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潍坊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试卷分析
1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试卷分析26(1)考查内容:1.知识点: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规律。2.能力点:读图分析和归纳能力。3.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试题分析:本小题的设问是“太阳辐射强度在一天中的变化特征”。虽然第一天(晴天)与第二天(阴天)的太阳辐射强度在峰值出现的时间及大小上有一定差别,但总体变化特征是一致的:先增加后减小,而且峰值出现的时间也是大致相同的。作答时应加以综合分析。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1分),正午前后达到最大值(1分),至日落逐渐减小(1分)评分细则:1.答出“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增加)”或“上午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增加)”均得1分;2.答出“正午前后达最大值”,或是“12点前后达最大值”,或是“中午前后达最大值”,或是“11点至13点前后达最大值”均得1分;3.答出“至日落逐渐减小(减弱)”或“下午逐渐减小(减弱)”均得1分;4.没有写明“上午”或“日出后”、“日落前”等关键节点,而是从具体的时间点开始描述的不得分,如“8:00至正午前后逐渐增强”、“正午前后至16:00逐渐增强”。5.把“太阳辐射强度”写成“气温高低”的不得分。暴露问题:1.审题不清:本题的指令动词是“描述”,中心词是“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特征”,限定词是“一天中的”。作答时要体现“太阳辐射强度的动态变化”,而很多同学作答时只是描述“清晨和傍晚强度小,正午强度大”,没有体现出“上午逐渐增强,下午逐渐减弱”导致失分。2.基础不牢、原理不明:本题问的是“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特征,而很多学生回答的却是“气温”的变化特征,反映出学生地理原理不明,不明确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不明确“太阳辐射”与“气温”的区别与联系。3.答题不规范、不全面:本题作答时应综合分析连续两天的太阳辐射强度变化,不应只是分段描述,而没有总体概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是分两天来描述:第一天……,第二天……。很多学生只是描述了“上午和下午的太阳辐射强度变化”,而没有点出“正午前后达到最大值”导致失1分。教学建议:1.作为基础年级,一定要注重夯实基础,可以适当拓展与提升,但切忌盲目拔高。2.习题讲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和答题规范能力的训练。3.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学科素养,课堂教学中要渗透关于“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思想。26(2)该题设问第二天的太阳辐射强度比第一天――(强或弱),分析可能的原因。(4分)该题标准答案弱第二天出现阴天、多云(或大气污染严重),大气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具体评分细则弱(2分)有阴天、多云、阴雨天、大气污染等关键词得1分。有大气削弱作用强得1分。如果第一空写了强,该题得0分。学生平均得分情况:3:49分左右。存在的问题1.错别字较多。辐射的“辐”写错,削弱写为“消弱”,“销弱”。22.地理术语使用不规范。如大气的削弱作用写为大气的阻碍作用,大气的阻挡作用。3.原因描述逻辑性不强,因果关系搞不清楚。4.部分卷面书写潦草,扫描后看不清写的啥。5.审题不仔细。有部分同学第一空写了“强”就是因为审题不细。还有同学描述夜晚的情况。教学建议1.加强读图能力,审题能力的指导和训练。2.日常教学中,重视教材,夯实双基,准确掌握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3.规范答卷,规范审题,规范学科语言,规范书写。26(3)试题分析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在第(2)题的基础上的提升,对于学生的综合思维起到较好的训练作用,同时也充分考查了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迁移应用。评分细则小(2分)(如果“小”回答错误,后面要点不得分)第二天多云、阴天(或大气污染严重),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或大),气温低(2分)(回答白天太阳辐射少或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均不得分);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或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高(2分),故昼夜温差大。