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漢語使成式的演變•一、使成式的概貌•二、上古漢語的致動式•三、漢語使成式的產生及發展•四、使成式發展演變的總結•使成結構是語言學領域的重要現象。從跨語言的研究上看,使成結構涉及語言描寫中語音、詞匯、語法三個層面的交互作用。•一個完整的使成情境分為成因和成果(結果)兩部分,表示前一事件對後一事件產生的影響,可理解為“動結式”。漢英實例對比:漢語:(因為)汽車遲遲不來,(所以)我遲到了。英語:thebus'sfailuretocomecausemetobelateforthemeeting.•使成式分為分析型、形態型、詞匯型使成式三種,分析型主要依賴獨立的謂語動詞來表示使成式;形態型主要依靠詞語的形態變化來表示使成關系,詞匯型主要是通過仂語性的形式來表示使成關系,動詞與表示使成意義的結果間沒有規律性的聯系。一、使成式的概貌•漢語中的使成式主要以詞匯型的使成式為主。•漢語詞匯型使成式是從致動式發展而來的,真正意義的使成式產生於漢代。•從上古漢語中致動式演化而來的使成式有兩個詞構成,使成式是漢語仂語的一種結構方式,從形式上看,是外動詞帶著形容詞,或者是外動詞帶著內動詞;從意義上來說,是把行為及其結果在一個動詞性仂語中表示出來。這種行為能使受事者得到某種結果,所以叫做使成式。•“使”字句≠使成式,只有表示動作結果意義的才能構成使成式的條件。二、上古漢語的致動式•使成式在上古漢語中是比較少見的,漢語中的使成結構是從上古漢語的致動結構發展而來的。•使成式與致動式的差別表現在兩個方面:(1)就形式而言,致動只用一個詞,使成式共用兩個詞;(2)致動是一種臨時職務,是一種詞類活用現象,詞在特定的語境中臨時具有了某一類詞的意思;使成式是一種經常職務,是仂語的一種形式。例如:小之(削小)潔之(洗淨)正之(糾正)死之(殺死)•致動式是一種臨時結構,用於“致動”的詞本來都不是動詞或外動詞,但在一定條件下,它們具有了動詞或外動的職能。•“致動”就意義上來說,是使賓語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某一種性質、行為,或成為另一事物。“致動”是與“意動”相對立的一種語言現象,致動表示一種客觀的結果,意動是主語主觀上認為賓語怎麼樣。•致動式的幾種類型:(1)當說話人要使賓語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某一性質的時候,就把表示這一性質的形容詞放在賓語前面,使他本身帶有動詞的性質。這樣就是形容詞作動詞用。例: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聲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使庖廚遠隔)——《孟子·梁惠王上》衣以溫膚。(使皮膚溫)——《論衡道虛篇》(2)當說話人要使賓語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某一不及物行為的時候,就把表示這一行為的內動詞放在賓語前面。賓語前面本該是外動詞的位置,所以這內動詞變為帶有外動詞的性質。但是這種動詞和一般外動詞不同;並不是行為施及賓語,而是使賓語所代表的事物有此行為。這可以說內動詞作外動詞用。例: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使死者復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今尊立其子,將疑眾心。(使眾心疑)——《後漢書張步傳》(3)當說話人要使賓語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某一及物的行為的時候,就把表示這一行為的外動詞放在賓語前面。這個外動詞所表示的行為不是主語所表示的事物發出的,而是賓語所表示的事物發出的,甚至兩者都不是,而是第三者發出的。這是外動詞的致動用法。例:夫割地包利,五伯之所以覆軍禽將而求也。(使其將被擒,擒的行為出自第三者)——《史記蘇秦列傳》(4)當說話人要使賓語所代表的事物成為另一事物的時候,就把表示這另一事物的名詞放在賓語前面,使它帶有動詞的性質。這可以說是名詞作動詞用。例:齊桓公合諸侯而國異性。(封異性使為國)——《史記晉世家》三、使成式的產生及发展•漢語語法由致動式發展到使成式是一種很大的進步。致動只能表示使某物得到某種結果,而不能表示用哪一種行為以達到這種結果。如“小之”,可以是“削小它”,也可以是“裁小它”,“砍小它”等等。使成式的產生使漢語語法更完善、更能表達複雜的思想。•漢代,使成式已經產生。從形式上來說,在漢代,外動詞帶內動詞的使成式和外動詞帶形容詞的使成式都已經存在了。•從意義上來說,使成式可以分為兩種。外動詞帶內動詞的使成式,其施事者的行為的結果是使某事物有某種行為;外動詞帶形容詞的使成式,其施事者的行為的結果是使某事物有某種情況。例:射傷(射箭使傷)郤克,流血及履。(外動詞帶內動詞的使成式)——《齊太公世家》•使成式產生於漢代,逐漸擴展於南北朝,普遍應用於唐代。