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基于曼瑟尔·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谈搭便车理论
基于曼瑟尔·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谈搭便车理论摘要:基于曼瑟尔·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简单地罗列了奥尔森对集体行动选择的困境——搭便车理论的看法,在一个大群体中,虽然每个人都想获取公共物品,但每个人都不想因此而付出代价。这就是“搭便车困境”。重点论述了奥尔森认为的解决搭便车困境的选择性激励途径,并对其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对比说明。关键词: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选择性激励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104-03一、搭便车理论概述1.公共物品的界定要很好地理解搭便车理论,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指的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比较常见,例如,在现代社会中,国防、不付费的公路、公共教育、法律等都是常见的公共物品。但社会上的大部分物品都不是公共物品,例如,在商店里看到的各式各样的商品,不付钱就不能获取。公共物品是我们整个社会和文明得以存在的关键。2.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搭便车理论的中心论点搭便车理论的中心论点是指:一旦有公共物品存在,每个社会成员不管是否对这一物品的产生做出过贡献,都能享受这一物品所带来的好处。公共物品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当一群理性的人聚在一起为获取某公共物品而奋斗时,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想让别人去为达到该目标而努力,而自己则坐享其成。这样,就会形成中国俗语所说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局面。这其实就是所谓的“搭便车困境”。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奥尔森认为“搭便车困境”会随着一个群体中人员数量的增加而加剧:(1)当群体成员数量增加时,群体中每个人在获取公共物品后能从中取得的好处会减少;(2)当群体成员数量增加时,群体中每个人在集体行动中能做出的贡献相对减少,这样,因参与集体行动而产生的满足感就会降低;(3)当群体成员数量增加时,群体内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监督的可能性会降低;(4)当群体成员数量增加时,把该群体成员组织起来参加一个集体行动的成本会大大提高。所以,在一个大群体中,虽然每个人都想获取公共物品,但每个人都不想因此而付出代价。这就是“搭便车困境”。3.搭便车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创造性地在集体行动的研究领域,引入了传统经济学经常强调的个体主义方法论的视角。传统的社会理论家研究集团行为时总是认为,组织或集团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且它们也能有效地做到这一点。而奥尔森从经济学的个人主义视角出发,首先假定,每个人都是理性人,而理性人的显著特征就是行为前要进行成本收益的计算和权衡,以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为目的,即使在组织或集团中也是如此,由此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理性的自利的个人不会积极主动地发动集体行动、提供集体物品以满足所属集团或组织的需要,必须对集团成员实施选择性激励才能提高成员提供集体物品的可能性。可以说,个体主义方法论和理性人假设是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所提出的搭便车理论模型的方法论基础。二、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中与搭便车理论相关的基本概念1.理性人是指在现有的约束条件下,根据某个实践理性或者效用最大化的标准,鉴于自己的信念和愿望,来选择可用的最佳行动方案的人。但理性人并不简单等同于经济人,理性人并不一定像经济人那样是完全自利的。2.