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学设计与反思
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2.学会一种解暗箱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2.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3.能够利用简单图形记录下检测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尊重证据,实事求是。2.养成周密的思考的习惯,意识到讲究一定的顺序对探究有更多地帮助。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科学课程学习,对于科学的探究活动已经非常的熟悉,也有比较好的运用能力。对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也有很深的体验和感悟,也能够比较自主地完成一个探究过程。探究一个暗盒里面的电路需要掌握必要的简单电路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元件及连接方式,这是一个知识运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本课是学生利用一个检测器连接暗盒,根据检测器灯泡的亮灭情况来推测盒子里连的是什么元件,这是本课的重点。对于需要连接哪些点,如何保证每个点都检测出来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度,所以需要小组的讨论与交流,并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检测点,其中检测的顺序性很重要。三、重点和难点重点: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难点:有顺序地进行测试和记录并推测,不遗漏。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利用暗盒和圆筒引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上一周有没有发现纪老师在摆弄这些圆筒和黑盒子呢?提问:你发现什么了?生:你在里面放一些灯泡、导线、电池之类的东西。师:哎,老师的小心思都被你偷偷发现了,师:是的,老师设置了一些电路暗盒要让你们来探究,你们喜欢吗?生:喜欢2.师:嗯,这节课我们就来《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板书加PPT出示)3.提问如何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呢?纪老师设置了两个闯关游戏,你们有信心吗?(二)探究暗盒里的电路A.师利用三个简单圆筒引导学生探究,师生归纳探究方法好,我们先来进入第一个初级挑战:师:(点击PPT)三个露出导线但不能打开的圆筒,导线里面连接的可能是电池、导线或者是小灯泡,你们如何分辨出来呢?教师引导:你们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时用过的“检测器”能否来检测这个电路呢?生思考汇报小结出判断标准:如果连着导线,检测器的小灯泡就会亮。如果连着电池,检测器的小灯泡就会更亮;如果连着小灯泡,检查器的小灯泡会变暗。师提问:如果检测器的小灯泡不亮,说明了什么?生回答:说明了4号圆筒里面没有连接任何的电路元件!(分类板书)(展台_————电脑)B.探究5各接点的暗盒1.师:不够别高兴得太早啊,老师的杀手锏还没使出来呢!请看老师的终极挑战:五个接点的暗盒:PPT:五个接点的暗盒里连接的电路元件可能有:导线、灯泡、电池或者无连接这其中的一或两种电路元件,你又怎么来探测呢?小组讨论(1分钟)在探究之前纪老师给你们点提示吧,你们看,如果连接的是电池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发生:你们看看:反接!(看情况提示:黑板画电路图)通过这样的表格我们知道检测时是需要一定按一定顺序的是吧!哪个小组再补充一下呢,在检测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什么呢?生:把顺序先填写,边检测边记录现象。(老师的这个表格可以给你们什么样的提示呢?)小结探究黑色暗盒要求:1.不能打开暗盒(打开代表认输)2.按一定的检测顺序检测(先填写)3.边检测边记录现象并及时下结论(参照判断标准)2.小组汇报3.小结师小结出各检测点及方法,1—2,2—1等共20个检测点,说明注意事项(1)领取材料(2)组装检测器(3)小组探究暗盒里的电路,记录(4)小组整理4.各小组汇报现象及推测,师生小结5.那你们能根据你们检测的电路推测出电路连接图吗?6.小组合作画出简单电路图(三)、拓展延伸:生活中的暗盒同学们,学完这节课你们觉得有什么收获呢?生:不能打开暗盒我们可以借助探测器的外部仪器探测,在我们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暗盒。比如地球的内部、我们的人体。我们没有办法打开它们,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科学知识,去推测。生活中很多暗盒是打不开的,我们只能凭借外部现象推测内部结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推测会越来越接近事实。五、板书设计探测暗盒里的电路电池:更亮不亮灯泡:变暗——导线:亮度不变——无:不亮——教学反思:在我校一师一课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了《探测暗盒里的电路》一课,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中的第三课。是对前两课知识的巩固与延伸,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三部分:第一,提出问题,揭示方法。教材呈现了一个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怎样判定握在教师手心里的电线是连着的还是断开的呢?引导学生用连接起来的电池盒电珠进行试探,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这部分的教学实际上是给学生一种解暗盒的方法,即通过连接电路看电珠的状态进行判定。第二,引导学生设计暗盒,并让其他学生用简单电路检测暗盒里的电路情况。教材以两名学生的话语为例来提示学生如何判别暗盒里的电路情况。在这里,教师还应给一些补充:如果小电珠更亮了说明了什么?