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从案例研究中构建理论企业管理王浩2012.12.22定义:案例研究是一种运用历史数据、档案材料、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运用可靠技术对一个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带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的定位:1.归纳和演绎。科学研究中,构建理论有两种可选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以经验证据为基础,演绎法的基础则是逻辑推理,其结论在现实中不必是真实的,但一定是合乎逻辑的。案例研究属归纳法。2.案例研究与定性研究。案例研究不同于定性研究,可能会涉及定量的方法,甚至全部使用定量方法。3.案例研究与扎根理论。扎根理论被认为是定性研究方法中最科学的一种,它的宗旨是在经验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者在研究开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案例研究事先可以有研究理论框架或假设,探索性案例研究遵循的正是扎根理论的方法。案例研究的目的:通过案例研究,人们可以对某些现象、事物进行描述和探索,可以使人们建立新理论,或者对现存理论进行检验、发展或修改;可以找到对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法。本文的主要贡献:本研究探讨了使用案例研究方法创建的理论的优缺点,适用的条件以及评价该类型研究的指导原则;为使用案例研究方法创建理论提供了路线图;将使用案例研究创建理论定位于更大的社会科学研究的背景中。使用案例研究方法创建理论的过程开始选择案例起草研究草案进入实地调查建立假设分析数据结束文献比较使用案例研究方法创建理论的过程初始阶段案例选择起草研究草案进入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建立假设文献比较目标达成小结初始阶段1.确立研究问题(聚焦努力)。没有一个研究焦点是很容易被大量的数据所淹没的。“不论我们的样本有多小或者我们关注什么,我们通常用很好的定义进入一个组织来系统收集特殊种类的数据。”---Mintzberg2.结构的初步说明(更准确的衡量结构)。对结构的详尽说明也能够帮助建立理论研究的最初设计。虽然这类的说明在迄今的理论建立研究中不常见,但这一类说明是很有用的,因为它使研究者在测量结构时更准确。例如,在对最顶级的管理团队做出战略决策的研究中,Bourgeois和Eisenhardt从决策制定的文献中定义了一些潜在的重要概念。这些结构在采访记录和问卷中很明确的被测量。当这些概念确实跟决策过程有关时,对这一新的理论会有一个严格的三角测量。虽然对研究问题和可能概念的早期定义很有帮助,但意识到这二者都是假设,这在此类型的研究中是同样重要的。不论被测量的多好,都没有被保证的概念在结果的理论中。同样地,研究问题可能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改。在极端的时候,一些研究者们通过偶然发现的优势把对理论检测的研究转换成理论建立研究。在这类的研究中,研究的核心在数据已经收集后才确定。3.理论建立研究开始于尽可能的接近在没有理论考虑和没有假设测试情况下的理想状态。因为事先规定的理论假设或主张可能偏离和限制了结果的产生。案例选择案例的选择是从案例研究中建立理论重要的方面。适当人群的选择控制着外生变量,并且帮助规定了对产生的发现的限制。然而,当从案例研究中建立理论的时候,已选出的人群样本是不平常的。这一研究依赖于理论样本。尽管案例可以随意挑选,但随意的选择既是没有必要的更是不可取的。理论样本的目标是选择可能重复或扩展现行理论的案例。目的在于基于群体内的变量分布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一些研究详细的论述了理论样本。例如:H&S有目的的从垂死组织族群中选择多样化组织;Warwick则有意在每个市场中选择处在两个极端的组织:一个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另一个是失败的案例,这个样本计划是为了建立成功和失败理论的。相比较而言,试验间的假设理论测试研究依赖于统计样本,在统计样本中研究者们从人群中随意抽取样本。