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44张
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心灵之约住着一美元首付的楼房,开着一美元月供的轿车,我天天出入华尔街股市,这里膨胀着我发财的梦想。1929年10月,突如其来的一天,世界变暗了,我的美梦破灭了。两手空空的我住进了“胡佛屋”,成了“胡佛村”的“村民”。当我陷入绝望,认为世界末日已经来临之时,总统的一句誓言给了我力量: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在国家号召下,我加入了国土资源保护队。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我的生活重新有了阳光……随着时间的消逝,经过战争的洗涤,我的生命在走向衰老,但我能感觉得到人类的新生活却刚刚开始: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让我足不出户就能遨游世界;航天飞机载人飞上太空;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人民财富日益增多……真想再活500年,这就是我——一个美国百岁老人的最新梦想。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造成了哪些影响?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解决的?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和影响各是什么?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历史特征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二战前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及其作用和特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之一,它完成了资本主义从自由放任思想到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思想的转变,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战后,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高考聚焦本单元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从内容来看,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等都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从命题角度来看,着眼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发展及影响,并注意与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当今中国的经济改革相联系,是命题的主要方式。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三维目标【课标要求】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目标分解】重点掌握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难点理解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情境设疑由于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感到忧虑,2010年8月11日纽约股市大跌,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下跌260多点,三大股指再次跌破年初点位。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美联储前一天在其声明中提出将购买美国国债以刺激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同时也承认近几个月美国经济的增长情况不及预期。另外,来自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一系列数据也显示出了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这令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前景的忧虑有所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当天美国公布的贸易数据不佳进一步打击了市场信心。美国商务部的报告显示,6月份美国贸易赤字意外扩大至499亿美元,为近21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面对经济前景中的巨大不确定性,一些投资者离开股市,转而投资较为安全的资产,这导致当天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显著上扬。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到纽约股市收盘时,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跌265.42点,收于10378.83点,跌幅为2.49%。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跌31.59点,收于1089.47点,跌幅为2.8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68.54点,收于2208.63点,跌幅为3.01%。有人说这次股市暴跌无异于美国1929年的“黑色星期四”。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基础梳理一、虚假“繁荣”的幻灭1.原因(1)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表象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严重的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依然存在。(2)国民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①基本矛盾②贫富差距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3)毫无顾忌的掩盖了市场的虚假繁荣。(4)活动,使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2.标志: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股市崩溃。3.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③分期付款和④银行贷款⑤股票投机⑥1929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1.危机的特点(1)波及范围广:迅速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2)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直到1933年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才走出危机的阴影。(3)破坏性特别大: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⑦世界性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2.危机的影响(1)这场经济大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3)各资本主义国家还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从而激起当地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⑧社会危机⑨干预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1.大危机初期,胡佛政府固守的经济政策。2.结果:在胡佛任期内,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举国上下怨声载道。⑩“自由放任”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重点透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基本矛盾。(2)主要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金融市场不稳定。(3)直接原因:①劳动人民相对贫困,社会实际消费能力较低。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市场虚假繁荣,产销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③哄抬股价,金融市场不稳定。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2.特点:(1)来势特别猛:危机发生在资本主义繁荣发展的时期,危机来临使整个世界为之瞠目。(2)范围特别广: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无一幸免。(3)持续时间特别长:长达四年之久。(4)破坏性特别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全世界的失业工人达3000万人。(5)影响特别深远:不仅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分裂为民主国家和法西斯国家两种类型,而且使世界日益走向战争。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3.影响:(1)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各国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游行罢工不断;法西斯分子兴风作浪。(2)加剧世界紧张形势: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的掠夺。(3)引起世界格局变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例1】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你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当时,商品的价格不是上涨而是暴跌,故A错误;西方世界不是死水一潭,而是革命、罢工、游行等接连不断,故C错误;面对危机,各国不是共渡难关而是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故D错误。大危机造成大量工人失业,所以“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故B正确。【答案】B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难点阐释运用因果联系的方法说明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危机、变革、发展之间的关系1.繁荣与危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逐步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其原因包括:国内的技术革新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的推动;国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遇和战后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在经济繁荣的背后,美国长期盲目投资使其比例失调,农业不景气、失业人员增加,日益膨胀的经济实力和供应量大大超过了国内外的支付能力,潜伏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到2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出现危机、萧条局面,1929~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2.危机与变革:在危机面前,罗斯福实施了反危机措施,即称“新政”。其实质是在维护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经过“新政”措施的实行,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摆脱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的威胁。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3.变革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仅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的调整和改革措施提供了一种模式,而且也成为战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宏观指导,发挥国家干预及调节功能,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手段之一。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例2】(2010·巢湖质检一)近期一本财经图书《货币战争》名列畅销书榜首,但其中部分观点倍受指责。该书作者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归结为国际银行家为获取暴利而阴谋制造的结果。对此你认为这场危机爆发的原因应是()①股票投机活动猖獗,金融市场极不稳定②政府干预社会财富分配,导致财政不堪重负③联邦政府权力过大,在经济活动中没有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④超越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消费模式,加剧了生产和需求的矛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解析】1929-1933年,美国盛行自由主义理论,胡佛政府并没有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排除②③,因此选B。【答案】B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知识升华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认识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告诉人们:(1)繁荣和危机往往相互关联,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可能存在的危机,防患于未然是至关重要的。(2)要随时注意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机制和政策的及时调整。(3)国际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大危机的恶化与各国政府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密切相关,这种保护主义政策损人不利己。(4)经济危机往往具有双重性。在大危机期间,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危机。另一方面在迫使政府进行的反危机调整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难得的机会和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例3】下图中所示现象反映当时人民对胡佛政府所实行政策的不满,其政策是()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A.自愿合作B.自由放任C.国家干预经济D.社会福利【解析】当时胡佛信奉的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答案】B【提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是西方传统的经济思想,它完全依赖市场来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美国胡佛政府采取这种政策应对经济危机,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典例剖析【典例1】下列图片能说明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具体原因的是()A.黑色星期四时的华尔街B.美国失业者在焦急等待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解析】注意题干中关键词“具体原因”,A项是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B、D两项是危机爆发的表现;C项体现出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它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也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答案】C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新题研习【典例2】美国青年Mike在1930年可能遇到的情况是()①生产的大量产品无人购买②多年投资股票积聚的财富一夜化为乌有③家里大多数东西都是分期付款买来的④遇到有人向其宣传法西斯主义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解析】解答本题需要联系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和影响。分期付款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③正确;危机爆发后,大量工人失业,消费能力大幅下降,市场上大量产品无人购买;股市的崩溃使投资者财富化为乌有;经济危机加剧社会危机,阶级矛盾激化,法西斯势力乘机兴风作浪。故①②③④均正确。【答案】A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教材知识拓展关于大危机的幽默与讽刺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成千上万的失业者在农村徘徊,想找个工作。有的全家动身到西部去,希望能在那里的收获或摘果季节中得到雇用。还有一些人到城市近郊去建立棚户区,人们挖苦地称之为“胡佛村”。人们在施舍食品的慈善机关门前排成长蛇阵,这就是所谓的“面包线”。银行家、股票经纪人和破了产的投机者打算从二十层楼的窗口跳出去。第六单元人教版历史●前沿视点透视【热点聚焦】2010年8月10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继续维持在零至0.25%的历史最低水平,并将通过
本文标题: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44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27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