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沪科版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设计
课题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课时1总1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第1课时审查人教学目标1·知道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各自的观点是什么;2·能够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3·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重点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得出教具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小球、杯子、硬纸板、惯性演示器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学习环节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提问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出示四个问题:1、摩擦力?2、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3、如何减小摩擦?4、力的作用效果?回答老师提问的间题。二、课题引入1、思考想象2、自学分析,阐明观点3、讲述理由教师引导:力的效果之一是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如果物体不受力时将会怎样呢?(引出课题)让学生自学课本126页“物体运动需要力吗?”这一部分,特别提示学生看出每副图画的意思,并出示相应的“自学指导”:1、课本中两个著名的人物及对立的观点各是什么?2、你支持谁的观点,请举例证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亚里士多德:物体运动需要力维持。伽利略: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左边副板)当同学们意见不统一时,教师借机点明:这两位科学家的观点截然相反,肯定有位对的有位错的,到底哪部分同学追随的科学家是正确的呢?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实验进行推理。看课本回答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什么,伽利略的观点是什么。学生表明自已支持哪位科学家的观点,并举例证明。在讨论过程中,由于观点不同,学生们逐渐形成现两大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新课改理念。副板的目的:1、把两种不同的观点清晰地描述出来,以便引出下面的探究实验;2、在观点上学生形成对立的两大派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3、讲完牛顿第一定律后回扣时使用。三、实验探究1、感受情景,提出问题2、猜想假设3、设计方案老师摆出事先安装好的斜面、小车、毛巾。顺次出示下面的问题:1:当小车从斜面上以相同的速度滑上水平桌面上的木板和毛巾表面时,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即阻力一样大吗?2:那么小车运动的远近一样吗?3:同学们此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教师分析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最后师生共同确定一个探究问题:阻力对物体运动有怎样的影响?让学生根据自已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教师给学生留出适当的思考、讨论时间,设计出思考并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学生思考、讨论,最后由一名学生代表阐明方案。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4、规范实验步骤5、强化注意事项一个合理的方案来证明他们的猜想是正确的。教师帮助学生理清实验思路,并明确实验步骤:1、小车从斜面滑向表面粗糙的毛巾,测出并记录距离s1;2、小车从斜面滑向表面相对光滑的木板,测出并记录距离s2;3、小车从斜面滑向表面光滑的玻璃,测出并记录距离s3;当规范好实验方案后,教师提出下面问题:1、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远近与什么因素有关?2、这个实验探究的是谁对谁的影响?3、应该让小车到达不同表面时的速度怎样?4、如何使速度一样?5、这种实验方法叫什么?思考并修正自己的方案。思考并回答:1:与小车的速度和受到的阻力大小有关。2: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一样大。4: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5:控制变量法。一生到黑板画出表格,其余的学生画在练习本上。这样设计问题的目的是规范操作注意事项,确保实验的成功。培养学生设计表格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结论一定要由学生自行得出,以培养学生处理6、设计实验表格7、进行实验8、处理数据归纳总结9、简化抽象科学推理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需要测的两种物理量及实验次数设计出实验表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阻力大小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把结论用直观的图象形式表达出来:引导推理:物体不受力时将会是怎样的运动状态呢?还有可能处于什么状态?板书推理。对照着推理教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得出的这个推理和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差不多,那真正的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样的分组合作完成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实验表格中数据的比较,自行填写课本的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思考讨论,相互交流共同得出推理。数据、归纳总结的能力。用直观的图象形式把阻力大小对物体运动远近的影响表示出来,有利于降低抽象想象的难度。培养相互协作的能力和科学推理的能力。1、增强学生实验探究后的成就感,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2、引出本节课所学的第二个问题:牛顿第一定律。四、得出结论六、巩固提高七、明确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方法自学牛顿第一定律加深理解学生回答牛顿第一定律的同时,教师板书。板书完成后,出示两道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当细线剪断的瞬间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小球将怎样运动?做完习题后,教师出示下面的思考题:1、在利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上面练习题时,我们都假定是物体不受外力的,也就是说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前提是物体不受到外力的作用,但在现实中,这个理想的前提存在吗?2、现实中不存在这样的理想状态,那么牛顿第一定律是怎样得出的呢?教师点明:牛顿第一定律虽不能从实验中直接得了来,但从定律中得出看书并找出牛顿第一定律。思考并回答。答1:不存在。答2:在实验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1、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中物体两种运动状态的理解;2、为利用惯性知识解释惯性现象作准备。使学生明白研究不同的问题要先用合适的研究方法。目的地是教育学生不可过分迷信权威,凡事不要肓从,要经过冷静的思考后再做出正确的决定。板书设计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亚里士多德:物体运动需要力维持。伽利略: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课后反思八、回扣课本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它已成为公认的基本定律之一。教师再让学生看前面的副板,就清晰地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伽利略的观点是正确的。和原先的观点对照,知道哪位科学家是正确的。一、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二、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提出问题:阻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怎样的影响?猜想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结论:
本文标题:沪科版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110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