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九讲-第一次世界大战-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九讲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九讲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第一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第三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一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列强的力量对比二、六月事件:萨拉热窝事件三、七月危机四、八月枪声:一战爆发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一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列强的力量对比1、在人力方面——协约国优势2、在经济力量方面——德国经济力量雄厚,但资源不足3、军事力量方面——同盟国兵少但精;海军优势在协约国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一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二、六月事件:萨拉热窝事件1、以塞尔维亚为中心的南斯拉夫民族统一运动的发展2、奥匈摧毁塞尔维亚的战争准备3、波斯尼亚军事演习及斐迪南遇刺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一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三、七月危机1、奥匈帝国的态度2、德国渴求战争3、俄法两国也积极备战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一节军备竞赛与两次海牙和平会议四、八月枪声:一战爆发•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3日德先后向俄、法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意大利背弃盟约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二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一、双方作战计划与争夺盟国的外交斗争二、战争进程与和平攻势三、日、美参战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一、双方作战计划与争夺盟国的外交斗争(一)各国立场与双方作战计划(二)争夺盟国的外交斗争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一)各国立场与双方作战计划1、各国的战争目的(1)德国——建立一个从北海、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从柏林到巴格达的大德意志帝国或称中欧帝国。(2)奥匈帝国——吞并塞尔维亚,独霸巴尔干,夺取通往亚得里亚海和爱琴海的出海口,把奥匈二元制帝国扩大为三元制帝国。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一)各国立场与双方作战计划1、各国的战争目的(3)英国——击败主要竟争对手德国,保住世界霸权;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肢解土耳其帝国,夺取美索不达米亚和巴勒斯坦地区。(4)法国——洗雪1870年普法战争中失败的耻辱,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企图侵占德国的萨尔煤铁矿区;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5)俄国——妄图建立一个从易北河到中国、从亚得里亚海到北冰洋的庞大的斯拉夫帝国。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一)各国立场与双方作战计划2、双方的战争计划(1)德国——《施利芬计划》战略思想是闪击战。(2)法俄集团——基本点是从左右两路夹击德国,迫使德国两线作战。但忽视了法比边境的防御措。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二)争夺盟国的外交斗争1、土耳其——加入同盟国一方,11月与俄交战2、意大利——1915年4月,英法俄意《伦敦条约》;l915年5月23对奥匈宣战;1916年8月对德宣战3、保加利亚——10月14日,正式向协约国宣战4、罗马尼亚和希腊——1916年8月,罗马尼亚对奥匈宣战;1917年6月,希腊向同盟国宣战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二、战争进程与和平攻势(一)战争进程(二)和平攻势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三条战线的战况——西线:从北海到瑞士边境,长约7百公里。英法比-德国东线:北起波罗的海,南到罗马尼亚,900公里左右。俄-德奥巴尔干战线:奥-塞尔维亚(一)战争进程近现代国际关系史1914年战况——双方速决战计划破产,西线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1915年战况——德国改变战略计划,集中攻击东线,德国向俄国发起进攻,俄军惨败,但是并没有被击溃。1916年战况——德军重点重返西线,再次准备击垮法国。发生两次大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英德在海上进行日德兰海战1917年战况——德意志帝国转入全面防御,俄国爆发革命,美国参战。1918年战况——协约国发动总攻,同盟国土崩瓦解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二)和平攻势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三、日、美参战(一)远东局势与日本参战(二)美国参战近现代国际关系史1、远东局势大战爆发后,日本利用对德宣战的机会,加紧抢占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并且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美国在1917年和日本签订《蓝辛—石井协定》,以牺牲中国、承认日本在华特殊利益的方式,换取了日本对“门户开放”原则的承认1917年,在列强策动下,中国对德、奥宣战近现代国际关系史2、日本参战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二)美国参战1、美国的实力和地位人口9000万;工业产值世界第一,1913年占世界的30%多;海军实力世界第5位。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二)美国参战原因——(1)孤立主义是美国外交传统,90%以上的美国民众反对战争,且没有做好战争准备;(2)以中立地位同交战双方做买卖,大发战争财;(3)坐山观虎斗,等待时机收拾残局;(4)借机向加勒比海和南美洲扩张势力。