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志愿者队伍的组织与管理
志愿者团队的组织与管理:以“关爱行动”为参照框架“关爱行动”与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新课题3年半的历史:自2010年5号文件;2010年9月长沙推进会;结对+接力信息登记系统;典型案例征集和汇编;评估指标体系;七彩小屋和七彩课堂;项目专员;四位一体思路;品牌建设阶段性和长期性:新的阶段新在哪里?长期性与常态化总书记的批示——“信得过,可持续”6字方针志愿者团队的角色:“关爱行动”成效体现的关键;与农民工子女最直接的链接;社会各界对“关爱行动”认同的直接依托从关爱行动利益攸关方的关系看志愿者团队共青团:行动起点,工作受益,品牌创建,责任体现——农民工子女对志愿者的认同,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社会化的充分实现(对团的归属感,认同感,志愿服务行动在团工作中的内涵化),农民工子女、家长、社会对团工作的认同提高,团干部的成长环境优化。农民工子女:五项内容(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安全自护、爱心捐助)的受益方,也是付出方。参与本身既是收获,也是付出(更多是非意识的付出)。关爱行动推动了志愿者和团干部对农民工子女世界的介入,提高了其社会化的程度,这也是农民工子女参与本身所带来的付出和收获。志愿者/团队:服务提供方,付出方,但也是收获方(志愿服务动机满足——利他精神和理念的实现;社会连接和社会资本(高质量;非功利的聚合;信念的碰撞);人格养成;生涯发展;社会化提升等);付出:时间、知识、情感,收获境界、社会化、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对团队的永久回忆。志愿服务的本质特征与志愿者团队志愿服务与利他行为的区别:共性中的差异——计划性(理念或精神,愿景,过程,效果),组织性(机构或个体,但集团性行动构成主要特征),长期性(非偶发或随意的助人行动)志愿服务内容和方式与服务对象及其环境的匹配是志愿服务规划、组织及实施的核心指南,也是衡量志愿服务成效的主要标准志愿服务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志愿者团队组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志愿者团队体现了志愿服务的基本特征;个体的实践实质上是团队的整体精神和理念指导下的实践志愿者团队的构成及其特征团队的概念不是简单人数的加总,而是一种多重互动关系的体现;团队体现了结构性和系统性;团队的整体行动力取决于团队结构的优化:角色分布与功能互补;团队成员构成的多元性,主要取决于服务对象的多元需求;成员结构均质的志愿者团队与成员结构异质的志愿者团队;团队成员的角色:团队的领袖;非分层化的团队成员关系;团队成员的角色与团队的结构;团队成员角色的动态化团队成员的志愿服务动机与团队构成的关系:动机的合理性与理性人关系;团队作为社会群体需要考虑成员的一般社会性特征和社会性需求志愿者团队的领导者及其领导力领导力:领导力体现在领导者成功说服团队或群体成员共同努力去实现团队或群体的行动目标。领导力的风格:善解人意与制定规则;专制与民主领导力的10项任务:展望目标;确定价值;激发动机;管理;达成有效的统一;信任;解释与沟通;成为标志;代表群体;更新10项领导力(部分)的微言大义:展望目标目标有什么用——团结与整合;团队发展;目标从哪里来——调查研究;上级授予;集思广议;目标确定过程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角色——共同贡献,进行选择;目标的适度性——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10项领导力(部分)的微言大义:确定价值群体存在于共有的观念和价值中价值和观念在多元社会中常常发生冲突价值会时过境迁,因而价值需要更新价值的更新和发现需要领导力领导力在确定和更新价值时有可能面对:——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协调——上级不认可——被领导者无共识10项领导力(部分)的微言大义:激发动机群体成员动机的异质性:引导和开发——个体动机与群体目标的耦合——动机的满足和制约——理性分析、直觉把握、情感体验个体动机与群体目标的一致10项领导力(部分)的微言大义:管理管理者和领导者:功能有重叠管理的技巧和领导的理念管理是政治:如何协调多重声音,如何协调多种主张,实现统一和共同的组织目标管理的要义:——任务的规划和优先次序——制度设计——保持系统运行——议程设置和决策——发挥政治判断10项领导力(部分)的微言大义:信任谁信任谁?