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高中历史课标解读-王永平:2017版新课标变化与教学应对策略
1/13新课标新方案——新课标主要变化与教学应对策略枣庄八中北校历史组王永平20181122一、课标新变化2013年,我国全面启动了对2003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针,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成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又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一)高中教育改革(高考综合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原则、理念)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中央有关教育要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源头上把好意识形态安全关。二是坚持科学论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求。加强调查研究和测试论证,广泛听取不同领域人员的意见,重大问题向权威机构、权威人士咨询,求真务实,严谨认真,确保课程内容科学,表述规范。三是坚持反映时代要求。反映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高度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变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努力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新成就。(二)课标修订依据1.体现国家意志,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教育功能。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历史角度关心国家命运,关注世界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时代要求。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培养要求。3.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要求。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对人的培养至关重要。4.个体发展的要求。培养自我实现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国民,有助于个体的终身发展,有利于获得成功的个人生活。5.旧课标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目标表述笼统,必修课程历史1(政治)、历史2(经济)、历史3(文化)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时序性不强,内容较深且选择不够系统,必修与选修内容有重复,等等。(三)课程目标——突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改革永远在路上”,高中课改和考改的步伐也永远不会停止。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从最早的“双基”,到后来的“三维目标”,到现在的四项关键能力,再到将来的“五大核心素养”。双基教学,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双基教学理论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可以看作是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为本的教学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是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三维目标教学,根据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新课程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四项关键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层次。2/13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四)课程结构——采用通史加专题的组合方式呈现在课程结构上,构建了“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三类课程所组成的课程体系,并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修订后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二个重大变化,即是调整了课程结构。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将由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类课程构成,并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呈现方式。必修课程采取通史方式,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大势,基本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旨在让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在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以及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五)课程内容——依据核心学科素养要求有所更新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通史+专题、专题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注重展现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历史发展大势,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历史启示。以下是新旧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对比示意表:课程类型2003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必修Ⅰ:政治领域的历史必修Ⅱ: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历史必修Ⅲ:文化思想领域的历史《中外历史纲要》选修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择性必修课《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选修课《史学入门》《史料研读》(六)课程评价——依据学生学习阶段分层次评价增加教学示例、评价案例和命题建议考虑这次课程改革幅度较大,每个模块内容标准后面,以及教学与评价建议中,都设计了教学提示和教学活动示例,21个;在“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中,提供2个典型试题及说明;附录2中,提供1个具体的教学与评价示例。提供示例原则:一是根据需要及其功能,将教学、评价示例分解到教学内容不同的部分,尽量做到示例全覆盖;二是避免空泛地将核心素养列为教学与评价目标,而是要将希望达到的核心素养与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联系起来。二、基本要求不变化不论高中教育如何改革,高考如何改革,一些基本要求是不会变化的,如,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学习的普遍习惯和方法等。3/131.知识内容:通史与专题各有所长,不可偏废。历史回顾:通史→专题→通史+专题。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1)专题探索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鉴往知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如,“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对当今我国的社会治理可以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政治体制、官员的选拔与监督、民主权利的行使与维护、法律的制定与施行等。(2)通史如必修课程内容,原有课程内容按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选择了若干学习专题。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感到这种专题史的体例编排及内容,忽视了历史整体性和时序性的特点,造成了学习内容跨越性大,知识割裂,交叉重复的现象。有鉴于此,修订后的必修课程,按历史时序,选择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作为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内容。必修课程内容的这一更新,不仅有利于学生梳理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阶段,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历史时空框架下把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从而达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关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的培养。(3)选择性必修课程注意与原课标必修课程衔接《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三个模块。各模块由若干学习专题构成,专题下具体内容依时序的发展进行表述,呈现中外历史多方面的重要内容,引领学生从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等不同视角对中外历史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在这三个模块中,既可看到与原课标的某些衔接,又凸显了高中历史应注意和强调的重要内容。例如,模块1,既与原课标“历史I(政治)”有衔接,又补充了社会治理的内容,引导学生在时空框架下认识并形成对历史上政治文明演进的正确解释,形成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树立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能力要求:此部分的提出是专门针对近些年高考考试和对应的复习中面临的问题而设的。也可以说是对考试说明的历史能力要求的进一步阐述。能力的分析着重在通过高考试题的设计和答案要求进行说明,让学生理解能力的基础和表现,从而主动地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增强能力,学会转化知识为能力。复习建议是力求通过一些经验介绍,帮助学生更为理性地对待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率。历史学科的能力要素测量可以细化为以下几方面:(1)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方面能力要求l: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能力要求2: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2)材料处理方面能力要求3:阅读理解历史材料。能力要求4: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j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能力要求5: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3)历史阐释方面能力要求6: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能力要求7: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力要求8: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厉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4/13能力要求9:史论结合。(4)文字表达方面能力要求l0:语言准确,逻辑严谨。这个测量目标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我们对能力要求认识程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10项能力要求被切割成4个方面,即“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释”;“文字表达”。三、落实新课标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障;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一)巧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现象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每一个后者都会对前者产生反作用;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运动,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社会形态的变迁;等等。1、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存在的问题(1)绝对化思维:非好即坏,非黑即白,非敌即有,非此即彼,善恶两分。(2)以偏概全只看到局部,不顾全局,角度单一,不够全面。(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唯物史观概念内涵不清晰。2、唯物史观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经思关系经济政治的变革影响了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新思想、新文化又推动政治、经济新一轮的变动3、发展的观点看历史的过程性特征2009-1-1-34.(2018•全国1)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1.B。5/13(二)关联历史纵横,增强时空观念1、一般性方法示例辨识历史叙述中时间的不同表达方式,理解其意义将史事置于特定的时间框架下,认识史事来龙去脉运用特定的时间术语叙述史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在独立探究中用恰当的时序对历史进行合理的解释2、行政区划变革中的历史——运用历史地图强化时空观念3、把握历史纵向脉络—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示意图4、加强中外历史的横向关联——新航路开辟和近代前夜的中国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1)经济:和清朝前期人口的迅速增长创造了条件;有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了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赋税形式向货币地租转变。(2)外交:明清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关系。(3)文化:西学东渐开始,传播了一些先进文化,一部分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吸收西方科技成果,如《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水利工具5、世界格局的时空变化1700-35.(2018•全国1)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6/13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1.A。(三)搜集情境史料,成就实证意识图片证史、地图证史、名家证史、史料探史1003-4-=25.(2018•全国1)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课标解读-王永平:2017版新课标变化与教学应对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2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