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安谷小学李建容教学目标: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两小儿辩日》,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背诵课文。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读出古文的韵味,理解孔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两小儿勤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品读名句,导入新课1、出示孔子名言:“三人行,必的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你们知道是谁说的吗?(孔子)2、请用一句话说说你心中的孔子。3、老师出示课件孔子的头像,并简介孔子。孔子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博学的人)然而,有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难倒了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请大家跟老师读课题。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回忆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请同学们把课文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字,请画出来,同桌交流。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课件出示全文,在需要停顿的地方打上“/”。学生在书上做好标记,练读,反复读,并读给同桌听。既要读好停顿,又要注意把句子读通顺。)3、听老师范读。(生边听边领悟读法,注意每句话的停顿、轻重、语速、语气。)4、全班放声齐读课文。三、精读课文,理解文义1、结合插图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看课后注释,把课文读懂,知道课文讲了几个人,讲了他们之间的一件什么事。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记下来,等会儿在全班交流。3、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四、品读课文,感悟寓意1、两小儿争辩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请找出两小儿的话。读一读。2、好,现在我要检查一下大家对两小儿的话中几个词语的掌握情况。(听写4个词语,并请一生上台听写,然后理解这四个词)3大家注意看,现在,我在这两个词语之间画一条线,在这两个词语之间也画上一条线(板书: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画?这里有些什么名堂?抽生并板书:形状温度引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这四个词语怎么读,才能让人明显地感觉到它们意思的相反。).4、现在,老师在这两个词语(车盖沧沧凉凉)之间画一个括号,在这两个词语(盘盂探汤)之间也画上一个括号。想一想,这其中又有些什么名堂?抽生并板书:日初出日中时5、引读两小儿的这几句话。同样是在观察太阳,同样是在早晨观察太阳,一儿曰,日初出——另一儿却曰,日初出——那,结果相同吗?为什么?6、好的,同学们,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这种现象你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吗?抽生。看来,一小儿说的是事实。那么,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种感觉你们有过吗?生齐答这么说来,另一小儿说的也是事实,对吧?来!我们再来读读两小儿的观察结果,体会体会他们不同的观察角度。这样,男生读前面一小儿,女生读后面一小儿,我读提示语。准备!一儿从视觉的角度观察太阳,观察的结果是——7、同学们,按照常理来说,远的东西看起来总是显得小一点,近的东西看起来总是显得大一点,是吧?那现在我把“车盖”和“盘盂”这两个词语给擦了,谁能在这两个空地方填上“远”和“近”这两个字?引读一儿曰——因为——8、好!这是一儿的观点。按照常理,远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总是冷一些,近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总是热一些,对吧?那我现在把“沧沧凉凉”和“探汤”也擦了,你来填填“远”和“近”,会吗?同法引读另一儿曰——然后再次引读两小儿的话。9、一个说早上近中午远,一个说早上远中午近。两小儿各说各的观点,各说各的理由,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谁也不肯善罢甘休。用书中的一个词来说,就叫——理解并板书“辩斗”。请同学们找出两小儿“辩斗”的句子,同桌之间分好角色,然后大声朗读两小儿的辩斗。10、抽一对同桌上台,面向全班同学,朗读“辩斗”部分。再次引导学生理解“辩斗”,并进行师生辩斗,让学生感受怎么样才叫“辩斗”。并又一次请想辩斗的学生来进行“辩斗”。11、这时,谁来了?两小儿怎么做的?结果呢?板书:知同学们,如果两小儿请教的不是孔子,而是你呢?你会怎么说?谁能用今天的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下?五、拓展延伸,张扬个性同学们,我们通过读看找议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老师下面准备了几分快餐,欢迎你们自行选择。1排练课本剧《新编两小儿辩日》:一位现代少年穿越时空隧道,来到遥远的古代,巧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请少年裁决……2给两小儿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问题的答案以及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3写读后感:读《两小儿辩日》后所想到的。板书设计:
本文标题:两小儿辩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98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