这一类型的研究中,选取样本过程的目标是对人群范围内变量的分配而获取正确的统计数据。起草研究草案理论建立的研究者门通常会结合多个数据收集的方法。通过交叉检验增强理论的基础。通过多重数据收集方法而形成的三角测量给概念的制定和假设提供了更强的依据。三角测量的概念不是新的,使用多元化方法来研究问题的提倡者包括Webb,Camp-bell,Schwartz,Sechrest和Smith。Jick指出,三角测量的比喻取自航海和军事战略,它是“使用多个参考点定位对象的确切位置”。在社会科学中,三角测量使用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Campbell和Fiske发展的多质多方法矩阵,其中研究者评估不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检查测量方法的判别和收敛的有效性。三角测量也可以参照不同数据收集方法的使用。特殊的一点是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相结合。两种数据的结合大大增效。数据种类的结合可以是高度协同的。定量的数据能显示出可能对研究者来说并不显著的关系,也使研究者们避免被对生动但错误的定性数据的印象所误导,并且从定性数据中支撑这些结论。定性数据对理解基本原理或理论是非常有用的,或者可能反应直接理论,然后由定量数据支持这些直接理论。特殊的一点是多个调查者的使用。提高研究的创造性潜能;多个调查者观察的汇总有利于提高研究发现的说服力;团队形式参与,从多个角度进行案例研究;多个团队进行不同的分工,保持相对的局外者。进入实地分析案例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通过数据收集的方法反复进行的数据分析。1.实地记录。记录下直接反应的印象,而不是重要性过滤;通过不断地问问题,推进思索,“我正在学什么?”,“这个案例和上一个有什么差别?”2.弹性的数据收集。增加案例来探讨新出现的特定主题;增加数据收集的工具,比如在问卷或者访谈提纲中增加问题;在被选的案例中增加数据的来源。在一个研究中修改甚至添加数据收集的方法是否合理?对于理论建立研究,答案是“是”,因为调查者正尽他可能的试图理解每一个案例的深度。目的不是为了产生关于一系列观察的总体数据。因此,如果一个新的数据收集机会产生或一条新的思路出现在研究中,通过改变数据收集来利用优势是很有意义的。如果这样的改变可能有更好的理论背景或提供更新的理论视角。这样的灵活性不是非系统化的一个许可,相反,这个灵活性被投机主义所控制,投机主义研究者运用的特例研究和新出现论题的独一无二的优势来改进作为结果的理论。数据分析分析数据是从案例研究中建立理论的中心,但是也是在进程中最难和最少整理的部分。1.个案分析。基于这样的现实:令人惊愕的数据量。案例内部研究可以帮助调查者处理泛滥的数据。单个案例研究设计在几种情况下是合适的。第一,当一个案例代表测试理论的关键案例时。比如,格雷牧·艾里森用政府职能的三个理论比较古巴导弹危机的处理。第二,当一个案例代表一个极端或独一无二的案例时,如临床心理学。第三,与第二种相反,研究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案例,有助于加深对同类事件、事物的理解。第四,研究启示性案例。研究者有机会观察和分析先前无法进行的科学现象。第五,研究纵向案例,对于两个或多个不同时间点上的同一案例进行研究。2.跨个案分析或多案例模式研究。基于这样的事实:个人的信息处理偏见会使结论失真。第一个策略是选择各类型或者是维度,然后查找组内相同点和组内不同点。第二个策略是选择一对或多对案例,然后列出每一对的相似点和不同点。第三个策略是通过数据资源区分数据。多案例研究的特点在于它包括了两个分析阶段——案例内分析和跨案例分析。多案例研究法能使案例研究更全面、更有说服力,能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比如多个案例可以同时指向一个证据,或为相互的结论提供支持。艾森豪特则指出,没有理想的案例数目,一般来说,4到10个就可以了。如果低于4个,很难产生出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理论,且实证基础没有太大的说服力,除非单个案例内部有很多的次级小案例。如果案例超过10个,很难处理大量的复杂数据。多案例研究遵从的是复制法则,而非抽样法则。如一个多个案重复研究的例子。多案例研究设计中每一个单独的案例,既可能是整体性案例,也有可能是嵌入性案例。建立假设建立假设的一个步骤就是概念的精简。