2、1917年前美国的中立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二)美国参战2、1917年前美国的中立获益——(1)美国同时和交战国双方作买卖,对外贸易剧增;(2)乘机占领拉美市场;(3)占领了海地和多米尼加,控制了中美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二)美国参战3、美国参战原因——(1)英国的封锁政策,使美国和同盟国的经济联系中断,美国逐渐成为协约国的军火、物质和粮食供应商;(2)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美国担心俄国单独媾和,造成协约国失败,影响它的债务和投资;(3)美国参战可以使协约国容易获胜;(4)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是美国参战直接理由。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三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一、俄国十月革命和苏俄退出战争二、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三、德、奥、土、保的惨败与《贡比涅停战协定》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总结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一、俄国十月革命和苏俄退出战争(一)十月革命(二)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对外政策(三)苏德停战与《布列斯特和约》近现代国际关系史1917年初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11月发生“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即苏维埃俄国(一)十月革命近现代国际关系史1、《和平法令》的颁布2、两大军事集团对《和平法令》的态度:协约国反对俄国退出战争德国同意举行和谈(二)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对外政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1918年3月3日签署对苏俄苛刻的《布列斯特和约》;意义在于: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国家摆脱了战争,获得了和平喘息时机,以便集中力量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三)苏德停战与《布列斯特和约》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二、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1、十四点纲领的提出2、十四点纲领的内容、和平方案的“五原则”•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五点——反映美国的霸权主义要求(核心)•第二部分——第六点——反映当时帝国主义国家的反革命愿望•第三部分——第七至第十三点——涉及欧洲十几个国家的领土和民族问题的处置•第四部分——第十四点——反映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已进展到急需建立国际御用组织的阶段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二、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2、十四点纲领的内容、和平方案的“五原则”民族平等共同利益国际联盟国际经济合作公开外交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二、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3、十四点纲领的实质美国试图在战后按照自己的设想在全球范围内划分势力范围,使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新霸主。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二、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4、协约国列强对十四点纲领的态度英国等的欧洲协约国列强不赞成以“十四点”为缔结和约的基础;但是,欧洲国家在结束战争和战后建设问题均仰赖拥有强大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美国,因此,美国提出的“十四点”最终被确定作为对德和平谈判的基础。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三、德、奥、土、保的惨败与《贡比涅停战协定》1、同盟国集团的覆灭•(1)保加利亚投降——•(2)土耳其投降——•(3)奥匈帝国投降——•(4)德国被迫请求和谈——2、《贡比涅停战协定》的签订1918年10月,德国提出在十四点基础上签订停战协定并开始和谈。11月5日,协约国同意。11月11日停战协定。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总结(一)一战的性质(二)一战的后果(三)一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总结(一)一战的性质总体的——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分割世界而进行的非正义的、掠夺性的战争局部的——存在正义的自卫战争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总结(二)一战的后果1、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2、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后果:•(1)引起了包括十月革命在内的一系列革命运动,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2)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总结(三)一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2、世界政治的权力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北美3、欧洲霸权遭到严重削弱4、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使世界分裂成两个体系5、新的国际争端正在酝酿,为旧的国际关系添置了新内容第三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一、俄国十月革命和苏俄退出战争二、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三、德、奥、土、保的惨败与《贡比涅停战协定》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总结第一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列强的力量对比二、六月事件:萨拉热窝事件三、七月危机四、八月枪声:一战爆发第二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一、双方作战计划与争夺盟国的外交斗争二、战争进程与和平攻势三、日、美参战
本文标题: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九讲-第一次世界大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042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