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反思)
18.威尼斯的小艇[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威尼斯水城的异域风情。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4.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与威尼斯的水城的关系,接受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教育。[教学重难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猜城市,导入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个看图猜城市的游戏。(预设:北京、上海、苏州、埃及、意大利)意大利有个地方的学生每天都要乘小艇去上学,他们就生活在威尼斯,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威尼斯的小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交流预习,检查词语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2.(出示威尼斯的城市地形图)这是威尼斯的城市地形图,看,图上宽宽窄窄,蓝色部分就是那里的河道,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河道特别多,到处都是水,像蜘蛛网一样密集……)师:是啊,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由100多个小岛组成,连接这100多座小岛的是100多条河道,文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那里的河道——(出示:纵横交叉)。3.结合课文和图片,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学生理解、汇报)4.小结:纵横交叉在本课指像蜘蛛网一样的河道四通八达、相互交错。过渡:纵横交叉的河道其实就是威尼斯四通八达的——街道,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相当于——汽车。正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所说——(齐读第一自然段)。5.等于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小艇很重要)(二)浏览全文,整体感知师:浏览课文第2—6自然段,思考: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学生交流后,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知道课文从3方面介绍小艇的: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的作用。)三、指导书写1.出示要写求写的生字,生自主识字。2.重点指导:“艇”“艄”的部首都是“舟”,“舟”做部首时中间一横不出头;“翘”左边的“尧”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包住“羽”。3.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小艇的特点、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小艇的作用)二、精读课文,探究写法(一)品读第2、3自然段,感受小艇样子之奇。1.师: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读后说出课文分几个方面介绍小艇的样子?作者使用什么方法介绍小艇样子的?2.学生交流(出示课件):(1)描写小艇样子奇特的词语。(课件出示描写小艇样子的段落,学生答后,把相应重点词语“长、窄、深、翘、轻快灵活”加红。)(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写小艇样子的。①教师相机把“独木舟、天边的新月、田沟里的水蛇”加重点符号。②师:为什么同一艘小艇,却用了三个不同的比喻呢?(出示课件)(比作独木舟,写出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行动轻快灵活的特点。)(3)为什么小艇要设计成这样?(小艇的这些特点与威尼斯河道有密切的关系)(4)师:请同学们想象:这时你正坐在这样舒适的小艇里,游览着威尼斯的美丽风光,望着两岸的古建筑,都有哪些感受?(出示威尼斯古老建筑的图片,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真有说不完的情趣啊!带着这种美好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朗读这段话,读出坐在小艇里的情趣。(二)品读第4自然段,感受船夫驾驶技术之高。(多媒体出示图片)1.师:你看小艇的样子是这样奇特,坐在里面又是那么舒适、充满情趣。但使小艇发挥它的作用,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还得需要谁?(船夫)2.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中心句。(学生答)3.师:从文中哪个词语可以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操纵自如)课文又是怎样描写“操纵自如”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批一批、注一注后,指名回答)4.这么好的驾驶技术主要表现在哪方面?(行船速度快,来往船只多,可以操纵自如;拥挤的地方可以挤过去;极窄的地方可以平稳快速地穿过,还能做急转弯。)5.最后一句似乎不是在写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讨论交流,领悟作者作为乘客的感受,侧面写出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6.师: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板书:特别好)师小结: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就使人们乘坐小艇有了安全的保证。(三)小艇的作用1.人们乘坐小艇去干什么?(快速浏览最后两段。做生意、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去教堂做祷告……)2.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人们经常会乘坐小艇,想一想,还有哪些人会乘坐小艇去干什么?(学生、教师、旅游者、医生……)3.这么多人乘坐小艇,看来人们与小艇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密切)4.想一想:当小艇怎样时,威尼斯充满活力,当小艇怎样时,威尼斯寂静入睡?(当小艇出动时,威尼斯热闹非凡,当小艇停泊时,威尼斯在月光下入睡了。)5.这样一动一静的写法,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小艇对于威尼斯来说很重要)(四)对比阅读1.读读课本中的“阅读链接”,想想在介绍威尼斯时,三位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相似之处。明确:(1)朱自清笔下的《威尼斯》,通过写威尼斯的交通工具和明媚的海上风景,动静结合,写出了这座城市的特点;(2)法国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通过写湖水和皇家花园附近等静态的景象,写出了威尼斯之夜的安静,表达了作者对威尼斯夜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三、课堂总结1.学了课文,说说小艇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多媒体出示小艇图片,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内容。)2.看来同学们都非常喜爱这座美丽的城市,也很喜欢威尼斯的小艇,回到家把这座美丽的城市和奇特的小艇介绍给你的父母和朋友,让他们和你一起分享这种感觉。[教学板书]18威尼斯的小艇小艇的样子奇特(抓住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侧面烘托)小艇的作用(重要的交通工具)[教学反思]在教学本课时,我以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贯穿始终,围绕中心,层层推进,小艇的样子、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的作用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大多数学生都能紧跟教学节奏,理解文本,并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学的目标也就达到了。