这包括两个方面,概念界定的改进以及测量每个案例中的概念的证据的建立。这是通过不断比较数据与概念来实现的,以便从各种资料中收集的证据能形成独一的,精简的概念。概念定义的构建和相应证据都能产生非常精确并可测量的概念,这是强大理论所必需的。建立假设的第二步是检验与每个案例证据相符的概念中显现出来的关系。有时,一种关系被案例证据所肯定,而在其它时候它则是要修改的,不被肯定的,或因为证据不足而被抛弃。这种检验的步骤和在传统假设检验研究中相类似。最主要的不同是每个假设是用来检验每一个案例的,而不是检验全部的案例。因此,潜在的逻辑就是复制。因为每个案例都是为支持或不支持假设而服务的,所以可以把一系列的案例看作是一系列试验。每个案例都跟一个试验相似,所以,多个案例就与多个试验相似。在复制逻辑中,支持显现出的关系的案例在关系的有效性方面提高了信度。那些不能证实假设关系的案例常常可以提供改进和扩展理论的机会。总之,理论建设研究中假设的建立包括测量理论的概念和修正变量间的关系。文献比较理论建设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把浮现的概念,理论和假设与大量现存的文献作对比。这包括寻找所建理论和什么相似,它与什么相矛盾。这个步骤的关键点是在大范围的文献中思考。1.检验与已得理论相矛盾的文献很重要,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如果忽视冲突,会降低现有发现的说服力。第二,这或许更加重要,冲突可能更意味着新的机会。这可能推动研究者探索更有创意、更具突破性的思索模式。2.讨论相同研究成果的文献同样重要。能够使理论具有更强的内部效度、更宽的概括性和更高的概念水平。总之,将即得理论在现有文献上来试验能提高理论内部有效性,广泛性和从案例研究中所得理论的理论水平。虽然将研究成果与文献联系在很多研究中都很重要,但对于理论建立研究侧更为重要。因为这些研究成果通常只依赖于很少的案例。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内部有效性或理论应用广泛性的更深入的证据都是对理论的重要改进。目标达成这个步骤中有两点很重要:停止增加案例的时间以及停止理论与数据反复对比研究的时间。在第一种情况中,理想条件下,研究者们可以在理论饱和状态下停止增加案例。(理论饱和是指因研究者所观察的都是以前见过的现象而不需要增加研究得这么一个时点)这种观点与在底稿质量不可能再有所改进时停止对它的修改相似。实际中,理论的饱和和实用主义的思考联系在一起,比如以时间和钱来规定案例收集结束的时间。在第二种情况中,何时停止理论与数据的反复对比,理论饱和性同样又是重要的观点。即对理论的改进效果很小时,反复对比的过程既可停止。小结•讨论从案例研究方法中创建理论的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进一步说,该过程还无法调和采用不同方法推定数据与单一理论框架之间的分歧。然而,此过程又集中于为得到结论而创建的定义、方法和理论框架。最后,本文描述的过程还与从经验得来的证据有密切联系。•从案例中创建理论的优点1.可能产生新的理论。2.由于结构易衡量,假设可证伪,所以理论可能是可检验的。3.这个作为最终结果的理论从经验上来看是有效的。•从案例中创建理论的弱点1.理论会比较复杂,细节很丰富,但整体观点不够简约。2.从案例中创建理论可能导致狭隘的、异质的理论。•适用性1.当对一种现象知之甚少的时候,当前的观点看起来就是不适当的,因为这些观点缺少足够的经验证实,或者这些观点跟其他人或大众理解相冲突。2.或者有时候,在一个理论检验研究中的偶然发现可能会推翻以前的观点,要求建立一种新的观点。同时,当现存的理论看起来并不合理的时候,理论建立过程中的内在冲突就可能会催生一些我们需要的新奇的理论。总而言之,在一个领域研究的早期阶段,或者对现有研究领域的创新来说,从案例研究中建立理论是最合适的。•评价标准没有统一的指导原则,可以有以下几条标准:1.产生于这一过程的概念、框架或者推论是否是“好的理论”。“好理论”的标准是简约、可检验、逻辑一致。2.创建理论研究的评价也依赖于实验的问题:方法和依据的优劣。3.有力的创建理论研究应该能够产生新的观点。简单重复旧有的理论,即使做到极致,贡献也不会太大。建理论研究的评价也依赖于实验的问题:方
本文标题:Building-theories-from-case-study-research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1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