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我观鲁迅1510306137苏明阳初识鲁迅先生,大约是在《故乡》这篇文章上,而对周先生的文章感到最为震撼的还是《祝福》,虽然未必会有先生那般深刻的认识,但仍然产生了对人性的思考。这是我与鲁迅生命交集的开始。欣赏鲁迅,并非因为其文笔华丽,也不是因为逻辑思辨的天衣无缝,但单单喜欢鲁迅,却是因为他敢说真话的勇气,更难得的是,用真理去解剖自身。鲁迅所描写的,大都是病态社会里不愿沦丧的人们的抗争,然而这抗争都是以失败告终的,鲁迅的文笔就是如此,用并不太沉重的语言去刻画极为沉重的社会现实,反而给我们更为清醒和痛心的认识。鲁迅写文章不拘旧格,先生自创了很多词汇,用起来却让我们感到再恰当不过,初读先生的文章,会觉得句子连接不是那般流畅,乃至于就是单单一个词一个字就成一句,所以小时并不喜读鲁迅,随着年龄渐长,对鲁迅先生的生平有了更多的了解,顿然发现:鲁迅先生写文章文字其实并非文字,是刀枪,直指向人心灵深处的刀枪。先生的少年,与当时大多数人的命运大都是相同的,而命运转折的起点,大概是在先生入南京水师学堂读书时开始的,从当时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鲁迅毕生之理想:树人。先生不屑科举,乃是对旧制度的深恶痛绝;留学日本,则是对新时代的热切期盼。孤独一人,漂泊国外,对比之下,先生对中国旧社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而点亮未来的火种即在此时萌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月,先生观“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人生际遇由此改变。鲁迅在日本专攻医学,窃以为解剖学对先生影响最大,只是先生日后所作,并非对于病体的解剖,而是对人内心深处灵魂的解剖。先生文章中最重要的两类人物:农民和新旧时代交接的知识分子。也正是这两类人,代表着当时中国的主流思想。在先生文章中,记忆最深刻的这两类人的代表,闰土,和孔乙己。在写少年闰土时,鲁迅用的是极深情的文笔,这并非刻意所写,而是先生对纯朴的人性有着极大的深情,这也是先生批判精神的最终来源,而多年后的相见,当初那个率性的少年,那个在月夜下捉猹的少年,出口一句竟是老爷!先生看到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摧残,这一点在祥林嫂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先生耳之所闻,目之所及,尽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农民的悲哀是当时大多数人的悲哀,一个社会,如果它不能让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拥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权利,更甚者,农民沦为了人人可欺的对象,这样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必然有敢于直面现实的猛士摧毁之。而孔乙己的命运似乎更令人悲哀,如果说闰土的悲哀是由于无知,是由于对自己身处的社会的简单顺从,是在时代波涛中随波逐流的病叶,那么孔乙己反映的一类人,正如一句话所说: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梦醒了,却发现无路可走。知识分子时新旧时代交接时期最早清醒的一批人,然而孔乙己这类的知识分子并不是革命性的陈独秀,李大钊式的知识分子,其骨子里流淌的仍然是封建时代的血液,他们所向往的仍然是一个理想的旧制度的社会,这类人,一方面接受着西方的些许新式思想,另一方面却又无法冲破封建礼教对其思想的禁锢,而又对军阀混战的时代感到失望却又无能为力,这是一群注定悲哀的人。鲁迅先生写孔乙己的目的,无非是要唤起孔乙己般的知识分子投入到革命中去,是要去改变黑暗的社会。先生看到了辛亥革命后渴望改变的国民摆脱不了孤独的命运,在强大的封建传统压力下又回到原点,在颓唐中消耗着自己的生命,先生痛心,以笔为剑,撕裂着封建社会最后的面具,使其丑恶的面目现于世间。一部《呐喊》鲁迅是喊出了自己的最大声音,方玄绰,华老栓,陈士成,鲁迅不是在写文章,而是在解剖人的内心,悲愤慷慨时便不由得笔锋犀利,直指要害。而褪去了革命斗士的身份,生活中的鲁迅先生确实如此祥和。记得高中课本里有萧红女士写的《回忆鲁迅先生》,其中一段文字写道:“窗外的黄昏,窗内许先生低着的头,楼上鲁迅先生的咳嗽声,都搅混在一起了,重续着、埋藏着力量。