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说基本常识整理一、定义:小说整体上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其中,最重要的是反映社会生活,这是小说的基本目的。这个社会指的是广义上的社会,所谓展现这个社会,包括展现社会背景、揭示道理等诸多狭义上的概念。这个要表现的东西,就称作小说的主题。小说如果没有达到反映社会的目的,就不能是一部完整的小说。二、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1、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最基本的要求,是反映客观存在社会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开展中,应当通过对人物外貌、人物行为和心理状态的直接描写,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塑造人物形象直接服务于展现客观社会。典型人物是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是艺术上最完美、最成功的艺术形象。在典型人物身上应该既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能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的阶级、阶层或某些社会关系的本质。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一方面,典型人物必须生活在典型环境中,典型环境对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典型环境也只有通过典型人物的活动才能呈现出来,同时,人对他所处的环境又具有某种能动的反作用。2、小说的情节起着表现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作用。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是展现人物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和各种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任何故事情节总是发生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因而它也是展现人物环境的必要条件。小说的情节具有可叙述性,但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情节部分可直接服务于展现社会,亦可通过表现人物性格间接服务于展现社会。故事情节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是有段落,有过程的。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除此以外,也可以包括两个选择性因素,即序幕和尾声。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范进中举》是按照自然顺序写的。老童生范进,借钱去参加乡试,是故事的发生,也是现实生活中事件的开端。围绕着范进中举发疯,故事进一步地发展,和由发展而进入高潮,也是现实生活中事件的发展和高潮。最后范进清醒过来,众人趋炎附势,范进中举的故事也就至此告终。而《我的叔叔于勒》开始用的则是“颠倒”的写法,从“我”一家时常去码头等待于勒叔叔归来,交代小说情节发展的原因。然后再按时间顺序,讲述在船上遇到穷途潦倒的于勒叔叔,“我”的父母冷酷的态度。但不论故事情节如何安排,情节的发展总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范进中举》以范进中举——发疯——清醒为情节发展主线,用讽刺、荒诞的手法,揭示封建专制制度对人心灵的毒害。《我的叔叔于勒》以追叙的手法,为小说情节设置悬念,进而刻画人物。3、环境因素包括社会背景和自然背景。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要求在典型环境中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刻画人物性格,用以反映现实生活,对人们起宣传、教育、认识作用。小说必须从整体上准确把握人物赖以生存的典型环境。因为,人离不开环境,而环境能塑造人、改造人、教育人。小说环境又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自然环境是指人物的活动场所、自然景物等。它是由一系列与人的活动有关联的自然事物所组成。社会环境是由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具体的社会关系所组成。小说通常以一种环境描写为主,但另一种环境也会有所展示。一般来说,小说的自然环境容易归纳、判断,但归纳、判断不是目的,一定要理解自然环境的作用,要弄清它是为了渲染气氛,还是烘托从物心境,是为了联结情节、推动故事发展,还是折射人物思想性格,抑或创设优美意境。相对而言,社会环境显得复杂一些,不容易归纳分析些,这就需要在通读小说全文的基础上抓住重要语句加以深入思考。总之,阅读小说,分析人物性格必须准确把握典型环境。描写中对于人物描写(包括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神态的描写)的作用分析要侧重其表现出来的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而环境描写则要注意分析其对烘托人物和中心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常用来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渲染某种氛围,暗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文章的中心等。社会环境描写常用来反映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状况,为表达中心服务。三、小说常见的叙述方式一种是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叙述人出现在情节中。最大优点是便于心理描写的展开。另一种是以第三人称进行叙述,叙述人不出现在情节中。最大优点是便于多个线索的交叉。此外,新生文学还有第二人称叙述的方式,例如西方现在正流行的某些悬疑、奇幻故事。此种小说最大优点是吸引读者,但广义上来讲,此种叙述方式依旧归于一、三人称叙述。四、小说的分类——小说按其篇幅长短分为长篇、短篇和中篇。长篇小说指篇幅长、描写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反映比较广阔的社会历史画面的作品。短篇小说指篇幅短,描写不多的人物,比较单纯的故事情节,反映生活的某一纵切面或横断面,以突出刻画一两个人物性格的作品。中篇小说指介于长篇与短篇之间,描写若干人物和不太复杂的故事情节,具有比短篇更有深度和广度而生活容量又不及长篇的作品。其字数一般多在3万字到10万字之间。不过在短的中篇和长的短篇之间、长的中篇和短的长篇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五、我国古今小说的共同特征及鉴赏指要我国小说经过长期的发展,古今小说产生了差异。