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 > 心理治疗原理——完形治疗
完型治疗皮尔斯生平皮尔斯(1893年~1970年)是完形治疗创始人,生于柏林一个工薪阶层的犹太人。他自认自己是父母麻烦的来源,七年级念了两次,念完两次后因为不服权威而被开除。转学后完成了学校教育,进入大学读的是精神病学的学位。1916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军中做医生,开始研究士兵脑伤精神问题。战后,他到维也纳接受了精神分析的训练。他的老师是白可。白可首创自我了解方法,也是以身体作为改变人格方法的先驱。他同时还接受新精神分析运动的人物督导,接受过霍尼的督导。对于精神分析术非常了解。他的治疗、方法中有很多精神分析的影子。他受纳粹逼害,1946年移居美国,与精神分裂的传统决裂,1952年他建立了纽约完形治疗的机构,后定居加州。他的自传《进出垃圾堆》。一、主要概念基本前提:人要达到成熟,就必须去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即当事人应该觉察到他们的生活目标、生活的经验,通过这些达到整体的顿悟。通过这样的整体顿悟学会对自己情感的思考,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后面会解释)1.人性观皮尔斯认为,人能有效地处理自己个人的生活的,特别是如果他们能全面地觉察发生在自己以及周围的事情的时候。皮尔斯的解释:即真正的知识是由知觉者立即体验而产生的。这句话现在影响非常大,什么是真正的知识?王朔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知道分子》。文章的大概内容是,中国现在没有什么知识分子,但很多知道分子。绝大部分的人都是问他什么都是知道知道,甚至能背字典,但是那些从字典中背下来的知识不会成为指导他个人生活的内容。换句话,这些东西和他们的个人生活没有关系,这些人知道的东西对个人来讲没有意义,意义只在于换东西吃、换地方住。如此类推:这个世界上就有知识分子、知道分子、知识贩子、知识骗子、知识混子……。皮尔斯的意思是真正的意识是能够体验到的,如果你体验不到只能知道。比如:道德的知识,骂人好不好?不好。骂不骂?骂。所以其实还是好的,大家都只是说骂人不好,但是还会骂,心里体验的还是觉得好。(所以骂人不好是不能被体验,因此是知道而非知识)。皮尔斯:强调这个知识能被自己体验,能变化。比如说:我们真的是善心吗?你见穷人的时候是真的流眼泪?还是想我怎么再去挣多些钱呢?这个“善”对于你是知道、还是知识,还是一个贩子呢?成为知识贩子的人比成为知识分子的人还多。我们都知道很多事情,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在你碰到了具体环境的时候,能成为指导你的内容吗?你能体验到它吗?你体验不到就只是知道而已,如果知道就算知识的话,为什么我们会说:有些人有知识没文化,有些人没受过教育,但能感觉到他身上很有人格魅力?皮尔斯认为,如果不能觉察到体验的话就不是“我”,这个知识能不能够成为“我”很重要。知识能够转变为自我意识不是仅仅是知道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够被体验的问题。举例:学习好不好?不好。那为什么学习呢?为了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呢?学了以后有一种很好的体验的时候才算学习。小孩说我知道1+1=2,露出幸福的笑容,说旁边的小朋友不懂1+1=2是小屁孩,不要跟他玩,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成为自我。生而为兽,学而为人。当这些知识让你自我强大的时候,这些才是知识。人的本性是由被体验到的那些知识构成的。知道不算数,体验到了才算数。治疗的目的不在于分析,而在于统合一个人同时存在的内心冲突,所以借助于觉察和统整人们就能够做决定,生活才有意义,生活寻找那些能被体验到的意义。生活有一些目标,还是那个放羊娃,放羊、卖钱、取媳妇、生娃、放羊。那边是读书、赚钱、取老婆、生娃、读书。按照记者说放羊娃境界不够高,要把他跟城市人换,要教导他提高境界。问题:当记者和放羊娃换一换,都把这个当成是追求目标,不被内心所体验的话就没有意义了。比如说,放羊娃:放羊、攒钱、读书、当官……这个时候放羊娃觉得没意思了,这些目标都是别人给他安排的,他体验不到意义。