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作业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论文报告课程编号:91130001课程名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任课教师:李明教授开课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学生学号:TB2014学生姓名:时间:2014年12月24日评阅意见(评阅教师需要撰写不少于50字的评阅意见,并在课程论文上做扣分标注)课程成绩阅卷人课程论文格式要求(封皮的背面):1.课程论文采用统一封面,以左侧为准装订成册。2.课程论文一律使用标准A4复印纸打印或使用标准A4复印纸手写稿形式上交。3.论文打印的格式要求:论文标题(使用隶书二号加黑;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分别使用宋体三号、四号及小四号并加加黑)摘要、关键字(需使用宋体小四号)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行距20磅)参考文献(使用宋体五号)科技创新与中国梦摘要:在经济结构性调整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巨轮要继续破浪前行,比以往更加需要科技创新推动。我们只有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抢占核心科技制高点,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关键一跃,成就强国兴邦、安世富民的伟大复兴之梦。科技创新体系是支撑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力量,而科技人员又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内容和方法解析科技创新的意义、特点,影响科技创新的因素,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步骤,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创新之路的探索等内容,一方面可以促进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把握科技创新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持续推动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经济的持久、稳步增长,用科技创新托起“中国梦”。关键字:科技创新;中国梦;创新型人才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2014年6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1]。由此可见,必须建立完善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内容和方法解析科技创新的意义、特点,影响科技创新的因素,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步骤,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创新之路的探索等内容,一方面可以促进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把握科技创新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持续推动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实践创新奠定基础。1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活动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等特点。知识社会环境下的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知识创新的核心科学研究,是新的思想观念和公理体系的产生,其直接结果是新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学说的产生,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和价值实现,其直接结果是推动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创新双螺旋互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管理创新既包括宏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也包括微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其核心内容是科技引领的管理变革,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所有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2]。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之间相辅相成、协同互动共同演化形成了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文化基础,没有新的理论学说和公理体系,不可能有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反过来又为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管理创新则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微观与宏观环境。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硬件”,而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则是社会进步的“软件”,它们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科技创新正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这个三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信息技术引领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推动了管理创新,这既包括宏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制度创新,也包括微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无疑是我们所在这个时代创新的主旋律,也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较大进步,但仍有许多因素制约着未来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3]。影响中国科技创新活动的因素有以下几点:①传统文化潜在地影响着人们创造力的发挥儒家文化从构建和谐社会、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角度讲具有积极的作用,但这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和忽视个人利益的传统文化,久而久之使人们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形成一种不善于向传统东西挑战的习惯,丧失为追求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而不断创新的动力源,而这恰恰束缚了人们的创造能力。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也是以推崇“无为而治”和“禁欲主义”为其宗旨的,这些禁止弘扬人的个性和人们欲望的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初期文艺复兴所倡导的尊重人性的文化显然是相悖的。②现有的教育体制使得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缺乏创意长期以来,中国基本上沿袭了以记忆背诵为主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具有增加知识库存量的优点,但采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缺乏勤动手、多动脑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缺乏多问几个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怀疑精神。而怀疑恰恰是创造性思维的开端。③落后的经济文化仍在影晌着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济是一种社会现象,其中必然包含着文化的因素。不同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而且左右着人们的科技创新活动。④缺乏现代人的科学精神所谓科学精神是指科学家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思想、理念、态度、价使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中国科技创新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又一重要原因是在科技界缺乏应有的对真理和知识不断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缺乏勇于批判的精神,对已有的科学理论进行怀疑和批判,往往是创造性思维的开端。缺乏大胆创新的精神,许多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往往囿于消化、吸收或模仿的水平上,使得许多科研成果缺乏创意[4][5]。缺乏严谨求实的精神,在中国现行的职务、职称晋升政策作用下,许多科技人员为了晋升职称、竞争上岗,相互间攀比所谓的科研成果数量,到头来只能是滥竽充数,只有数量,没有质量,这种不健康的学风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而且降低了中国科技人员及其成果在国际上的权威性和可信度[6]。鉴于以上分析,未来我国科技创新领域要得到长足发展必须明确创新文化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而先进的、优秀的、有利于中国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的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淀和演进。该过程不仅需要保留和传承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而且需要决策者们通过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法律、道德等制度、体制或政策的制定和建立,逐步规范、引导和蕴育,从而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的文化体系。同时,还需要吸收外来先进的创新文化,并在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碰撞中形成新质文化。以此推动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2创新型人才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新增长理论指出科技创新型人才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并强调知识和科技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人力资本进行知识投资可以为全社会储备财富,会提高全社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而科技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唯一载体,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来自于科技创新型人才[7]。在这一大背景下,制定合理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战略对于一国的经济增长就显得尤为重要。科技创新型人才是所有人才中创新能力最强的一个群体,平庸的工作和简单重复劳动是无法满足他们旺盛的创造、发现欲望的。高薪只能暂时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而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外在环境,尤其是宽容、允许失败、鼓励求新的氛围最能聚拢科技创新型人才。因此,制定合理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战略一定要从他们特殊的品质出发,不能只强调物质待遇。我国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战略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成型于近几年,属于赶超型科技人才战略模式。尽管我国的科技人才战略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很大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是由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8]。随着政府重视度提升和科技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目前这种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为了构建更合理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战略,政府应重视科技人才所依赖的软环境建设,重视产学研合作,多渠道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为我国服务,重视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管理,主动引导所管辖的企业更新管理理念,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利于科技创新型人才施展才华的空间。这些措施必然会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加入,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从而促进经济发展。3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二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发展,而不是为了发表高水平论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同时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可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除此以外,其还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9]。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长远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又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应抓住以下重点着力推进:①细化战略目标目前,应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建立完成目标的组织架构和任务体系,让各部门、各层面、各单位按照明确的目标任务推进。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瞄准国际创新趋势、特点进行自主创新,使我国的自主创新站在国际技术发展前沿;二是要将优势资源整合聚集到战略目标上,力求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进行多种模式的创新,既可以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创新,也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还应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进一步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让企业成为技术需求选择、技术项目确定的主体,成为技术创新投入
本文标题: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24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