但从小说在典型环境中,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塑造典型性格这一表达主题的方式来看,却是相同的。运用艺术概括方法塑造典型性格,是小说创作的最主要的手段,也是小说的最主要的特征。故事情节是塑造典型性格的依托。优秀小说的故事情节都和塑造典型性格紧紧结合,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也就是从开始到完成塑造典型性格的过程。塑造典型性格不能脱离故事情节。脱离故事情节描写人物,即使非常细致,也都毫无意义。优秀小说,即使描写人物独处一室的内心活动,也总是紧紧扣住故事情节。《狂人日记》的多次描写狂人的内心独白,就都紧紧扣住了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对他的迫害。故事情节服务于典型性格的塑造。故事情节越典型,越能体现人与人间的关系和矛盾斗争,就越有利于典型性格的塑造。脱离塑造典型性格,故事情节再曲折生动,也都毫无意义。优秀小说,总是以特定的故事情节,服务于特定的典型性格的塑造。《促织》的波澜起伏、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就很好地起到了服务于塑造成名这个典型性格的作用。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要紧紧联系着典型性格,着意体会其中体现的矛盾斗争,为鉴赏典型性格作好铺垫。这是鉴赏故事情节的目的,也是鉴赏典型性格的前提条件。小说故事情节的叙述,有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顺叙是基本的叙事方法。倒叙,把故事的结尾或其中某一重要部分提前,作为作品的开始,作品的主体部分还是顺序故事情节。《祝福》是采用倒叙方法的一个范例。插叙,在顺叙故事情节当中,插入叙述一些相关内容。《杨修之死》是采用插叙方法的一个范例。倒叙、插叙,都是顺叙故事情节中配合使用的叙述方法。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既要着意体会作品具体运用倒叙、插叙方法的表现力量,又要把倒叙、插叙部分,还原于发生的时间顺序之中,展现出故事情节和矛盾斗争的发展进程,把鉴赏故事情节和鉴赏典型性格统一起来。塑造典型性格的写作方法,包含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小说创作也用间接描写方法塑造典型性格,以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药》中夏瑜这个典型性格,就是通过描写华老栓、夏四奶奶等等人物的相关行动、情态、语言,间接描写、塑造出来的。最常见的还是用直接描写方法塑造典型性格,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让人物在矛盾斗争中说话、行动、神情变化、心理活动,能够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产生直接的感染力量。鉴赏小说,主要是鉴赏典型性格。鉴赏典型性格,要扣住故事情节的发展,着意体会作品对人物所作诸多描写的表现力量。要在脑海中展开故事情节,展现生活图景,浮现人物形象,展开人物活动,铺开相关人物语言、行动所体现的矛盾斗争,着意体会典型人物在这矛盾斗争中的语言、行动……的表现意义,深刻理解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从接触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当中受到形象的感染,从体会人物个性当中理解人物性格的典型意义,理解作品的主题及其社会意义。六、铺垫与伏笔铺垫是什么?是陪衬,是衬托。它的作用是,用次要的(人或事)陪衬主要的,以突出主要的。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老语文课本中曾入选的《猎户》、《明湖居听书》等课文,都是成功运用铺垫手法的典范。《猎户》一文,为了陪衬“董昆”这个新时代猎户的典型,作者先写了两个次要人物:尚二叔、百中老人。尚二叔这个旧社会猎人的“苦”,衬托了新时代猎人董昆的“甜”;而百中老人这个新时代猎人的形象,则把董昆衬托成新时代过着幸福生活的猎人的典型。《明湖居听书》一文,则通过对琴师、黑妞等两个次要人物的有关描写,有效地衬托了白妞说书技艺之高超。这两篇文章,因为采用了铺垫手法,使主要人物一出场就具有相当的高度。这正是铺垫手法“陪衬作用”的“功绩”。铺垫的全部奥妙都在“垫”和“衬”上。而《项链》一文对结尾处“项链是假的”这一结局的“暗示”,却起了另外一种作用。作者为了使情节更加震撼人心,着意安排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为使这一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作者在上文给了必要的暗示:佛来思节夫人把项链收藏在很显眼的地方,暗示它并不贵重;珠宝店老板称:只售出了匣子,未售出项链,。而这些暗示,其目的都不在于“衬托”结尾的“意外”,而仅仅在于使这“意外”的结尾更加“合乎情理”。这正是伏笔的作用。《辞海》对伏笔的界定是:文学创作中描写、叙述的一种手法,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就是在前段里为后段做提示或暗示。这种手法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谨严、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项链》中的暗示,其作用正是“以求前后呼应”,“有助于全文收到结构谨严,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所以它是伏笔而不是铺垫。其实,伏笔与铺垫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而伏笔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所谓埋下伏笔,即指这一点。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是有相通之处的,因为它们都有为下文服务的共同目的。七、“欧·亨利式结尾”:所谓“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结尾艺术,在欧·亨利式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他先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说明一些情况,作了铺垫,埋下伏笔,但对最重要的事实却一直保守秘密;结尾时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出现一个意料不及的结局,向读者揭示了整个故事的意义和人物性格及行为的全部真实,使读者在惊愕之余,拍案叫绝,不能不承认故事的合情合理,赞叹作者构思的巧妙。故名“欧·亨利式结尾”。
本文标题:小说基本常识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239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