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一国革命论”主要问题:一、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共同胜利论二、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论的创新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四、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问题:社会主义为什么没有按照马恩的设想首先在英、法、美等发达国家取得胜利,而是在经济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一、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共同胜利论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理由:这些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高,阶级矛盾尖锐,易发生革命;资本的国际化使各国的联系加强,单独一国的革命易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国际资本的联合镇压。所以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发达国家、至少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共同胜利。共同胜利,并不是说在某一个早上各国同时胜利,而是说一国胜利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要相继获得胜利。19世纪80年代,马、恩曾预测,在西方革命的影响下,东方的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比如俄国)有可能超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但其着眼点是强调“先进国家的带动和帮助”。(关于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过渡到社会主义)“卡夫丁峡谷”“卡夫丁峡谷”典故出自古罗马史。公元前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迫使罗马战俘从峡谷中用长矛架起的形似城门的“牛轭”下通过,借以羞辱战败军队。后来,人们就以“卡夫丁峡谷”来比喻灾难性的历史经历,并且卡夫丁峡谷成为了“耻辱之谷”的代名词,并可以引申为人们在谋求发展时所遇到的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二、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论的创新列宁对马恩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学说的突破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问题上,列宁突破了马恩的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的新观点,而且是在不发达国家首先取得胜利。1、列宁提出了关于帝国主义的新理论。帝国主义的实质是垄断,有五大特征:①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②在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③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⑤最大的资本主义大国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帝国主义面临着三大矛盾:一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二是帝国主义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三是帝国主义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2、列宁提出了一个或数国首先胜利的新理论列宁在1915年8月写成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指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得胜利”。(一)列宁“一国胜利”理论的提出1915年,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首次表述了这个新原理:“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二)列宁“一国胜利”理论的提出到1916年,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个原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确定不移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者资产阶级以前时期的国家。”列宁关于一国胜利论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它揭示了帝国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规律性,科学地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否率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二)一国胜利论的内容在帝国主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不能在几个文明国家同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国家发生并取得胜利[统治的薄弱环节]。革命胜利后,将同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共存,和平共处。列宁关于一国胜利论的基本依据:1、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造成资本主义统治链条中的薄弱环节。2、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的矛盾尖锐。人民无路可走。3、不发达国家资产阶级的软弱、动摇,使他们不能把这些国家引上资本主义道路。4、不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虽少,但革命性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易形成直接革命的形势。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1.社会主义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继社会主义苏联之后出现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古巴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1.社会主义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影响、带动、支持和帮助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继十月革命后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20世纪40-70年代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高潮时期,15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3,领土面积达世界陆地面积的1/4。(1)15个国家建立分三种类型:①革命斗争(中、越、朝、南、古、老)②红军帮助(东欧国家)③苏联塑造(民主德国)(2)从时间讲:最长:苏联1917-199174年(3)垮台方式:坚持改革:中、朝、古、越、老。苏联:自己垮台东欧:外力南斯拉夫:被肢解东德:被西德买走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2.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贡献⑴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了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社会主义国家的蓬勃发展也给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压力,迫使他们在改善工人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让步。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就推动了世界各国共产党组织很大发展,鼓舞了世界人民争取进步事业的意志和信心。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打破和削弱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使世界进入两制并存、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2.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贡献⑵社会主义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遏制资本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昔日资本主义独霸世界、一统天下的时代,随着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强大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2.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贡献⑶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社会主义的兴起,促进了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沉重地打击和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缩小了资本主义的势力范围。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2.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贡献⑷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经过社会主义实践的证实已经深入人心,它作为解决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克服资本主义严重弊病的更为进步的新社会,必将继续成为世界人民追求美好未来的目标和方向。1、科学的设想早在民主革命胜利前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和探索。毛泽东立足于中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这一具体国情,提出了先发展新民主主义,待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设想。毛泽东等人的这种认识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呢?四、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2、突然的改变1952年9月24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突然明确提出:我们现在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而不是10年或者以后才开始转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原来的设想。毛泽东为什么突然决定提前结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呢?这个问题一直是人们在学习和研究这一段历史时的疑点和难点,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存在着分歧。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的国内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合力作用促成的。从国内情况来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广大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的向往。从国际情况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包围与封锁,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中国的支持与帮助,以及斯大林要求中国早日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的压力,这些都对毛泽东决定提前结束新民主主义社会产生了催化剂作用。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毛泽东主观认识上的因素一是他对马恩和列宁关于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准确,尤其对列宁晚年强调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够深刻。二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很成熟,基本上还停留在教条式的理解上。相反毛泽东早年所进行过“新村”之类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对他还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三是在对待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上存在着简单接受和简单排斥的倾向。这些也对毛泽东决定提前结束新民主主义社会,早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3、初步的实践◆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短短三年时间的艰苦奋斗,就把旧中国已经到了崩溃边沿的国民经济恢复到正常发展的水平,并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4、可贵的探索1956年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出现的问题,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警觉与思考。在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后,毛泽东开始思考如何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两个重要成果:一是《论十大关系》,二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两篇重要著作的发表,标志着我国开始破除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总之,三大改造完成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展开之际,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国内外科学社会主义经验基础上,提出的这些理论和政策,虽然还不够完善和系统,但已经触及到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实践和良好开端。5、严重的失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尤其是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毛泽东的思想认识开始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发生了严重的失误。毛泽东的失误主要有三个:一是政治上的阶级斗争扩大化,二是经济建设中的急于求成、急于过渡。三是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意识形态化。像毛泽东这样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成功地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后,为什么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却发生了严重失误呢?尤其是在苏东各国科学社会主义中已明显暴露出各种严重弊端并引起了我们的警觉后,为什么又重蹈他们的覆辙?这其中的原因与教训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第一,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反对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别国经验的教条主义。第二,必须尊重科学知识,遵守客观规律,反对主观主义的唯意志论。第三,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反对急于求成和急于过渡的冒进思想。第四,必须大力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和滥用。机遇与挑战——社会主义(五国)的现状与未来老挝越南朝鲜古巴中国中心:社会主义的前途光明吗?在历史的发展中考察,把握历史大趋势——社会主义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213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