荷兰财政大臣杜森贝里。1985年,美国著名学者约翰·威廉姆森和伯格斯坦共同又提出了详细的汇率目标区的设想及行动计划。克鲁格曼则在威廉姆森方案的基础上,把它由一个方案发展成为一种汇率目标区理论。2.克鲁格曼的汇率目标区理论模型汇率目标区与现行管理浮动汇率制的区别在于汇率目标区为一定时期内汇率波动幅度设立了一个目标范围,并且根据汇率的变动调整货币政策,防止汇率波动超过此目标区。克鲁格曼目标区理论模型主要阐明了以下观点:(1)汇率目标区的设定可以增强汇率政策的灵活性、有效性。(2)汇率目标区与固定汇率制度或浮动范围很小的汇率制度相比,可以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灵活性。(五)货币危机模型1979年,克鲁格曼以小国开放经济为分析框架,以固定汇率制度为分析对象,建立了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又称为克鲁格曼模型。在该模型中,克鲁格曼清晰阐述了经济基本面恶化情况下货币危机的运行机制。他认为,一国财政、货币政策与固定汇率制度的矛盾是引起危机的基本原因。一国采取信用扩张和财政赤字政策的初期一般会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吸引外资的不断流入,它们中的一部分被用于扩大进口,一部分增加了该国的外汇储备,当国内信贷扩张和外资流入这双重原因的信用膨胀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使该国经济走向畸形发展,导致泡沫经济和虚假繁荣,经济基本面不断恶化,经常项目收支产生逆转,资本项目下外资流入放缓,甚至开始出现外流,最后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减少。当外汇储备消耗殆尽,政府就不得不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听任本币随市场贬值。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拉丁美洲货币危机以及1998年俄罗斯货币危机中得到了充分的诠释。二、克鲁格曼的危机预言:理论的验证克鲁格曼除了在经济学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外,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危机预言家,而他的这些预言都是建立在深刻的经济学分析基础上的。1.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预言20世纪后期,亚洲一些国家为自己、为世界标注了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亚洲繁荣。许多人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20世纪末的亚洲发展看未来的21世纪,那无疑是亚洲时代的到来。克鲁格曼却以学者的冷静和理智分析亚洲的前途。1994年底,克鲁格曼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亚洲奇迹的神话》,质疑亚洲增长“是否奇迹,是否持续”,并对世界经济重心将要转移到亚洲的流行看法提出疑问。克鲁格曼理论的核心是衡量社会“综合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TFP),有一个公式:经济增长=劳动力的增加+资金的增加+TFP克鲁格曼对这个公式的解释是:劳动力的增加和资金投入的增加会带来产量的增加,而对劳动力和资金的更有效的利用也会促进产量的增加。而且,他认为TFP对经济的增长有着更持久的影响力。克鲁格曼通过研究发现:亚洲经济奇迹不是靠技术革新促进TFP的提高来实现,而是依靠对劳动力、对资本高强度投入获取的,这种单纯的投入增长产生的利润会越来越少,而且也是有限度的。1996年克鲁格曼出版了《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流行国际主义》等书,克鲁格曼在这些书中预言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他提出所谓的“亚洲奇迹”是“建立在浮沙之上,迟早要幻灭”。1997年该预言的成功验证,奠定了克鲁格曼作为“新一代经济大师”的地位。2.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预言对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他曾经有过预见性的分析。他在2006年2月13日发表于《纽约时报》的专栏中指出,从进口与出口规模的简单比较可以发现,美国人花费的比他们挣的要多57%,更多借来的钱都被用来修建房屋,购买消费品,并且为联邦预算赤字融资,而不主要是用来推动投资。克鲁格曼肯定地认为,这样的消费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或早或晚,美国的贸易赤字将不得不
本文标题:克鲁格曼对中国的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958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