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bb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教学内容:1、适应新环境2、这就是我3、人际碰碰车4、头脑保健操5、不把别人的成功变成自己的烦恼6、珍爱我们的生命7、学会拒绝8、天生我材必有用9、有理不在声高10、犯错了,怎么办教学时间:十教时教学步骤:第一教时适应新环境一、问题的提出从小学进入中学,学生不仅要面临学习环境、学习任务与内容的变化,还要面临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和新的文化环境的适应。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生往往会感到陌生与茫然,心理没有安全感,甚至产生焦虑。每个新生都将有一段调整自己原有的认识与行为的过程,这就是中学生入学适应。将中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作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有助于新生尽快熟悉中学生活,缩短适应期,减少因适应不良引起的心理问题,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中学生入学适应问题提出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方案。二、初中生入学适应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的设计应根据中学生的适应心理特点进行,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前首先来分析初中生入学心理适应问题。1.初中生主要的心理不适应表现(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小学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在家吃住,生活上许多事情由父母照顾。有些小学生甚至由家人接送上下学,由家人整理书包。进入初中后,学生一般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而父母也不再接送他们上下学,生活中的事情需要自理。学校及家庭都对中学生提出独立的要求,而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临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心理冲突。(2)人际环境的不适应。在中学这个新的环境中,同学关系更加复杂、多样。面对新的陌生的同学,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融入新的班集体,如何克服自己的孤独感,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很棘手的问题。与小学生不同,他们不再依赖老师与父母,交友心理特别强烈,他们害怕被孤立、不合群,害怕被集体或同学的排斥。一些学生在小学是班上的佼佼者,心理上有优越感,而在初中这个新的团体中,个人的优势降低,这种落差使他们产生失落感、自卑感。(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初中的课程门类多,内容有深度,作业量大,老师对学bb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加强,一些学生出现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不适应,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出现学习焦虑。2.初中生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针对初中生入学适应问题,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认识、情绪、行为的调整,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环境、生活环境,学习新的学习方法,学习与人交往的技能。辅导活动形式可以采用讲座、小组讨论、游戏、角色扮演等。辅导活动前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8-10人的活动小组。辅导活动地点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室外操场、草坪等地方进行。辅导活动地点最好是没有固定的桌椅,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让他们感到活动环境舒适、安静,使人放松。辅导活动形式与地点应与辅导的主题相符,重要的是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兴趣,活动具有可操作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动”起来。新生入学适应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不可能通过一次辅导活动完成,应采取系列辅导活动,每次活动一个主题。本文设计了一系列辅导活动方案,供同仁参考。活动一:认识新同学活动目的:为学生提供交往的机会,促使全班学生在入学后尽快互相认识与了解,增加学生对班级同学的情感,促进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活动步骤:(1)个人名片①每位学生制作一张个人名片挂在胸前,名片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年龄、爱好等。②全班学生任意走动,可以互相观看名片,并与交换名片的学生自由交谈。(2)找伙伴①教师将全班同学随机分成几个小组,每组8-10人。按小组数剪几个“心”型纸片,再把每个“心”型纸片按小组人数随意剪成几块,在每一块上写上一位学生的姓名。②教师把活动前准备的纸片发给大家,要求学生按照纸片的形状寻找自己所在的小组,直到小组的成员聚齐为止。③小组成员互相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原来所在的小学、自己的兴趣爱好等。④教师收回“心”型纸片,将其多次打乱顺序让学生抽取,寻找他们的小组,以增加学生认识新同学的机会。(3)采访新同学①教师采访一位小组成员,然后由这位成员采访另一位成员,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小组成员都被访问。访问内容主要是姓名、兴趣等个人资料。②自由采访。学生可以打破小组限制,随意采访班里的学生。(4)读写姓名①要求学生写出班里学生的姓名。②小组讨论容易写错与读错的学生姓名。③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活动二:享受学习活动目的:帮助学生掌握中学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活动步骤:(1)入学感受①小组讨论小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生活有什么不同。②小组讨论与交流每一门课的主要学习方法。bb(2)学习医生①教师将学生分成几组,将事先准备好的表演情节分别交给每组。让学生根据相应的情节进行表演。情节包括:被动、依赖、马虎等不良的学习态度,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打游戏很晚才写作业等不良学习习惯等。②表演完毕,学生讨论剧中人存在哪些不良的学习问题,应该如何矫正。③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做总结,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方法的知识。(3)我的学习计划①制订个人学期学习计划、月计划、周计划。②小组交流讨论学习计划。③与小组成员两人结伴订立学习计划及实施契约,请同学帮助监督学习计划的实施。活动三:班级的目标与规范活动目的:建立班级目标与规范,增加班级凝聚力,树立良好的班风。活动步骤:(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讲解订立班级目标与建立班级规范的意义。(2)我们的班规①小组讨论分析本班发展状况,找出满意与不满意的地方。②各小组订立班级发展目标与规范。③小组合作进行美术设计,将小组订立的班规制作成墙报。④小组代表发言,介绍自己小组的合作情况及解释小组订立的班规。⑤评出最佳班规、最佳美术设计、最佳解说。⑥教师与学生一起整合出本班本学期的发展目标与规范。活动四:我信任的班集体和同学活动目的:增加学生间的亲和力与彼此的信任感。活动步骤:(1)盲人走路①学生两人一组。