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论如何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
论如何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摘要:中西方文化差异甚大,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仅要准确把握语言本身的差异,也要认识到价值观、社会关系、社会礼仪之间的不同。应对这些差异,不能局限于外国人学习汉语,我们应该更加主动地去理解中西方文化,在沟通和交流中抱着理解的态度和灵活的方式去应对。关键词:中西方语言价值观社会应对随着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的越来越频繁,全球学习汉语的浪潮在早已在各地刮起。国内也有越来越的学者关注并研究对外汉语这一学科,并从语音、词汇、语法多层面来分析对外汉语的特点。由于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学习汉语时往往会产生许多由跨文化、跨区域带来的障碍。而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关于学习或者教授汉语时,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中西方文化带来的差异,但是交际中的重视程度略有欠缺,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国人应该思考怎么做才更利于沟通、交流。外国人学习汉语时,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本民族固有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变。即使了解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汉民族的文化背景,对于某些汉语水平一般的外国学生很难立刻准确地把握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国人在和外国人用中文交流时,就更应该注意中西方语言本身和言谈的差异、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以及社会习俗的差异,从而在交际过程中交谈双方能够更精确地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内容。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中西方语言和言谈的差异每种语言都各有特点,语言之间本身的差异,对我们的交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萨皮尔-沃尔夫假说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结构,这些范畴使思想成型。虽然他们的观点是不符合唯物史观的,和现实社会生活相冲突,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每种语言所独具的特点。西方语言较发达的形式逻辑思维使其具有明显的形态标志和严密的句法规则,可以说是一种“形合”“法治”的语言,主张“以形统神”,注重语法的严密性。而汉语的孤立结构在天地自然理念的影响下被粗泛地归为“意合”语言、“人治”语言,讲求“以神统形”,“得意而忘言”,倾向于语义的表达。[1]正因为语言内部的差异,导致我们的言谈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在中国人见面时常听到:“老张,近来你又发福了”,因为汉语的“以神统形”,中国人喜欢用委婉的表达方式,“发福”表面上是“体型变胖”的意思,但是却暗含称赞对方生活状态很好的意思。但是西方语言强调逻辑思维,如果说“youarefat”,外国人会感到很尴尬,由胖可能直接推测出体型不美。面对语言本身所带来的差异,我们中国人在同外国人交谈的时候,应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以达到沟通中对彼此言语的更好的理解。尽量直抒胸臆、减少委婉的表达方式。二、价值观的差异是核心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差异。价值观的差异对我们的语言表达产生直接的导向作用。clydekluckhohn认为: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显型或隐型地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动模式、方式和目的种做出的选择。[2]同时,价值观和交际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一方面,价值观对人们的交际起决定作用,价值观支配着人们各种形式的交际。例如:自古以来,中国就十分重视社会关系的和谐,奉行东方文明的中庸之道,人们乐于追求美好事物和这种处事的价值观。所以中国人习惯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来与人交际,但是西方人在这一点上就和中国人有很大的区别。西方人更乐于直接表达个人观点,以达到最高程度的沟通,完成交际的目的。中华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受特定的地域、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的影响,中华文化价值观念中集体主义观念较强,儒家工作动力这一独特的文化价值的作用突出,文化中代表男性的品质突出,道德纪律标尺的作用也相对重要。我们面对价值观上最根本的差异,首先,我们要能正确地认识了解西方的文化特点;其次,我们要能合理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全球化的进度越发加快,我们应该尽力去了解异国文化的特点,这也逐渐呈现出必要性。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借助多种媒介,如网络、电视、书籍等来了解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进而减少交际时发生障碍的可能性。并且应该抱着认识和理解的态度去看待他国文化,尊重他国文化,摆脱刻板印象。在我们遇到一些文化冲突的时候,民族中心主义会阻碍我们的交流与沟通,用自己民族的价值观为标尺去衡量其他文化是不可取的。三、社会关系、社会礼仪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时,我们不仅要关注交流语言本身,还应该关注中西方社会关系和社会礼仪的差异。西方人有较强的平等意识,无论贫富,大家都会积极保护个人财产及安全,都会尊重他人和自己。然而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权威的观念存在于父子关系中,师生关系中。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会主动避免问起他人的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西方文化中对女性的特殊照顾,男士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女士走内侧,男士走外侧以给女士提供保护;餐桌前,男士要为女士拉开椅子,等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请她就坐。面对这些社会关系和社会礼仪的差异,我们应该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体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中国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3]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我们应该正视文化中的差异,从行为本身去思考我们应对的态度,甚至对优良的风俗习惯可以加以学习,这将有助于我们社会整体的进步,达到中西方交流的积极意义,推动人类文明的共同前进。参考文献:[1]袁小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2010(11)[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3]于连水赵志明许丽红.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j].商业现代化,2009(1)作者简介:孙琪(1988.5-),四川成都人,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
本文标题:论如何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246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