信任什么:相信他人遵守规则,经由程序,行为可预期信任是对安全的心理预期:社会的保障和团队的保障10项领导力(部分)的微言大义:解释与沟通为什么要解释:思想问题?目标不理解,程序无法实施,条件不充足,利益无平衡点解释需要与媒体沟通,与意见领袖沟通解释需要口才,但口才不是唯一的办法劝导与解释是一项重要的常态工作作为教师的领导:所知甚多,未来预见;教师未必是领导,但领导一定是教师10项领导力(部分)的微言大义:代表群体群体之间的联系:代表此群体与彼群体打交道协调群体或机构间的利益关系代表性:对内和对外,经验和履历,跨过边界,更开阔的视野10项领导力(部分)的微言大义:变革领导者未必是变革者:沿袭已有的体系和规则变革什么:自我更新,组织更新,人际关系更新,赠权和能力建设变革的理由:环境变化,领导力运行规律本身的需求变革的限度:不需要革命变革的直觉和感知作为志愿者团队领袖的项目专员“四位一体”与项目专员:“机制、内容、队伍、阵地”如何与“五项”工作相结合,体现在项目专员和整个志愿服务行动的关系上。机制与项目专员:结对+接力机制不仅是为了保证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也要和服务内容的多样性结合,接力是一个保证: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接力有利于服务内容多样性的实现。接力不是原有对子的终结,而是原有对子加上新的元素。阵地建设与项目专员: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自发式管理和运行,依托单位如学校和社区的管理一体化。项目专员需要谋取社会资源丰富阵地实力,社会交换如何实现;可否改造和打造优质学校;可否将志愿服务与农民工聚集企业结合,换取资金和物质支持志愿者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始于真正和有效的合作:——所有成员参与愿景的制定和行动的决策;——决策的理性化;——包括团队领袖在内都是行动者——角色分工与责任和义务共担志愿者个体与志愿者团队之间的关系需要了解和把握志愿者个体志愿服务动机的共性和差异:志愿服务动机是一种客观存在,无动机或纯粹的利他动机是一种理想化的形式。志愿者的利他精神和行动与合理的现实诉求之间的关系。团队中志愿者个体其他方面的差异:性格、知识结构、行动节奏存在差异,定期互动,可以形成互补和合力。团队的形成和持续:个体依托团队能实现其志愿服务动机,团队构成个体行动的最微观环境;团队需要考虑个体动机的近似性,但又要考虑个体服务方式和服务能力的互补性。“关爱行动”特征与志愿者团队的组建关爱行动参与者的关系:团-农民工子女-志愿者;圆弧关系而非线性关系;圆弧与线性:线性关系的单向指令性,单向的付出和受益特点;圆弧关系的双向性——付出者也是受益者;线性的单向传递,有终端,而圆弧具有传递和循环的特性。关爱行动的志愿服务主体与延伸人群:大学生-农民工子女:结对对子之间互动的必要性,新的圆弧关系的形成,圆弧中的圆弧,圆弧的交叉,圆弧的重叠,圆弧的分离。延伸人群的扩展效果。团队的组成和管理过程:不应采取集中-分散-再集中的模式,而应采取大集中-分散-小交叉整合-集中的模式,增加小组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共享经验和情感。地理因素和专业因素:地理上就近组队的便利与不足。跨校组队和同校组队相结合。跨班级组队。克服地理上和专业上的局限性,让服务对象更多体会到更宽广的外部世界。志愿者借此拓展社会网络。动态管理和过程管理:自主管理与外部介入;自发式经验和知识共享,减少管理成本。团队之间关系:减少层级,平等共享。志愿者团队发展:数量与质量;外部延伸与内涵式发展并重。“关爱行动”志愿者团队的组织策略“关爱行动”志愿者团队的绩效评估评估主体的多元性(团、项目专员、志愿者、农民工子女、家长、学校教师、社区干部等)评估的维度:志愿者团队经验分享程度;志愿者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程度;服务的可持续性基础;志愿服务效果——依据服务对象的反馈(农民工子女、家长、学校教师);志愿服务受益方的多维评估;项目专员的责任履行:常态、创新、整合、协调、研究等
本文标题:志愿者队伍的组织与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126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