存在的问题(1)用语不规范,缺乏专业术语,逻辑混乱。“遮挡或阻挡”作用;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低;夜间,太阳辐射弱等。(2)对课本原理理解不到位,直接套用所记忆的大气的受热过程,而没有很好的区分大气的这两个热力作用。(3)出现大量错别字,如“幅射”“副射”“捎弱”等等(4)只是单纯的做题而做题,缺乏综合的考虑。如已在第(2)题推断出第二天的可能的天气状况,仍出现第二天如果为晴天……,如果为阴天、多云……。(5)概念去分不清,如“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教学建议1.加强概念教学,通过基本概念联系基本。2.注意训练学生学科语言的逻辑性,用学科语言描述地理原理。3.在重视基础知识落实的情况下,不断用基本的地理现象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基本原理。27(1)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的是林芝地区3月份白雪与桃花共存的原因,行为动词是“分析”,作答时要求有因有果,且因果对应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桃花位于谷地中,白雪位于山地上,可知桃花与白雪处于不同的位置上,由于海拔位置的差异导致了温度(热量)的差异,从而使得两种事物共存。作答时既要分析桃花开的原因,也要体现出白雪存在的原因,缺一不可。评分细则该题满分6分,分2个得分点,每点3分。(1)林芝位于谷地(河谷),气温较高,桃花开得早。或林芝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桃花开得早。(2)周边海拔高,气温低,有积雪分布。或周边是山地,气温低,有积雪分布。出现问题(1)绝大部分学生从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山谷风)角度作答,如:西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利于桃花开放;(2)误认为是由于林芝纬度低导致的气温高,开花早;(3)以为是水源变得充足导致的开花早;(4)以为山地最当了冷空气入侵,导致的气温高(5)错别字现象严重,太阳辐射的“辐”写成“辐”,海拔的“拔”写成“拨”“跋”,融化的“融”写成“溶”“熔”;教学建议对于高一年级,应更加注重基础和细节,对于关键术语,平时教师应着重强调,明确指出;带领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能力,如分析能力,读图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书写规范需要进一步落实。327(2)设问(2)某同学暑假去林芝研学时发现该地多夜雨,解释林这一现象的成因,并完成热力环流示意图。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林芝多夜雨的成因,实际考查热流环流原理的应用,图中明确标出了林芝的位置,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根据所学知识,山谷中因为谷底与谷坡热力性质存在差异,夜晚时谷底与谷坡比较,降温慢,气温高,气流上升,水汽遇冷凝结易成云致雨;山坡冷气流下沉后,谷底气流也会被迫抬升,从而遇冷凝结形成降雨。评分细则林芝位于河谷地区,夜晚气温比谷坡高(学生只要答出位于河谷或谷底即可得2分,答海拔低、地势低、位于盆地等不得分),形成上升气流(2分,或答山坡冷气流下沉到谷底,暖湿气流被迫抬升也可得2分),水汽容易凝结成雨。热流环流为逆时针方向。(三个箭头必须全画对方可得2分)学生答题情况分析该题平均得分3.5分左右。热流环流示意图大部分同学能画对,只有个别学生出错。存在的问题:(1)表述不准确,个别同学答成林芝位于盆地,或周围多高山,或地势低;(2)不能准确使用学科语言,如“气流上升”,不少同学答成“水汽被带到高空”;(3)山谷风的形成原理,部分同学不理解,气温、气流运动与大气降水之间的逻辑关系混乱;(4)书写不认真,勾画现象严重。教学建议(1)强化地理原理、规律的理解,并能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2)规范学生的学科语言,能准确使用关键词;(3)平日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书写与作图要规范。28(1)1.试题分析:该题设问为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库布齐沙漠初期植树成活率低的原因,属于原因分析类题目,在掌握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逐渐形成。2.评分细则:该题的标准答案为:库布齐沙漠深居内陆,水汽输送量小,降水少,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缺乏;风力大,蒸发强;土壤含水量低,植树成活率低。具体的评分细则为:(1)题目明确提示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答案中必须体现水循环的环节名称(降水、蒸发、径流等)和土壤含水量(水循环影响下的土壤状况)等名词术语。(2)正确回答出降水少,或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少,得2分;蒸发量大,得2分;土壤含水量低,得2分。3.