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乐陵市七年级期中检测历史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为选择题,50分:第二卷为非选择题,50分: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好。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第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1.关于人类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学者指出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的,得出这一结论最有力的证据是()A.传说B.化石C.遗物D.记载2、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A.打制石器B.青铜利簋C.吴王夫差剑D.铁犁铧3、北京人、山顶洞人过着群居生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生产力水平低下B.自然环境险恶C.社会习俗落后D.人口数量极少4、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①遗存稻谷②人面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圆形房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5、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使用骨针缝衣②使用天然火③种植水稻④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①③②④6、半坡原始居民建造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他们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因素应是()A.自然因素B.生产工具C.劳动技术D.生活习惯7.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每年的清明节,为了纪念人文初祖,数万华夏子孙汇聚在“天下第一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规模宏大的公祭典礼。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A.尧B.舜C.禹D.炎帝、黄帝8、《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在()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聚落时期C.黄帝炎帝时期D.尧舜禹时期29、工具的进步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请你将下列在人类社会发展发展的长河中所出现的工具排列一下先后顺序()①陶器②铁器③石器④青铜器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10、夏商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最主要的劳动者是()A.国王B.诸侯C.平民D.奴隶11.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2.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A.商朝、秦朝、东汉B.秦朝、战国、东汉C.商朝、战国、秦朝D.周朝、商朝、秦朝13、2006年7月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河南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为研究哪一朝代提供了依据()A.夏B.商C.西周D.东周14、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生产工具③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5、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1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偿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A.春秋和战国B.战国和三国C.秦朝和春秋D.秦初和汉初17.下列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A.马陵之战B.桂陵之战C.牧野之战D.长平之战18.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C.历史向统一的趋势发展D.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19、对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霸战争的评价全面而又正确的是()①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各种灾难②小国被灭,出现了一些大国,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争霸当中许多诸侯国积极改革,增强了力量④争霸进一步削弱和瓦解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0.下列关于“好国君应该怎样作为”的表述,主要体现了春秋战国时代哪家的思想()3A.儒家、道家B.法家、墨家C.儒家、墨家D.法家、道家21、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了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请你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建立县制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C、奖励打仗有功的人D、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22、历史小组的同学以“中央集权制度”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正在编制《秦朝行政机构示意图》,请按图意给空白处选择正确的内容()A.诸侯B.丞相C.殿阁大学士D.军机大臣23、“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的主要目的是()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C.钳制思想,巩固统治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24、由秦朝开创的各种制度以及辽阔的疆域、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古代世界的影响巨大。下列有关于秦朝疆域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东到东海②西到陕西西部③北到长城一带④南到南海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5、国人喜欢把秦皇汉武并称,其主要原因是()①都是我国封建时代的重要君主②都采用创新的制度加强中央集权③采用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④都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⑤都推崇儒学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材料题(共五个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0分,第30题7分,计50分。)26、(11分)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水平与当时的社会制度是息息相关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这种推选首领的办法在历史上叫什么?这种制度对B同学:国君要顺应自然,让人民自由发展,不干涉人民的生活,人民安乐,社会自然平稳A同学:国君要以法治国,实施严刑峻法,加强君主权威和中央集权统治。4今天的社会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2分)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孙中山(2)材料二中的轩辕是指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哪一人物?相传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有哪些?请试举一列说明。(2分)材料三:“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3)从材料一中“天下为公”变为材料三“天下为家”,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哪一朝代开始的?(2分)材料四:传说牧野之战结束后,周王登上一座山峰,鸟瞰天下山川形势,面对苍天,喟然长叹:“唉,殷纣不善乘天意,失去天命,我一刻也不能忘记这可怕的事情!”在返回镐京的途中,周武王一路忧心忡忡,从此夜不能寐。(4)材料四中“夜不能寐”的周武王后来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国家的统治?措施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2分)材料五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本纪》(5)材料五反映了秦始皇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制度加强中央集权?(1分)材料六: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6)材料六的“汉皇帝”是谁?“法令”是指他采取的什么措施?(2分)27、(12分)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材料二:如图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在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谁?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3分)5(2)这两位治水专家有哪些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1分)材料三:如图青铜器高133厘米,长110厘米,重832千克,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可见当时的青铜铸造业有多么大的规模了。(3)请写出材料三中青铜器的名称及铸造的朝代(2分)材料四:春秋时期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促进了私田的发展,同时也为手工业提供了锐利的工具……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请分析春秋后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材料五(5)如果我们要在?处添加一幅人物图片,你认为应该添加谁?根据材料分析秦国变法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六: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6)材料六中的“防御系统”指的是什么?“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具体指的是哪一民族?(2分)628、(10分)社会发展史证明,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在中国被称为“文圣”,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巨人之首,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学生来自十一个诸侯国,有各种出身的人……(1)文圣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核心思想是什么?概指出括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教育方面的贡献是什么?(3分)材料二:革出现了许多局面。(2)材料二中所说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三:及孝公用商君,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3)材料三中的商君是谁?当时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商君的改革与“始皇,遂并天下”的关系。(3分)材料四(4)材料四图片反映了秦始皇统一后在经济上采取的哪一项措施?这项措施的实施有何作用?(2分)29、(10分)古代统治者的生活方式和统治政策,往往直接影响着其政权的兴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在殷都“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在殷都附近建造巨桥粮仓和高大的鹿台,用来堆集从全国掠夺来的粮食和财宝。(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位统治者的奢侈生活?(1分)材料二: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晋文公做了国君以后,他整顿、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7(2)齐桓公和晋文公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有哪些?(2分)材料三:清代赵翼在评价秦朝修长城时说:“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招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3)材料三中“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材料四: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有人认为,如果他们在前往渔阳戍边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起义就不会爆发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1分)请说明你的理由。(1分)材料五:西汉初年自天子不能具钧驷(毛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米至十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史记》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请回答:(5)从材料来看,西汉初年国家的经济状况怎样?为解决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6)请结合以上材料中王朝兴亡的史实,谈一谈你的认识。(1分)30、(7分)在历史长河中,思想文化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
本文标题: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09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