在痛苦中,在悲哀中,一种对于生的强烈的愿望站得和强烈的火焰那样坚定。”在当时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能有如此胆魄与意志的诚然不多,而鲁迅先生对旧制度旧社会的批判虽然一针见血,但对身边的人却是很好,在萧红的文章中,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个慈祥,倔强而又有些孩子脾气的鲁迅,是不同于文章中的鲁迅,是一个真实的鲁迅。我观鲁迅,其实是出于对自由民主社会的向往而批判旧制的斗士,也正因如此他对身边的人格外珍惜,身边的人也对他怀着敬仰之情,然而这才是鲁迅。先生的第一任妻子朱安,虽然是在先生不自愿的情况下迎娶,可以说鲁迅对朱安是没有爱情的,但令人感动的是虽然鲁迅先生二十余年在外漂泊,朱安却一直尽心侍候着先生的母亲,而先生至死也没有解除与朱安的婚约,因为先生知道一旦解除婚约朱安就会遭遇非人的待遇乃至死亡,放到今天来说这也是难能可贵的。而作为鲁迅革命伴侣的许广平,更是陪伴先生对过了生命的最后几十年。在鲁迅的情感生涯中,我看到了一个处处为人着想的鲁迅,一个率真,真情的鲁迅。鲁迅不是冷冰冰的文字杀手,相反,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诚的革命者,是代表着千百万中国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的爱国者,先生不满奴性的国民,奋起而叱之,先生的一句话大家都听过:“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看到的是一个死气沉沉,人们歪曲的存在的社会,西方有革命不会发生的理论,而鲁迅所呼吁的就是放下小我,投身革命的猛士,是可以放下生死,撕裂旧制的刀枪。先生不是在对人战斗,他是在猛烈抨击这吃人的旧社会,抨击着诸如“人血馒头”之类的迂腐习俗。然而先生又是在对人战斗,是在于根植于内心的旧的国民性和看客心理战斗,先生说:“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在一片恐怖的死寂之中,先生如曙光般出现,正是为那个时代的国民带来精神上的解放,用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来写先生”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鲁迅写过《彷徨》,也有过彷徨,但不同于其笔下悲惨的知识分子的是,先生心中有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有着为理想付出一生的执着信念,有着对身边人的同情与关怀,在呐喊中,鲁迅才成为了鲁迅。鲁迅在病榻翻译的《死魂灵》,正如其终生所追求的,打破旧制,为人争取自由,破除封建,让人成为自己的主宰。观其一生,少年时命运多舛,见证了旧社会的罪恶,青年时游学日本,深刻理解了奴化的国民性并弃医从文,之后以笔为剑,攻击着旧的制度。其一生恰如屈子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他能坚持一生的原因,也莫过于古语“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对于今天的青年,理解鲁迅先一生,须要立长志,漂洋过海,其志不改。这恰恰是今天的我们所欠缺的。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可以看到他对学生的敬佩,而先生毕生经历,也都是敢于直面现实的,相比之下,今天的我们却不敢面对现实乃至于逃避现实实在是可悲可叹的,代代如此,则民族血性全无,面对现实,才可能如先生般对现实有深彻的认识与理解。鲁迅是爱国的,他说“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先生之所以如此强调民族魂,正是因为看透了迂腐的国民性对国家和社会的毒害,而在当今这也正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青年要爱国,如何爱国,绝不会是我们跟随着谁去大街上喊两句抵制日货那么简单,而是要经过我们自己对社会的考察来决定的。先生说:“让别人过得舒服些,自己没有幸福不要紧,看见别人得到幸福生活也是幸福的”。我观鲁迅,是对人自身的深刻反省,也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实现之的勇气。
本文标题:我观鲁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993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