现在有个说法:知识改变命运。在这里,“知识”是用于改变命运的,而不是他作为自我成长、自我强大,成为人的标志的。(此知识非真知识)这种说法更适合用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一般人而言,是不是这样?老大有脸、老二有钱、老三手瓜起茧、老四随时准备开片。最后在社会上获得很好,改变命运的是老大有脸、有地位,老二有钱、老三手瓜起茧。真正有知识的人都不会是赚大钱的人,梵高为什么会被饿死?苏格拉底为什么会被处死?马克思为什么会饿死两个儿子?知识是用来干什么的?一般的人都想要知识,皮尔斯却说知识是真正被体验到的那些,那些东西才是你的自我的意识,才是你人格的构成。而不是天天挂在嘴边的那些我要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知识。2.此时,thenow皮尔斯认为,除了thenow以外,什么都没有,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过去已经逝去,未来还未来临,所以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过去和将来都是没有的,只有萨克说的那句话“我在故我思”。皮尔斯认为当事人把全部精力都投降对过去的忏悔,对过去痛苦的回忆,或者投降对未来的影响,那么现在的力量就消失了。鼓励对现在的觉察,这代表什么?当事人进来后很紧张,咨询师和他谈话的时候他就说他很烦,边说边搓手。皮尔斯就说,你的手动大一点,一边动一边说,老师,我很烦啊。最后当事人发现内心突然有一种感受,原来他对现在缺乏力量(表现为不可控制的动作——搓手)。(缺乏力量的原因是他把注意力太过于投向于过去和未来了)。完形治疗强调“现在”,但不代表不关注“过去”,但和精神分析视角不同,精神分析觉得了解了过去,今天就可以发展,但是完形治疗认为需要把当事人从过去和未来带到现在,不是用过去和未来解释现在。用未来解释现在是吓唬人,用过去解释现在是人的惯性。完形治疗强调现在是为了把过去和将来带到现在,认为注重现在才有力量感,试图用过去解释现在的是自欺欺人。用现在的眼光的看过去,已经赋予了过去的事件新的意义。比如:小时候我妈打我,我们不能解释当时为什么打,而是我们用现在的观念来解释他妈为什么打他。可能根本不是一回事。大大地讽刺了现在满世界飞的心理咨询模式,诉说与倾听,然后解释,接下来发现,接下来解释,然后就接受,最后就顿悟,上层次,然后就天人合一。皮尔斯主张帮助当事人和现实的实践、活生生的经验去接触,而不是空谈的经验。他认为当事人总是在讨论着过去(talkabout),为什么不谈现在呢?衣服有个洞,佛洛依德:这个洞让你想起了什么?行为主义:你准备怎么办?人本主义:这意味着什么?这个洞对你有什么意义?所以他就解释我们为什么不谈现在呢?我们谈过去也可以把过去带到现在。我们要努力把一切都带到现在来。3.未竟事物未竟事物是皮尔斯独到的发现/发明。未竟事物:人的情绪在过去的事件中从来都没有被充分地表达出来。包括好的、坏的。所以我们今天还受着这种表达欲望的驱使。这种充分表达的愿望就成为我们日后行为的动力和原因。人的社会化过程意味着我们要用精神的观念压制我们生物的本能,比如:小孩在哭,大人都过来叫:好宝宝,不哭。(潜台词:哭就是坏宝宝)还哭,当爹的过来了,揍他。意思就是我们充分体验的东西被社会文化压制了。小孩笑,大人说:傻了你,这样笑。再笑你就疯了。哭也不得,笑也不得。这样人就完全被压抑了。人天生有而动物没有的东西是:理性和情绪。激情的体验让我们有幸福感,我们看一样事物有幸福感很高兴的时候,就想快乐地表达出来。这说明激情是理性的引路指南,人没有激情,理性就不会发挥作用。人为什么想问题,就是想完之后会高兴,想不通就难受。人是在激情和理性中间。激情的表达也很重要。人类的文化把我们的激情和我们的体验压抑了,所以让我们很难受,我们就会经常主动去寻找去做某些事,让这些未表达的体验能再表达出来。为什么我们看悲剧的小说,一边抹泪,一边看,有没有大哭/大笑一次的欲望?我们的情绪没有充分表达妨碍了我们对现实和他人的认识,我们认识现实和他人的时候总是让没有充分体验的情绪主导了我们的意识倾向。这些东西决定了我们的认识方向。举例:年轻男性中有一种现象——小白脸,讨好女性,皮尔斯认为他小时候没有能过充分体验被母亲爱的感觉。所以他成人后他就需要努力去寻找这种东西,他对每个女性的要求和驱使都完全服从,女性迅速满足了做“母亲”的形式,而他也感受到了对“母亲”的服从。日久后感情消失就需要换对象。皮尔斯认为悔恨是未竟事物中最频繁的,最容易被社会文化所压抑的。