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白杨礼赞》完美课件1
新课导入•《陋室铭》•《爱莲说》•《赠从弟》茅盾作者简介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第一任文化部长,还担任过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茅盾一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地歌颂他们。写作背景学习目标1、积累生字词与章优美的语句。2、结合时代背景,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情感。3、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及表达效果。4、学习文章白描、象征手法。生字词预习开垦kěn主宰虬枝qiú鄙视倦怠juàndài:疲乏,懈怠倔强juèjiàng:刚强不屈,不轻易屈服。婆娑suō:盘旋舞动的样子。伟岸:(身材)高大挺拔;高明卓异。傲然:高傲不屈的样子。宛然:委曲顺从的样子;真切貌;清晰貌。仿佛;很象。秀颀qí:美而高。颀,修长。妙手偶得:指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得到的灵感或作品。坦荡如砥dǐ:现在常指道路平坦,畅通无阻。砥;磨刀石潜滋暗长:形容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恹恹yān欲睡:形容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样子旁逸yì斜出:是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不折不挠náo: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结合背景,有感情的初读课文,感知文意,思考:1、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文章的文眼);文章的线索。2、理清文章层次一(1)开篇点题,交代白杨树的特点(不平凡)并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崇敬。二(2-3)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三(4-5)描绘白杨树形貌,突出它的不平凡。四(6-8)描写白杨树内在的精神品格,点出其象征意义(点明主题)——五(9)将白杨树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呼应前文。外貌形态内在品格3、作者开篇即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间又几次出现意思大致相同的话。找出这些语句,说说它们与标题有怎样的关系,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的。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关系:都是点题“不平凡”,直接抒发赞美之情,形成本文的抒情线索,与标题形成呼应。第8段: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白杨树生存环境的不平凡,辽阔坦荡、气象雄伟、色彩分明的黄土高原,是其赖以生存的典型环境——境美。白杨树内在的气质不平凡,力争上游,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坚强不屈——神美。白杨树自身的形貌不平凡,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干、枝、叶都“一律向上”“绝无旁枝”“紧紧靠拢”——形美。作业•将“读一读,写一写”抄写七遍一、检查上节课所学内容。字词、文章主体、结构层次二、再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下列问题,进一步理解文章主题,学习文章写法。1、文章开篇入题,紧接着又宕开一笔,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作者描写了怎样的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高原景象,一望无际,无边无垠,坦荡如砥;高原上有黄色的土和绿色的麦浪,像“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雄壮、伟大、单调用烘托、映衬的手法,先描写高原景象,交代白杨树的生存环境,烘托出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氛围,为白杨树不平凡铺垫蓄势。2、本文写法有扬有抑,富于变化。试找出相关的段落并朗读,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第七段:白杨树可能不美,算不得“好女子”,紧接着说它“伟岸,正直,朴质”等等,夸它们是“伟丈夫”,也是欲扬先抑。第二段中作者对高原景象的感受——由“雄壮、伟大”,到“单调”,为接下来写猛然见到白杨时“惊奇地叫了一声”作衬托,为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蓄势,这是欲扬先抑。作用:一是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二是更加突出了白扬树的“不平凡”,突出了白杨树的精神风貌,更好的表达赞美之情。5、朗读课文第6——9段,思考:白杨树、楠木各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层层深入地把这种意义揭示出来的?北方的农民抗日的军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体现出的朴质、团结、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白杨树象征楠木的象征意义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通过四个“难道”层层深入地提示出来楠木楠木象征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3、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楠木,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形成对比两种树的品格不同:白杨树象征普通当中蕴含着“不平凡”;楠木象征贵族化;所代表的人不同:白杨树象征在北方坚持抗战的广大民众;楠木象征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两相对比,突出赞美了白杨树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和品格,突出了赞美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4、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既“极普通”又“不平凡”,这样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矛盾。因为平凡当中蕴含着伟大。说“普通”,是因为白杨树在西北高原极常见,也极易生长;说“不平凡”,是因为白杨树独特的外形,特别是内在的品格和精神风貌,也就是作者赋予他的正直、质朴、坚强不屈等。作者用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白杨礼赞》课件23张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白杨礼赞》课件23张精读下列语句,品味其妙处1、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一条黄绿交错的大毯子。2、它的干……它所有的枝……它的宽大的叶子……它的皮……3、……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它是树中的伟丈夫!4、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难道你……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白杨礼赞》课件23张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白杨礼赞》课件23张拓展延伸写作时恰当的使用象征手法,可以让读者咀嚼回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试选取你熟悉的某个事物,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完成一次片段写作(300字以上)。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白杨礼赞》课件23张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白杨礼赞》课件23张•1.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批评如同灯光,指引着作品从暗处走向前台。近些年的诗歌批评中,不乏这样的经典或中肯之作。•2.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诗歌批评为了应酬需要,违心而作,学术含量可疑,甚至堕落为诗人小圈子里击鼓传花的游戏道具。这类批评对诗歌创作来说类同饮鸩止渴,还不如索性没有的好。•3.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演“皇帝的新衣”闹剧。这些批评牵强附会、肆意升华,外延无限扩张,乃至另起炉灶,使批评成为原创式的畅想,早已失去了与原作品的联系。•4.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较之个体性的埋头创作,不少诗人似乎更喜欢混个脸熟,在这样的背景和语境下,诗歌批评基本沦为诗人间的交际和应酬。哪怕是纷纷攘攘的流派或主义之争,也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名目噱头不少,却未见得与文学和读者有何关系。•5.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今天的浪漫或许是明天的现实,当下的现实也可能是昨天的浪漫。重要的是我们的作品是否揭示生命本质,精神是否向真向善向上,以及手上的“主义”是否与我们的诉求达成一致。•6.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让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创造性诉求的佳作,在反复的研读与辨析中沉淀价值。•7.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需要树立,批评家需要贡献学术良知。果真如此,对诗歌和读者,都将是福音。•8.中国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承传自我,吸收各地音乐,器乐发达,演奏形式丰富。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皆可作乐器。乐曲类型已有祭神乐、宴乐、军乐、节庆乐等区别。玄宗时已有超百人的大型交响乐团,其演员按艺术水平分为“坐部伎”与“立部伎”。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白杨礼赞》课件23张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白杨礼赞》课件23张
本文标题:《白杨礼赞》完美课件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13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