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女性生理与健康常见乳腺病的检查与治疗教学目标1.掌握:乳腺增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2.熟悉:乳腺增生的自查方法。3.了解:乳腺增生的治疗和预防。疾病概述乳腺增生症是妇女常见、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多见于25-45岁女性,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属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WHO称为“良性乳腺结构不良”,本病恶变的危险性较正常妇女增加2-4倍病因1.内分泌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增生发病的重要原因。2.精神因素:城市妇女高于农村妇女,高知识层次大于低知识层次。不良精神因素容易形成乳腺增生且会加重已有的乳腺增生症状。病因3.人为因素:女性高龄不育、性生活失调、人工流产、夫妻不和、不哺乳等原因,造成乳腺不能有正常的、周期性的生理活动。4.饮食因素:如高脂、高能量饮食导致脂肪摄入过多,会诱发乳腺病。病因5.不良习惯:饮酒、吸烟、佩戴过紧的胸罩或穿过紧的内衣等等。6.药物影响: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药。诊断(症状)1.乳房疼痛:a.胀痛为主,刺痛或牵拉痛b.与月经周期及情绪有关c.程度不一d.可涉及胸胁或肩背部e.可伴有乳头疼痛和作痒诊断(症状)2.乳房肿块:a.单侧或双侧,外上象限居多b.质地中等或质硬不坚c.表面光滑或颗粒状,活动度好e.大多伴有压痛f.肿块的大小不一诊断(症状)3.乳头溢液:约占5%,色淡黄或中黄或血性。乳腺增生的程度分期乳腺小叶增生(Ⅰ期乳腺增生)乳腺腺病(乳腺导管扩张症,Ⅱ期乳腺增生)囊性增生(乳腺导管扩张合并上皮细胞增生症,Ⅲ期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病(Ⅳ期乳腺增生)乳腺癌(Ⅴ期乳腺增生)诊断(体征)(1)片块型:肿块呈厚薄不等的片块状、圆盘状或长圆形,数目不一,质地中等或有韧性,边界清,活动度良好。(2)结节型:肿块呈扁平或串珠状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质地中等或偏硬,活动度好。亦可见肿块呈米粒或砂粒样结节。诊断(体征)(3)混合型:肿块呈结节、条索、片块、砂粒样等多种形态。(4)弥漫型:肿块呈颗粒状分布超过乳房三个象限以上者。诊断(辅助检查)1.钼靶X线摄片2.超声波检查3.红外线热图象4.针吸细胞学检查5.病理检查治疗1.西药:溴隐停、丹那唑、黄体酮:三苯氧胺。2.中药:内服:逍遥丸、乳癖消、乳安片、小金片。外敷:生白附子、鲜蝉蜍皮、大黄粉以醋调敷。治疗3.手术治疗:对服药治疗后肿块不消或增大、质地较硬或不均匀、疑有恶性病变者,可考虑手术切除肿块送病理检查。预防与调摄1.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2.控制脂肪类食物的摄入。3.及时治疗月经失调等妇科疾患和其他分泌疾病。4.对发病高危人群要重视定期检查。乳房纤维腺瘤乳腺及其附属组织发生的多种类型良性肿瘤。在乳房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乳腺囊性增生病和乳癌,占第三位;在乳房良性肿瘤中,包括纤维瘤和纤维腺瘤约占3/4;好发于20~25岁的青年女性。病因本病的发生与雌激素的过度刺激有关,故多见于20-25岁性功能旺盛期女性。妊娠和哺乳期或绝经前期,由于雌激素大量分泌,可使肿瘤迅速生长;动物实验亦证实,大量的雌激素可诱发肿瘤生成。临床表现及诊断乳房纤维腺瘤为多发性或单发(约75%),以外上象限为多,特征是无痛性孤立肿块,病史叙述中多在无意中偶然发现;肿块呈园形或椭园形,直径多在1-5厘米之间,偶有巨型纤维腺瘤,直径可超过10厘米;月经周期对肿瘤大小无影响,亦无异常乳头溢液。生长速度比较缓慢。扪诊: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坚韧、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极易被推动,腋窝淋巴结不肿大。治疗乳房纤维腺瘤虽属良性,但亦有恶变可能,一经发现,应予手术切除。并常规送病理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乳腺增生与乳腺癌文献报道,乳腺增生病发生乳癌的危险性较正常妇女增加2-4倍。乳腺增生病可能是发生乳腺癌的多种危险因素之一。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癌前病变↓高危因素有乳腺癌家族史基因检测到BRAC1/2基因突变曾有过胸部放疗史乳腺活检为高危良性病变乳腺密度高初潮年龄早于12岁,以及绝经年龄推迟等的人群乳房自我检查六步骤面对镜子,双手下垂,观察两侧乳房外形:包括形状、大小、表皮凹陷或隆起、红肿、皱褶;乳头有无分泌物、变形或凹陷。双手握住置于脑后,手稍往前压,再次观察乳房有无前述异常。乳房自我检查六步骤双手放在腰部,上身前倾,肩膀及手肘稍往前压,再次观察。双手交换检查对侧乳房,从12点开始由外向内检查一周,注意外上1/4及腋窝。轻轻挤压乳头,注意有无分泌物。平躺于床上,肩后垫高,重复4、5步检查。
本文标题:公选课11乳腺增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97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