如果小电珠变暗了说明又说明了什么?提醒学生将检测结果记录下来。教材中的记录表只是提供一种范例,具体的表格设计还应根据各位教师事先设计的暗盒来定。这部分的活动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应占用课堂大半的时间,教师在这里要充分地做好指导工作,并事先为学生做好暗盒让他们去判别,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第三,打开暗盒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四个触点的暗盒对学生来说判断,但如果是五个、六个触点的暗盒,学生容易出错,这倒并不是学生的能力问题,而是触点多的暗盒容易形成三角形的闭合电路,即原来两个触点之间并没有导线相连,但他们与第三点相连,所以当检测器检测的时候小电珠照样可以亮。所以,这部分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反思,这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一部分。发现不同的电路连接有时也可以有同样的效果。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科学课程学习,对于科学的探究活动已经非常的熟悉,也有比较好的运用能力。对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也有很深的体验和感悟,也能够比较自主地完成一个探究过程。探究一个暗盒里面的电路需要掌握必要的简单电路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元件及连接方式,这是一个知识运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整合教材内容,我在教学本课时紧紧围绕检测暗盒里的电路这一活动展开,从“三个露出导线但不能打开的圆筒,导线里面连接的可能是电池、导线或者是小灯泡,你们如何分辨出来呢?”情境解决问题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研究的欲望。在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后,与学生共同学生思考、探测较为简单的两点暗盒,提出判断暗盒的方法,再分组探测复杂一点的五点暗盒之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一种解密暗盒的方法,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等等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解暗盒这种科学探究方法学生在平时的科学学习中比较少接触,学生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着重引导学生学习解暗盒的基本方法,并且让学生懂得有序地进行分析判断,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体现了从扶到放的过程。在教学过程还体现了指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让学生讨论方法,设计实验记录单来达到有序、不遗漏的观察分析,学会做到有理有据的进行科学的判断。在课的最后一部分,结合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解暗盒就在我们生活中。本节课一定要先备教材,做好课前准备,因为科学工具箱里没有完整的暗盒,只有黑盒子、导线、小电珠、螺丝等工具,只能老师去组装。引导孩子对暗盒里可能出现的电路进行预测,教师的讲解引导非常重要,而且要强调检测的顺序性。但是本节课在公开课上,学生的倾听习惯比较好,也比较集中,所以能达到所需要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比较顺利的检测出暗盒里的电路。但在平时课堂上,学生倾听习惯比较差,所以个别小组不知道如何检测,个别小组没有按检测顺序,有的一直希望检测出可以发亮或者有电池的暗盒,没有边检测边记录,导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未能较好的达到,经常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教学。教师还需注意的是:暗盒里的电路不能设计得太复杂,比如三个临近的接点不能同时连接电路,不然产生的实验现象无法解释。暗盒里的电路最好包含两种的电路元件,这样比较能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本节课我还让孩子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画图,而且用简单电路图来画,让学生做完之后理清思路,还原暗盒里的电路连接。还有一个不足是,暗盒设计中,很容易因为螺丝生锈、导线断了、电池盒损坏等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设计暗盒,给实验造成材料上的麻烦。思维导图中还可以这样的板书设计方式:这次的研究课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科学教学中,在学生动手之前,必须要先动脑,动手之后再动脑,把动脑和动手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真正的训练。正如本课的教学中检测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记录的过程、解释的过程、反思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解暗盒的一种方法、一种思想,即:当我们碰到如此的暗盒,我们有时无需打开它只要借助外显的一些现象就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在科学教学的实践中,关注动手前的动脑,让学生“想好了再做”,是让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探究能力的关键。
本文标题: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学设计与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2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