一学生蒙上眼睛做盲人,另一学生做向导,帮助他走完一段设有障碍的路②两学生互换角色,重走一遍。③讨论:活动过程是否顺利,活动过程中遇到什么,做盲人和向导时心理的感受是什么,你对向导有信心吗,你是如何帮助盲人的,你是一个成功的向导吗。本次活动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2)信任后退①学生两人一组。一学生后退三步摔倒,另一学生救助他,不让他摔倒。②两学生互换角色,重来一遍。③讨论:你按照要求摔倒了吗,如果你没有作到,解释为什么。你信任你的合作者吗。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者吗。你更愿意做摔倒者还是救助者。谈谈本次活动的体会。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成果需要在辅导后进一步巩固,使学生将在辅导中学来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所以,辅导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心理作业。如,写每次活动后的体会,将自己在辅导活动中的成长与进步记录下来。给同学打电话,到同学家拜访,几个学生合作为班级做一件好事等等。三、辅导中需注意的问题bb初中生的入学适应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在一天的活动中完成,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及班级的情况,每周开展一次或两次辅导活动,系列活动最好是在新生入学后二个月内完成。每次辅导活动前,教师需说明本次活动的目的,如果目的不明确,学生会把活动误以为是游戏,玩玩而已,活动过程中不认真,活动后也不能细心体会与反思,不能达到辅导的目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重要的是活动后的经验分享,因此,教师在活动前一定要考虑活动时间的使用,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谈体会。教师应努力创造融洽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在班级团体中感到温暖、理解、安全,班级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使学生在彼此互相接纳的气氛中获得成长。第二教时这就是我【活动理念】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对于刚迈进中学的初一学生而言,是否有着健康的自我形象和不断趋向成熟的自我意识,对其人格形成和心理发展至关重要。本活动的设计意在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尝试客观地认识自我,引导学生主动认识自己的优点,肯定自我和悦纳自我,增强自信。【活动目标】1、发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2、尝试客观地认识自己,表达自己。3、发现自身的优点,增进自我接纳。4、寻找自信的支撑点,增强自信。【活动形式】画画,讨论,讲故事,游戏,唱歌【活动准备】A4纸,彩笔,音乐,秒表,PPT【活动对象】初一年级学生【活动过程】活动一:我的手印请同学们在A4纸上方(或笔记本空白处)写上自己的名字,画下自己的手印(把手按在纸上,用笔画轮廓),并与小组里的每个同学进行对比,你们有什么发现呢?小结:中国有句俗语“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西方也有句格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从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也可发现这一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手印!是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这个独一无二的“我”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了解自己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自己。本次活动的主题——这就是我。活动二:我是谁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同时充当着他人的观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在点点滴滴地积累着对自己的看法——积极的或消极的。我们的心目中从此有了一个自己。我是什么样的呢?闭上眼睛想像一下,你的面前放着一面镜子,你看到了什么?里面的人漂亮吗?快乐吗?独立吗?里面的人需要什么?他到底是谁?你还看到了什么?好,现在让我们睁开眼睛,拿起手中的笔,把你看到的写下来。bb学生填写“我是谁”。教师巡视指导,填写的内容可以很具体(如:我是一个男孩),也可以比较抽象(如: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写完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最后推荐两位学生在全班交流。小结:看来,每个学生的“自我”都是丰富、复杂的。要真正了解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可以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三方面来完整地了解自己。生理自我:包括身高、体重、外貌、性别、身体机能等。心理自我:包括气质、性格、智力、兴趣、需要、价值观、情绪、意志品质等。社会自我:包括角色、地位、职业等。当然,认识自我是需要学习的,只有不断地参与学习和生活(如通过活动,与别人比较,反省自己),才能真正认识自己。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下一个活动来进一步认识自己。活动三:我的优缺点树请你设想一下,你正沿着一条路走,突然发现你前方有一棵很特别的树。这完全是你个人的一棵树,在它上面挂满了标志着你特别的能力和优点的硕果!在树上,也有一些被虫子咬了的果实,代表你的缺点。现在,请你仔细地观察这棵树,它是怎样的?枝干、树根如何?然后在纸的背面把它画下来。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可以在果实上写上缺点或优点的名称(放舒缓的背景音乐)。学生完成“我的优缺点树”。学生有权选择是否署名。选一些作品通过展示台在全班展示(也可粘贴在黑板或墙壁上,学生轮流观看)。师生交流,激励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提醒学生时刻遵守活动规则:不能嘲笑任何一幅作品,多给别人一些掌声。小结:通过“我的优缺点树”这个活动,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保持优点,发挥优势,对缺点(尤其是伤害他人和影响自己发展的缺点)要毫不留情地改掉,无关痛痒的缺点也是一种个性吧。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接纳自己,也希望同学们在中学阶段能不断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活动四:讲故事——氢气球升起的原因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基恩博士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几个白人小孩在公园里玩耍,一个卖氢气球的老人来了,孩子们蜂拥而上,争着买气球,玩得十分开心。在公园的另一个角落里躺着一个黑人小孩,他不敢凑上去,呆呆地看着。等白人小孩追逐着离开后,黑人小孩才小心翼翼地走过去,低声地问道:“您能卖给我一个氢气球吗?”老人乐呵呵地说:“当然可以,当然可以。你要一个什么颜色的?”小孩鼓足勇气说:“我要一个黑色的。”这位满脸沧桑的老人随即递给他一个黑色的氢气球。小孩开心地玩着,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但他一不小心,手一松,氢气球飞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非常美丽。老人看着渐渐升起的气球,对着这个伤心的孩子说道:“记着,气球能不能升起,不决定于它的颜色、形状与大小,而是气球内是不是充满了氢气;同样,一个人能不能成功,不决定于他的种族、出身,关键是你心中有没有自信!”他讲的这个黑人小孩就是基恩博士自己。同学们听
本文标题: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110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