集体物品或公共物品是指由集团提供的服务于整个集团中所有成员的物品(产品、服务或收益),它具有高度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特点,也即有些成员不用付出任何成本就可免费获得该物品。3.大集团与小集团大集团,即为由理性人组成的规模比较大的集团;小集团,即为由理性人组成的规模比较小的集团。4.排外集团与相容集团根据集团寻求的目标的性质的不同,可以把集团分为排外集团和相容集团。前者追求排他性的利益,主要指市场中的竞争性企业集团,它所追求的集体物品(更高的价格)带来的收益在供给上是固定的,某个集团的收益会造成其他集团收益的潜在损失;后者追求相容性的利益,主要指非市场集团,它所追求的集体物品带来的收益在供给上是不固定的,某个集团的壮大并不会减少其他集团的收益,反而可能使其他集团受益。5.特权集团、中介集团、潜在集团“特权”集团和“中介”集团是与市场集团的寡头卖方垄断所对应的非市场集团类型;特权集团中的每个成员或至少其中的某个人受到激励提供集体物品,即使他得承担全部成本。在“中介集团”中,没有一个成员获得的收益份额使他有动力单独提供集体物品,但其成员数量并没有大到成员间彼此注意不到其他人是否在帮助提供集体物品。而潜在集团是原子式集团在非市场条件下的对应物,由于某个成员的行为不会对其他人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其中的成员不会受到任何激励来为获取集体物品而行动。三者同时也是按照集团规模来划分的,由特权集团到潜在集团(大集团),集团规模依次增大。三、对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搭便车理论的质疑和探讨1.对小集团提供集体物品或采取集体行动优势的质疑主要可以有两点质疑。第一个质疑来自“囚徒困境”。囚徒困境表明,即使是只有两个人组成的小集团也有可能不采取合作行为,不能提供集体物品。奥尔森在《权力与繁荣》一书中对此做了回应。他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囚徒被警察(额外的特殊环境)隔离开了,因此两个囚徒不能相互沟通。奥尔森进一步指出,小集团可以进行集体行动的逻辑适用于任何相关方能够进行互相沟通并能够达成强制执行协议的情况。第二个质疑来自古老的中国谚语“三个和尚没水吃”,以上谚语表明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小集团无法进行集体行动的情况。其实,奥尔森对此也有回答,并写在后边的注释里边,可能一般不容易被读者注意到。奥尔森指出,小集团中可能存在不成功的讨价还价,从而导致小集团也无法提供集体物品。然而,从长期来看,小集团中的所有成员不大可能永远都犯这样的错误。也许三个和尚暂时没有水喝,可是经过长期的沟通互动、讨价还价之后,三个和尚之间一般来说应该会达成一致的行为协议。2.对“搭便车”的定义和分类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虽然创立了搭便车理论,而且主要讲的就是大集团中的搭便车现象,但该书中没有一处明确提及“搭便车”的字眼。因此可以推知,搭便车这个概念是该书发表之后,一些评论者提出来的。因此,有必要对“搭便车”做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个人比较认同斯密德的定义:“高排他成本物品的非贡献使用者被称为搭便车者。”斯密德不仅明确提出了搭便车的简明定义,还对搭便车者进行了区分,将其区分为冒险的搭便车者、无意的搭便车者和非自愿搭车者。冒险的搭便车者是指,在小集团的策略性谈判过程中,宁愿放弃未来的可能较大份额而谋求眼前的最大份额的集团成员。无意的搭便车者,则是指奥尔森书中所提到的,大集团中依据理性计算而选择坐享其成的理性的个体成员。而非自愿搭车者,则被定义为在高排他成本和管理结构下,不得不支付他们不需要的物品费用的人(愿意支付的费用低于价格)。3.忽略了其他社会机制对集体行动的影响面对搭便车困境,奥尔森只提出了一点即“选择性激励“作为解决搭便车问题的方案。但是,他忽略了其他机制在形成集体行动中的作用。比如,马威尔和奥利佛指出,在集体行动过程中有一个临界点机制。为此,他们提出了关键群体理论。费尔曼和甘姆森进一步把选择性激励区分为外在选择性激励和内在选择性激励,并认为奥尔森的理论过于强调前者从而忽视了后者。4.意识形态对于发动集体行动的重要性未被有效驳倒奥尔森曾以国家为例,来反驳感情或意识形态因素对搭便车者的限制。他认为,国家掌握着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意识形态资源,如爱国主义、民主或共产主义等来赢得国民的团结和支持,然而,没有一个国家能靠自愿的集资或捐款来供养自己,它们只能求助于强制的税款。分析是不错,不过,国家对私人的意识形态控制并非刚性的。官方意识形态在当代社会越来越成为表面文章,实际上更深入人心的是各种民间文化或潜文化。因此,奥尔森的此段论述似乎不太具有说服力。事实上,从当代社会运动理论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到意识形态对集体行动的巨大影响。