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三物理力学精选的题目有一定地难度
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习题精选#每个人都值得迎接更好的自己#1(高考考点练透P21T7)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的木块1、2、3(可视为质点),中间分别用原长均为L、劲度系数均为k的轻弹簧连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1固定在左边的墙上,让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1、2两木块间的距离是()2(高考考点练透P22T1)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o,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A.B.C.1:2D.2:1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3(高考考点练透P22T6)如图(a)所示,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块用一轻弹簧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拉动木块,使木块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b)所示。研究从力刚作用在木块的瞬间到木块刚离开地面的瞬间这一过程,并且选定该过程中木块的起点位置为坐标原点,则下图中可以表示力和木块的位移之间关系的是4(高考考点练透P24T3)如图所示,物体A、B用细绳与弹簧连接后跨过滑轮.A静止在倾角为45°的粗糙斜面上,B悬挂着.已知质量mA=3mB,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减小到3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5(高考考点练透P26T6)一斜劈A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在其斜面上放着一滑块B,若给滑块B一平行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则B正好保持匀速下滑。如图所示,现在B下滑过程中再加一个作用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B上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1,则B将保持匀速运动,A对地无摩擦力的作用B.在B上加一沿斜面向下的力F2,则B将加速运动,A对地有水平向左的静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摩擦力的作用C.在B上加一水平向右的力F3,则B将减速运动,在B停止前A对地有向右的摩擦力的作用D.无论在B上加什么方向的力,在B停止前A对地都无静摩擦力的作用6(高考考点练透P30T5)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B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点靠近(C点与A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A.先变小后变大B.先变小后不变C.先变大后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7(高考考点练透PT)(2013衡水中学调研)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杆上套有一个小球和两根轻质弹簧,两弹簧的一端各与小球相连,另一端分别用销钉M、N固定于杆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设拔去销钉M(撤去弹簧a)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若不拔去销钉M,而拔去销钉N(撤去弹簧b)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可能是(g取10m/s2):()A.11m/s2,沿杆向上B.11m/s2,沿杆向下C.1m/s2,沿杆向下D.1m/s2,沿杆向上8(湖南省2015年13校第二次考试)在如图所示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用绝缘细线拴住的带电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悬点0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A.带电小球一定做匀速圆周运动B.带电小球一定做变速圆周运C.带电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细线拉力一定最小D.带电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细线拉力有可能最小9((湖南省2015年13校第一次考试)10((湖南省2015年13校第二次考试)如图所示,有一条沿顺时针方向匀速传送的传送带,恒定速度v=4m/s,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现将质量m=1kg的小物块轻放在其底端(小物块可视作质点),与此同时,给小物块沿传送带方向向上的恒力F=10N,经过一段时间,小物块上到了离地面高为=2.4m的平台上。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m/s2,sin37°=0.6,cos37°=0.8).问:(1)物块从传送带底端运动到平台上所用的时间?(2)若在物块与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时,立即撤去恒力F,计算小物块还需经过多少时间离开传送带以及离开时的速度?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11(长郡中学月考试卷3)12(2015年全国卷25)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求(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木板的最小长度;(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
本文标题:高三物理力学精选的题目有一定地难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248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