皮尔斯认为当人被悔恨所困住的时候,就不能做坦诚的表达,除非把悔恨发泄出来。这样看来,悔恨是必需的,但是必需要发泄出来。4.逃避皮尔斯:逃避是人们避免面对未竟事物,避免未竟情境造成的痛苦,人们宁愿逃避痛苦的事情而不做改变,从而不能通过僵局,阻止了解决的可能性。未竟事物成为以后行为的原因与动力也有可能成为我们逃避生活的原因,为了避免更大的失败。比如:小孩哭,大人过来打,小孩发现哭声抗不过打的力量而不哭了。下回就构成了逃避,为了不挨打就不哭了。难过就难过,不会发泄出来。为了避免面对未竟事物和避免未竟情境造成的痛苦,人们宁愿选择痛苦的事情而不做改变,不能突破僵局,阻碍了解决的可能性。一般当事人都有这种想法:如果我向别人表达了愤怒,他们将会讨厌我、歧视我、鄙视我。所以咨询室里面很多个案,让当事人大哭大笑大闹一顿就没事了。这种压抑的最厉害的结果是歇斯底里的发作。如果大街上有人歇斯底里发作后没有人看,那个人就会灰溜溜走了。如果有人起哄,他会更厉害。正常人都会选择压抑,这里看到了佛洛依德的观点。我们为了不受惩罚与歧视我们宁愿选择一种痛苦的事情,皮尔斯说我们的人生出现了一个怪圈,我们的生活史为了逃避而不是创造。本来我们是要充分去体验激情,但社会文化排斥压抑我们的激情,让我们收敛,我们就会很难受,使我们的生活走向了逃避。因而皮尔斯鼓励当事人表达这种未竟情绪,甚至鼓励当事人表达有恨有恶意的一面。比如说,对一个很温柔、软弱的小女生,皮尔斯说每个人的懦弱都有恨的一方面,他就是觉得自己没有恨得权利和说不得权利,不敢表达对别人的痛恨。让她做表演,演一个女巫。让她说很恶毒的台词,女孩的恨意仇恨被表达,她就慢慢成长。女孩来到咨询室的目的是要求“魔术般的语言”让她出去后不受欺负,实际上她内心充满了对欺负她的人的恨意,但不敢表达出来,不敢说:咨询师给我一个招让我恨死她们,最好让他们死了。一般人会把恨意表达出来,但是来咨询室的人不敢。要跳出怪圈,就是我们应该为了创造而生活不是为了逃避而生活。存在人本主义对存在综合症的描述恰恰是这个观点。皮尔斯将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观点结合起来。5.精神官能症的各个层次广义精神病包括神经官能症、重症精神病和脑器质精神病,佛洛依德开始已经将精神病从神经病中独立出来。谈论官能症这个层次的时候是讨论皮尔斯的人格思想。皮尔斯很狡猾的把佛洛依德披了个马甲进行使用,皮尔斯把人格看成一个洋葱,可以一层一层往里剥。第一层叫虚假层,指人格最外面的那一层,人是以一种虚假刻板的方式和别人交流面对,一切都是礼仪的性质,双方玩的都是心机的游戏。比如,见面握手。最外层的叫虚伪虚假,人在玩着各种心机游戏,同时我们迷失在扮演的各种角色中。比如大学生谈理想谈信念,自认高尚,但在饭堂倒饭的还是大学生。人们借助虚假保护自己,但是最怕的是人迷失在表演的各种角色当中。老人退休后死亡率高,特别是我们国家当官的退休后死得快。为什呢?退休后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内心又觉得是,外面的人都不觉得是。他的人生就迷失在他的官位上。剥掉虚假就进入了恐惧。第二层恐惧层,人在恐惧层里逃避看到自己否定的那一面,逃避拒绝真实的自我,剥开第一层后,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就有灾难性的恐惧。很多当事人都会想我们知道自己真正是谁吗?或者把自己的另一面暴露给别人的话,别人一定会排斥我。人如果认识了自己不接纳自己会更麻烦,把虚假层剥了就认识自己了,但也面临着很大的恐惧。心理咨询千万不要以为目的是让人认识自己,而应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的路子,心理咨询帮助当事人接纳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当事人恐惧被暴露于人前,但他们不知道别人也和他们一样隐藏起来。以为别人都是神,其实是装神。第三层是僵局,僵局被皮尔斯看成走向成熟的停滞点。所谓成熟的停滞点(即僵局)是,皮尔斯认为是,在这个人格层次,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如果没有
本文标题:心理治疗原理——完形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963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