5.搭便车的社会后果在1985年出版的《国家的繁荣》一书中,奥尔森运用《集体行动的逻辑》所提出的集体行动理论从宏观层次上对分利集团的集体行动的社会后果进行了分析。奥尔森认为,任何集团或组织原则上有两条改善成员福利的途径:或者使全社会的生产增加,或者在原有的总产量内为其成员争取更大的份额。在搭便车倾向的诱导下,一般的集团都选择后一条途径,从而成为“分利集团”。这导致国民收入的重新分配,打击全社会的生产积极性,因而引起社会经济效率和总产出的下降。分利集团的行为还会给社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然而,搭便车的存在未必会对社会福利造成以上论述的那么大的损失。首先,马威尔和奥利佛指出,现实生活中有两种公共物品。第一种在群体数量增加时它们的好处会减少,比如公路、公园等,因此被称之为“零和型公共物品”。另一种在群体数量增加时,每个个体从中获取的好处并不会减少,比如和平、民主、法制、科技等,因此被称之为“非零和型公共物品”。搭“非零和型公共物品”的一般不会带来社会福利的损失,反而有可能增加社会福利。第二,由于现实生活中制约搭便车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以上所提出的意识形态的作用,还有选择性激励的作用、社会关系网络的作用等各种因素大大降低了搭便车的行为发生率。第三,事实证明,尽管中国同样存在许多搭便车现象,尽管中国也存在很多分利集团,但中国的社会总产出和经济效益并未像奥尔森所分析的那样下降,反而飞速增长和发展。不过,这并不足以证明奥尔森的理论是错误的,只能说明奥尔森过于夸大了搭便车和分利集团的负面影响。四、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提出的解决搭便车行为的途径奥尔森在书中提出了比较多的解决搭便车困境的途径。其基本观点是,集体行动所追求的目标是公共物品,但公共物品所提供的只是一种集体性激励,而且集体性激励不足以让一个理性的人为了得到某公共物品而奋斗,因此,使用选择性激励就很有必要。所谓选择性激励就是,如果你不参加某一集体行动就不能得到或将失去东西。主要有以下三种选择性激励:1.可以简单称为“小组织原理”即当一个组织或社会团体的成员较少时,其中某一成员是否加入对集体行动的成败会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组织或社会团体的成员不多,大家对某个成员是否参加了某一行动都很清楚。如果一个成员没有参加该集体行动,那么他就不能获得该组织或团体给那些积极参加组织活动的人所提供的各种奖励,甚至会被边缘化。2.可以简单概述为“组织结构原理”其核心思想是,一个组织如果很大,那就要分层。就像党组织一样,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委到总支再到支部,其管理幅度越来越小。这样,在每个基层组织中,成员之间就可以相互监督。这实际上是回到了上述的“小组织原理”。3.可以简单总结为“等级化原理”即组织内部在权力、利益、贡献和分配上都不能搞平均主义。这样,一个人在组织中所获的权力和荣誉就有可能成为促使其为组织多做贡献的选择性激励机制。其实这个原理也和现在社会中比较流行的“绩效奖金制”相类似。五、结语综上所述,其实奥尔森的三个解决“搭便车困境”的方法都是从组织的角度入手的。他告诉我们,如果要获取公共物品,我们必须有组织并且必须使该组织中某些成员享有较大的权力和较高的荣誉;尤其是,当组织规模很大时,该组织内部还必须进行明确分工,以使组织内部的每个分支结构都符合小组织原理。因此,可以简单地说,“搭便车理论”就是一种组织理论。奥尔森的这些解决“搭便车困境”的方法中蕴含着浓厚的精英政治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他的理论印证了米歇尔斯在《政党》一书中的观点,即大型组织一般会形成复杂的结构以及根据地位高低和利益多寡而划分的等级。只不过奥尔森更强调这种精英组织的合理性,认为只有这种形式的精英组织才能解决搭便车困境。参考文献:[1]a.艾伦·斯密德.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m].黄祖辉,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加里·沃塞曼.美国政治基础[m].陆震纶,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曼瑟尔·奥尔森.权力与繁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
本文标题:基于曼瑟尔·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谈搭便车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189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