•到了南北朝以後,使成式的應用就更為普遍了。例:阿奴欲放去邪?(內動詞帶外動詞的使動)——《世說新語德行》庻裁定聖典,刊正碑文。——《盧植傳)使成式既然是兩個詞的結合,這兩個詞就可能被別的詞隔開。例:石角鉤衣破,藤枝刺眼新。(杜甫)寒天催日短,看劍引杯長。(杜甫)這種情況產生的把原因可能是在使成式發展的前一階段動詞和補語的關系還不是很密切的。直到宋代這種現象還存在與個別例句中。例:次日清早,王婆收拾房裏幹淨了。——《水滸傳》上面這句話中,“幹淨”是“收拾”的補語,兩者結合並不緊密,動補結構中間用賓語。從一般情況來看,至少從宋代以後使成式中的動詞和補語已經結合得很緊密了。漢氏減輕(減少使之輕)田租。(外動詞帶形容詞的使動)——《王莽傳》•到了宋代,“出來”之類作外動的結果,如果動詞後面還有賓語的話,賓語可以夾在“出”和“來”的中間。例如:聖人做出這一件物事來,使學者聞之,自然歡喜。——《朱子語類》•元代以後,“動詞”+“賓語”+“來”的使動用法就更普遍起來了。這種用法,至今仍然大量存在。書中吊下金錢來了也。——《元曲金錢記》•近代,外動詞帶形容詞的使成式在意義上又有了一種新的發展,即施事者的行為的結果不是使別的事物有某種情況,而是使自己有某種情況。但這類句子一直到現代也不常見。例:低頭見襲人哭了,方知踢錯了。——《紅樓夢》把這個樣兒看慣了,也都不理論了。——《紅樓夢》•近代漢語中,外動詞帶內動詞以及外動詞帶形容詞兩種使成式的結構類型都保留下來。•外動詞帶內動詞的使成形式越來越多,成為一種很占優勢的語法結構。例:連連在飯店裏住了幾天,盤纏也用盡了。——《儒林外史》是怕這氣兒大了,吹到了林姑娘;氣兒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紅樓夢》以上是外動詞帶內動詞的使動舉例。只見杯盤果茶俱已擺齊了。(外動詞帶形容詞的使動)——《紅樓夢》這種例子較少。•“五四”以後,還增加了一些外動詞帶內動詞的使成式,如:改進、增進;有些利用了一些舊形式,如“展開”(兩個內動詞構成的使動,從古代漢語中存在的形式直接轉化為使動)。•“五四”以後,使成式起了一個相當大的變化,就是外動詞帶形容詞的使成式大量增加。外動詞帶形容詞的使成式雖然在漢代就產生了,但是,一直到近代漢語裏,它還是用的不太多。•“五四”以後,漢語受西洋語言的影響,外動詞帶形容詞結構逐漸占了優勢。因為西洋語言有許多動詞(行為名詞)是來自形容詞的,而這種來自形容詞的動詞(或行為名詞),用漢語中的使成式對應,最為適當。如:改善、增強、擴大•現代漢語裏,有些使成式逐漸單詞化了。例如”推翻“、“擴大”等,由於它們的背景是西洋語言的單詞,同時也由於它們不能被“不”字或“得”字隔閡,它們就逐漸喪失其為使成式,而成了一個僅僅是用使成式的結構構成的新詞。•使成式單詞化的現象體現了漢語雙音詞演變的規律,同時也符合現代漢語中“雙音節詞占優勢“的這一重要的語法特徴。這體現了漢語史研究過程的重要思想,即“今天的詞法曾是昨天的句法”。也體現了現代漢語中雙音節詞的演變規律“單音詞—單音詞連用—仂語—雙音詞”。•以上使成式的句子大多見於單句中,現代漢語中還有複句型的使成式。•現在漢語中存在一些表示動作結果關系的句子,它們常見於複句型的使成式。例:(因為)汽車遲遲不來,(所以)我遲到了。•因果關系≠使成,使成必須有動作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致使的結果,因果關系的範圍要比使成大的多。四、總結•漢語詞匯型使成結構是從上古漢語的致動式發展而來的。•到了漢代使成式正式產生,有外動詞帶形容詞以及外動詞帶形容詞兩種形式,表示主語使賓語產生某種結果、性質或成為某一事物。•魏晉南北朝,使成式使用的範圍擴大。使成式是兩個詞的結合,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還有兩個詞分開使用的情況,表示“動作+結果”這一語義關係。•宋代以後,動詞和結果已經結合得很緊密。•到了宋代,“出來”之類作外動的結果,如果動詞後面還有賓語的話,賓語可以夾在“出”和“來”的中間。•元代後,“動詞”+“賓語”+“來”用法就更普遍起來了。•近代,外動詞帶形容詞的使成式在意義上又有了一種新的發展,即施事者的行為的結果不是使別的事物有某種情況,而是使自己有某種情況。但這類句子一直到現代也不常見。•五四”以後,使成式起了一個相當大的變化,就是外動詞帶形容詞的使成式大量增加。外動詞帶形容詞的使成式雖然在漢代就產生了,但是,一直到近代漢語裏,它用的仍不太多。•“五四”以後,漢語受西洋語言的影響,外動詞帶形容詞結構逐漸占了優勢。“五四”以後,還增加了一些外動詞帶內動詞的使成式,也利用了一些舊形式。•現代漢語裏,有些使成式逐漸單詞化,形成中補的複合詞。•使成式從漢代產生一直發展到現在,現代漢語中使成式的句子常見。謝謝
本文标题:汉语使成结构的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171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