19.牧场之国[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3.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教学重难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并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2.荷兰,她为什么被称之为“牧场之国”呢,大家了解荷兰了吗?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指名说)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兰。二、初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次,要字字入目。(1)出示生词:专注仪态端庄极目远眺骏马膘肥体壮飞驰辽阔无垠公爵悠然自得赞许成千上万成群结队安闲镶嵌丝绒寂静吆喝牲畜(2)每一组让一个学生读,说说每组词语分别描写什么。师引导:积累好词,分类积累也是一种好办法。2.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写的?(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明确:这是一个总起句,紧扣课题,开门见山。三、写字指导1.齐读本课要写的15个生字。2.写字指导。(1)教师示范书写。(重点指导“罐”的写法)(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深入阅读,欣赏牧场之美1.学习第2自然段。为什么荷兰是牧场之国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把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1)语段一: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说说你的感受。(景色迷人草长得茂盛草原辽阔牛多)(2)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花牛的?(出示: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无比尊严。)当你读到“仪态端庄”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高贵、典雅的贵妇人。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所谓初生牛犊不拍虎,牛犊跑前跑后,像个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可是在西方人的眼里,牛犊的娇贵模样更像一个贵夫人,仪态端庄。)(3)想象牧场上的牛有时还会是什么样的?瞧,牛群这个大家庭多么温暖和睦,其乐融融。极目远眺——(多么壮观,色彩多么明丽,于是作者由衷地发出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总结学法:读课文——画句子——谈感受——再次读。2.自学第3—4自然段。(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骏马:真正的荷兰又是什么样的?(出示: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主人和公爵。)①公爵:君主国家尊贵的封号。镶嵌:运河和低地交错排列着。(出示:荷兰的音译为“尼德兰”是低洼之国之意。荷兰总面积41000多平方公里,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真是名副其实的“尼德兰”。)②说说你的感受。(成群的骏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无拘无束驰骋……)男生齐读第3自然段。(2)汇报交流学习第4自然段。①抓词语体会。(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快乐)②女生齐读。3.认识傍晚的牧场。相比之下,荷兰牧场的傍晚就另有一番独特的韵味了。(1)快速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夜晚的牧场是怎么样的?(寂静的)(2)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寂静?学生回答。严肃沉默的奶牛,默默无言的奶农,舒缓平稳的船只,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光芒微弱的灯塔,组成了真正的荷兰。(和谐,虽然寂静但不冷清。)4.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四次,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多次说这句话呢?大家再次回顾课文。(其实这不仅是作者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由衷的赞叹。)二、小结升华,感悟牧场之美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许许多多花牛的家园就是真正的荷兰!成群的骏马的王国就是真正的荷兰!羊、鸡、猪……的天堂就是真正的荷兰!牧场的静谧、恬美就是真正的荷兰!好一幅优美、动人、和谐画卷啊!此时,我们和作者一起发出了由衷地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好一个牧场之国!(看板书读课题)三、拓展延伸,自主设计作业1.师:课文学完了,请你来设计一个作业。你觉得这节课应该设计一个怎样的作业呢?预设:(1)我想把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2)我想把荷兰的牧场画下来。(3)我想查找资料,了解荷兰水之国和花之国是什么样的?2.师:好,就按照你自己的设计来完成作业,完成后,大家可以办一个作业交流展示会,互相分享、欣赏。[教学板书]19牧场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牛群吃草比喻骏马飞驰拟人家畜安闲夜晚寂静[教学反思]《牧场之国》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取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牧场之国荷兰的特点。首先我以谈话导入,接着让学生介绍收集到有关荷兰的资料,使学生对美丽的荷兰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然后揭示课题。在检查完学生的预习情况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荷兰给你留下的整体印象是什么?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来,并板书到黑板上,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踊跃发言。不一会儿,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荷兰的美景展现在学生眼前,激发了他们自主阅读的兴趣。接下来进入质疑解疑环节。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才是真正的荷兰”入手,让学生理解牧场是所有动物的自由王国,它们才是这个王国真正的主人以及在荷兰动物与环境与人和谐的统一。一路走下来,课堂很顺畅,条理很清晰,层次也很分明。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了文章重点,体现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对这课的朗读的引导做得不到位。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怎么指导?这一直以来是困扰我心头的一个难题。20*金字塔[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2.了解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学习烘托、渲染的表达手法,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的建成方式。3.搜集资料,用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教学重难点]了解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的建成方式。[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古
本文标题: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02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