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届北京市丰台区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丰台区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初二物理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34道小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米B.牛顿C.千克D.帕斯卡2.如图1所示,是北京首条磁悬浮轨道交通S1线运营的画面。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说坐在驾驶位上的司机是运动的,那么此时选择的参照物是A.车站的站台B.车厢C.坐在车内的乘客D.司机的座椅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用“洪亮”的声音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洪亮”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4.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书包的背带较宽A大型运输车装有很多车轮B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C滑雪板底板面积较大D图25.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图1----------图4刹车时用力捏闸A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B汽车轮胎上安装防滑链C轴承中装有滚珠D图36.下列情况中,物体质量发生改变的是A.被压扁的橡皮泥B.一杯水结成冰C.月球上的岩石样本被带回地球D.一支粉笔写字后变短7.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错误B.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规则而造成的C.误差只能减少,但不能避免D.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8.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课桌的高度为1.5mB.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20sC.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为10m/s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9.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B.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不断地减小D.用吸管喝饮料是靠嘴的吸力,与大气压强无关10.抛出手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4所示,若忽略空气阻力,关于小球在空中运动时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受力B.只受重力C.只受手向前的推力D.受手向前的推力和重力11.随着无人机的普及,近年来各种因无人机危险飞行而干扰民航客机的事件屡有发生。为了充分研究无人机与民航客机碰撞的安全风险,我国民航相关部门于2017年11月进行了无人机与客机试验件的碰撞试验,碰撞过程如图5所示,发现客机试验件风挡的外层玻璃破碎。则关于碰撞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人机与客机试验件碰撞过程中,只有无人机是施力物体B.无人机与客机试验件碰撞过程中,只有客机试验件是施力物体C.客机试验件的风挡外层玻璃破碎,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图5----------D.在碰撞试验过程中,无人机给客机试验件的力大于客机试验件给无人机的力1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上安全带,是为了消除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13.小龙同学根据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常温常压下几种物质的密度(kg·m-3)纯水1.0×103冰0.9×103酒精0.8×103铝2.7×103煤油0.8×103铜8.9×103汞13.6×103干松木0.5×103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C.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实心铜球,铝球的体积更大D.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相同14.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6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幅图像,其中对实验图像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图乙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图丙说明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有关D.图丁说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15.在水平桌面上,有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小球A和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结果A球漂浮,B球悬浮,如图7所示。A、B两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和FB,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图7甲乙Bt/sv/m·s-1甲乙丙丁m/kgG/Nt/ss/m图6V/m3m/kg----------A.FA<FBp甲<p乙B.FA<FBp甲>p乙C.FA>FBp甲>p乙D.FA>FBp甲<p乙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4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吉他是靠琴弦的振动发声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17.如图8所示,①②③④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abcd为物理规律的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应用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18.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这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其中F1=10N,F2=15N。关于它们的合力,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大于25NB.可能等于25NC.可能等于5ND.一定小于5N19.为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小敏将一块长方形硬纸板在对角的顶点附近各开一个小孔,用细线系住,细线的另一端绕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托盘,盘中各放一个等质量的钩码,如图9所示。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硬纸板图8a弹簧测力计①弹簧伸长长度与所受拉力的关系④连通器原理②物体的浮沉条件b孔明灯d吸盘挂钩c黄色安全线③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ABCD图9----------图10B.为了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择质量较大的硬纸板C.调整两边的钩码数量,是为了研究大小不相等的两个力,能否使物体平衡D.将硬纸板旋转一个角度后释放,是为了研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使物体平衡20.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不仅要食用传统食物元宵,还要打灯笼、猜灯谜,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灯节。如图10所示,挂在绳子下端的灯笼处于静止状态,下列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灯笼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灯笼受到的重力和灯笼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灯笼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灯笼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21.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变D.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22.如图11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最大潜深能达到6000米的“海龙三号”无人遥控潜水器。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深海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若忽略海水的密度变化,则下列关于“海龙三号”潜水器在水下不断下潜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压强不变B.液体压强变大C.所受的浮力不变D.所受的浮力变大三、实验解答题(共36分,23题6分,24、26、27、28、30题各4分,25题5分,29题2分,31题3分)23.(1)如图12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cm。(2)如图13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下滚动,O为小球重心,某学习小组的几位同学画出了小球不同的重力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选填“OA”或“OB”)(3)如图14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24.如图15所示,在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发现小车下滑过程中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则小车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测得小车通过路程s1的平均0123cmA图12图13OBA图11图1401N2345012345----------速度为υ1,通过路程s2的平均速度为υ2。那么,υ1、υ2的大小关系是υ1υ2。(选填“>”或“<”)25.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适量该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并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位置,随后他观察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16甲所示,为了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2)天平调好后,小明将盛有适量待测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右盘中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6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g。(3)小明将烧杯中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量液体的体积,如图16丙所示,量筒中液体体积是cm3,接下来小明称得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为29g。(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得出待测液体的密度=g/cm3。金属片s1s2图15----------甲乙丙丁图1726.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刚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进行了如图17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3)对比甲、丁两图,小刚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7.小红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水中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如图18甲所示,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自然放置时,U形管中两侧液面等高。小红将探头放入水中,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如图18乙所示。(1)小红在该实验中每次都将探头放入水中的同一深度,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经常用到,以下研究过程采用了这种方法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A.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需要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B.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时,一个力作用在橡皮筋上产生的效果应该与两个力共同作用在橡皮筋上时所产生的效果相同C.用液体中假想的薄液片,来研究连通器原理(2)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中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图16甲丙mL1008020604050g10g5g乙102345g图18甲乙----------图20图21水盐水A28.在探究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小赵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接着在不同的水平表面上继续运动,如图19所示,给出了小车所停位置。(1)每次实验均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这样做是为了让小车在斜面底端具有相同的;(2)小车在水平表面上运动时所受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选填“远”或“近”)说明小车速度减小得越(选填“快”或“慢”);(3)推理: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运动。29.如图20所示,把盛满水的塑料桶放在盆里,再将空易拉罐按入水中。随着易拉罐不断进入水中,手受到的作用力逐渐增大,同时塑料桶溢出的水越来越多。请你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有关?30.为了验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小明选用图21中所示的圆柱体A(ρAρ盐水ρ水)、装有适量盐水和适量水的烧杯、弹簧测力计(图中未画)进行了实验探究。(1)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①将圆柱体A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②将圆柱体A浸没在水中,圆柱体不接触容器,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③,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2)由F1-F2F1-F3(选填“=”或“≠”),可以验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毛巾棉布木板图19----------31.如图22甲所示,某同学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地面上,沿水平向右的方向用力推木箱,其推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2乙所示,木箱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2丙所示。请你根据图像信息和所学物理知识,求出木箱在1-2s内和2-3s内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要求:画出受力示意图,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阅读《
本文标题:2019届北京市丰台区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069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