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姜家店小学质量分析(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一、基本情况。姜家店小学共有一至六年级九个班,本次参加期末考试的共九个班,参加的学生人数共计262人,其中一年级51人,二年级47人,三年级35人,四年级43人,五年级45人,六年级41人。本次期末考试采用了六年级毕业考试和1—5年级非毕业考试的形式,各班级各学科试卷均由县教研室统一提供,学区中心校统一组织考试,一至六年级测试的学科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学科,四科满分为300分;一至二年级考试科目为语文和数学;各年级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报告采用的主要参数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进行分析。由于我校三年级以上没有平行班,各班人数相差较大,为更加全面、客观,本次分析采用纵向比较分析,即本班本学科本学期成绩于本班本学科上学期成绩相比较进行分析,学校报告分析的主要参数为:平均分、不及格人数、优秀人数,主要参考标准为本班上学期的成绩。二、成绩分析报告期末考试成绩分析1、六年级成绩分析,我校平均分较好的学科为英语、科学;及格率较好的学科为英语、科学;优秀率较好的的学科为英语。总的来说,我校各学科的优秀率偏低。科学学科各参数都远远高于县学科水平,在同类学校中占一定优势。我校综合的优生入围在同类学校中具有一定优势。2、1—5年级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参数学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语文全县76.5078.0319.18我校68.0257.5012.50数学全县84.3477.3318.98我校79.2562.500.00英语全县33.2978.7917.64我校34.5484.6219.23科学全县34.8076.0315.38我校38.1093.3313.33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县背景下,我校平均分较好的小学科为英语、科学;及格率较好的学科为英语、科学;优秀率较好的学科为英语。总的来说,我校的学科优秀率偏低;五年级语文、二年级数学的平均分偏低,这其中原因主要是优秀人数少,合格人数中成绩偏低。(二)本校期末监控成绩分析1、英语学科成绩分析由于本校上学期期末英语学科未组织统一的卷面测试,因此本次分析没有用以相比较的参考标准,所以本次分析报告未能对英语学科作出纵向分析。2、数学学科成绩分析参数班级平均分不及格人数优秀人数一年级本学期72.468上学期68.566二年级本学期79.218上学期70.656三年级本学期77.1213上学期77.4312四年级本学期63.894上学期53.3171五年级本学期67.81314上学期56.4196六年级本学期83.7115上学期65.582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相较于上学期,本学期学科平均分提高的班级有一、二、四、五、六年级,其中四、五、六年级明显提高;不及格人数减少的班级有二、三、四、五、六年级其中二、四、五、六年级明显减少;优秀人数增多的班级有一、二、三、四、五、六年级其中五、六年级明显增加。3、语文学科成绩分析参数平均分不及格人数优秀人数班级一年级本学期32.476上学期48.9122二年级本学期65.155上学期44.5100三年级本学期79.3114上学期74.739四年级本学期85.2220上学期74.237五年级本学期67.884上学期74.1410六年级本学期7122上学期79.3314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相较于上学期,本学期平均分提高的班级为一、二、三、四年级,其中一、二、四年级明显提高;不及格人数减少的班级有一、二、三、四、六年级,其中一、二年级明显减少;优秀人数增加的班级有一、二、三、四年级,四个年级均有明显增加。4、科学/科学学科成绩分析参数班级平均分不及格人数优秀人数三年级本学期76.214上学期59.0130四年级本学期70.851上学期69.956五年级本学期6881上学期65.5113六年级本学期81.4213上学期65.265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相较于上学期,本学期平均分提高的班级有三、四、五、六年级,其中三、六年级明显提高;不及格人数减少的班级有三、五、六年级,其中三年级明显减少,四年级持平,没有提高与减少;优秀人数增加的班级有三、六年级,两个均显增加。(三)基本结论依据本次质量监控考成绩的以上参数分析表明,我校的教学质量在校领导、学科教师的重视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县终端监测及期末考试学科成绩中,我校的科学学科水平在同类学校中占一定优势。同时,以下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1)1—5年级的教学质量需引起进一步的重视。本次质量监控考统计的各项参数均显示,6年级终端成绩各项参数各学科普遍高于1—5年级。(2)各学科的优秀率有待提高。(3)校内、班内学科间质量发展不平衡。从统计参数来看,语文、数学处于弱势。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1)课堂效率普遍不高。我们的部分教师还未能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活”用教材,教学目标欠清晰,教学设计缺乏深入的思考,教师如何教考虑的多,学生如何学考虑的少。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是被动学习,习惯于接受教师、教材提供的知识,主观能动性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导致课堂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2)教学研究不够具体和深入。尽管绝大部分教师注重学习理论素养有了较大提高,但理论与实践未能有机结合,课题或主题教学研究不能迅速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教科研与教学分开,教科研只为了拿奖,而未能引入课堂,学校缺少教师中、长期发展规划,教师个人也缺少中、长期成长规划。2、改进的措施(1)广泛、深入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以科研带动教学。把科研放低,从课堂教学开始,从“磨课”开始。(2)抓教师教学常规管理“五认真”抓教师“认真备课”抓教师“认真教学”抓教师“认真选编和批改作业”抓教师“认真辅导”抓教师“认真考查”(3)抓学生学习常规管理“五认真”认真预习、认真听课、认真复习、认真作业、认真应试。重点在落实学生“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分析后解题、先理解后记忆”的“四先四后”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上。三、各学科教师要营造和优化以“目标导学”,用“目标评价”的教学环境,切实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具体做法:1、制定教学目标2、目标导学3、目标测评四、全面落实教育局人事科城乡校际间师徒“结对帮扶”方案。作为“徒弟”,我们要虚心向师傅们学习,不断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推进小学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
本文标题:教导处成绩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262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