存在问题(1)未能准确按照题干要求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原因,仅答出气候干旱等。(2)未能准确判读区域位置,错误判断为黄土高原地区,分析水土流失现象原因。(3)学科术语运用不规范,土壤含水量答为“土地含水量”“土地干旱”等。(4)未能形成严密的思维逻辑顺序,致使回答过程中存在逻辑混乱现象,如风力大,蒸发强,理解为水资源少,蒸发量小;降水少导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小,理解为地表径流大,下渗小或下渗量大,地下径流量大等。(5)书写欠规范,字迹模糊不清,扫描后不易辨认。4.教学建议(1)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逻辑性,强调对主干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认知和识记上。(2)逐渐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高一新生的区域认知能力较差,在上课或训练中逐步形成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习惯。(3)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材料、问题的研读能力,提高审题能力和答题正确率(4)科学运用学科术语,形成规范的答题语言;规范书写,提高卷面清晰度。428(2)28(2)简述该地采用草方格沙障治沙后植被成活率提高的原因。(4分)题目分析从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库布齐沙漠位于西北地区的鄂尔多斯高原,风大、沙多、气候干旱,荒漠化严重。从文字材料利中可以看出,使用草方格沙障后,能削减风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同时沙障铺在地上能截留部分降水慢慢下渗入土壤,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植树成活率显著提高。问题的关键点是土壤中的水分如何增加的,能从水循环的蒸发和下渗两个环节得出结论。评分细则减少土壤水分蒸发(2分)增加水分下渗(2分)存在问题1.因果关系颠倒了。如写成“植被成活率高,蒸腾作用强,增加降水,植被恢复容易”。2.不理解制作草方格沙障的材料,都是一些没有生命力的干草类。如写成“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有利于植被生长”。3.概念不清。如蒸腾和蒸发有何区别,有何影响;4.下渗是如何发生的,是从哪里渗到哪里不知道。如“下渗减少,增加土壤水分”。教学建议对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的概念、意义、影响等知识再深入复习。28(3)题目是“指出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对当地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答案设置为“蒸腾量增大,下渗量增大,地表径流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增多。题目不难,学生有相当一部分能答全答对。主要问题(1)表述不规范,如促进了下渗、有利于下渗、增加了下渗环节,地上径流增加,通过蒸腾增加了蒸发,等等;(2)错别字较多,主要是蒸腾的“腾”字、径流的“径”字(3)有些学生胡写一气,直接不会,另当别论。教学建议加强对学生规范答题的指导。29(1)设问分析本设问先让学生描述“分布特点”再分析特点的“成因”。要求由观察地理表象到思考地理现象的本质、规律。设问符合学生认知需求,体现了递进、究因的学习逻辑。考查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阅卷标准分布特点:北多南少/高纬多低纬少/北多/南少/高纬多/低纬少/,1分。靠近陆地/海岸,1分。封闭海域多/海湾多,1分。原因:纬度高,淡水(河流)注入,受陆地影响大,气温低,盐度低。答出其中4点即可。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1.没有“特点”“原因”等答案提示语或“特点”“原因”答案之间没有明显空格或其他提示,两个问题的答案混杂在一起。显然教师对学生的规范答题指导要求不细致、不具体,落实不到位。2.对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学生显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理顺思路、组织语言,反映出老师们的日常教学对知识传授抓的紧,但知识背后的“方法、技巧、能力”等隐性高层次思维总结、指导的不够。3.原因分析重在语言逻辑严密、因果一致,但大部分学生显然这方面的能力还很欠缺,需要加强指导与训练。29(2)得分标准5赞同(不得分),环渤海地区人口,城市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求量大,而淡水资源缺乏(2分,需求量大或淡水资源缺乏答出一
本文标题:潍坊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试卷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178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