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校对实务单选、多选:1.《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初级)试题》2.《2006年度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试题》名词解释:一、教材1.校对P515: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的编辑工作,是学识性、文字性的创造性劳动。2.规范汉字P199:主要是指1986年10月根据国务院批示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所收录的简化字;1988年3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收录的汉字。3.传承字P11:指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与简化字字形完全相同的字。4.异形字P38:指在现代汉语中并存并用、音同或音近、同义而异形的词语。5.成语P46:长期习用的、意义上整体化、结构上定型化的固定词组。6.语法P65:语言的结构规则。分为词法和句法两个层面。7.标点符号P355: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8.句子P354: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9.短语/词组P355: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10.修订本:书籍内容经过重大修改后的版本。内容增订较多的,有时称为“增订本”。11.影印本:影印有多种形式,拍照、扫描、复印。由这三种形式得到的都叫影印本。12.书名页P134~P135:包括主书名页和附书名页。主书名页正面应提供书名、著作责任者、出版者等信息;背面应提供图书的版权说明、在版编目数据和版本记录等信息,编校者名也可刊登在书名页背面上端,书名页背面位于双数页码面。附书名页应提供多卷书、丛书、翻译书等有关书名信息,附书名页位于主书名页之前。13.注释P136:对正文局部内容的解释和交代。注释的版面格式有文内夹注、脚注、篇末或书末注三种。14.版面格式P134:图书的包装形式,设计图书的版面格式要体现美观、实用、准确三个原则。二、参考资料1.版面:指在书刊、报纸的一面中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总和,即包括版心和版心周围的空白部分书刊一页纸的幅面。2.版心:位于版面中央、排有正文文字的部分。3.书眉:排在版心上部的文字及符号统称为书眉。它包括页码、文字和书眉线。一般用于检索篇章。4.页码:书刊正文每一面都排有页码,一般页码排于书籍切口一侧。印刷行业中将一个页码称为一面,正反面两个页码称为一页。5.周空:是图书版面上规则版心四周的空白,是构成图书版面的不可或缺的要素。6.开本:即版面的大小,开本以全张纸为计算单位,每全张纸裁切和折叠多少小张就称多少开本。7.封面:(又称封一、前封面、封皮、书面)封面印有书名、作者、译者姓名和出版社的名称。封面起着美化书刊和保护书芯的作用。8.封里:(又称封二)是指封面的背页。封里一般是空白的,但在期刊中常用它来印目录,或有关的图片。9.封底里:(又称封三)是指封底的里面一页。封底里一般为空白页,但期刊中常用它来印正文或其他正文以外的文字、图片。10.封底:(又称封四、底封)图书在封底的右下方印统一书号和定价,期刊在封底印版权页,或用来印目录及其他非正文部分的文字、图片。11.书脊:(又称封脊)书脊是指联接封面和封底的书脊部。书脊上一般印有书名、册次(卷、集、册)、作者、译者姓名和出版社名,以便于查找。12.书冠:书冠是指封面上方印书名文字的部分。13.书脚:书脚是指封面下方印出版单位名称的部分。14.扉页:(又称里封面或副封面)扉页是指在书籍封面或衬页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扉页上一般印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和出版的年月等。扉页也起装饰作用,增加书籍的美观。15.插页:插页是指凡版面超过开本范围的、单独印刷插装在书刊内、印有图或表的单页。有时也指版面不超过开本,纸张与开本尺寸相同,但用不同于正文的纸张或颜色印刷的书页。16.篇章页:(又称中扉页或隔页)篇章页是指在正文各篇、章起始前排的,印有篇、编或章名称的一面单页。篇章页只能利用单码、双码留空白。篇章页插在双码之后,一般作暗码计算或不计页码。篇章页有时用带色的纸印刷来显示区别。17.目录:目录是书刊中章、节标题的记录,起到主题索引的作用,便于读者查找。目录一般放在书刊正文之前(期刊中因印张所限,常将目录放在封二、封三或封四上)。18.版权页:版权页是指版本的记录页。版权页中,按有关规定记录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发行者、印刷者、版次、印次、印数、开本、印张、字数、出版年月、定价、书号等项目。图书版权页一般印在扉页背页的下端。版权页主要供读者了解图书的出版情况,常附印于书刊的正文前后。19.索引:分为主题索引、内容索引、名词索引、学名索引、人名索引等多种。索引属于正文以外部分的文字记载,一般用较小字号双栏排于正文之后。索引中标有页码以便于读者查找。在科技书中索引作用十分重要,它能使读者迅速找到需要查找的资料。20.版式:版式是指书刊正文部分的全部格式,包括正文和标题的字体、字号、版心大小、通栏、双栏、每页的行数、每行字数、行距及表格、图片的排版位置等。21.版心:是指每面书页上的文字部分,包括章、节标题、正文以及图、表、公式等。22.版口:是指版心左右上下的极限,在某种意义上即指版心。严格地说,版心是以版面的面积来计算范围的,版口则以左右上下的周边来计算范围。23.超版口:超版口是指超过左右或上下版口极限的版面。当一个图或一个表的左右或上下超过了版口,则称为超版口图或超版口表。24.直(竖)排本:是指翻口在左,订口在右,文字从上至下,字行由右至左排印的版本,一般用于古书。25.横排本:就是翻口在右,订口在左,文字从左至右,字行由上至下排印的版本。26.刊头:刊头又称“题头”“头花”,用于表示文章或版别的性质,也是一种点缀性的装饰。刊头一般排在报刊、杂志、诗歌、散文的大标题的上边或左上角。27.破栏:破栏又称跨栏。报刊杂志大多是用分栏排的,这种在一栏之内排不下的图或表延伸到另一栏去而占多栏的排法称为破栏排。28.天头:是指每面书页的上端空白处。29.地脚:是指每面书页的下端空白处。30.暗页码:又称暗码是指不排页码而又占页码的书页。一般用于超版心的插图、插表、空白页或隔页等。31.页:页与张的意义相同,一页即两面(书页正、反两个印面)。应注意另页和另面的概念不同。32.另页起:是指一篇文章从单码起排(如论文集)。如果第一篇文章以单页码结束,第二篇文章也要求另页起,就必须在上一篇文章的后留出一个双码的空白面,即放一个空码,每篇文章要求另页起的排法,多用于单印本印刷。33.另面起:是指一篇文章可以从单、双码开始起排,但必须另起一面,不能与上篇文章接排。34.表注:是指表格的注解和说明。一般排在表的下方,也有的排在表框之内,表注的行长一般不要超过表的长度。35.图注:是指插图的注解和说明。一般排在图题下面,少数排在图题之上。图注的行长一般不应超过图的长度。36.背题:是指排在一面的末尾,并且其后无正文相随的标题。排印规范中禁止背题出现,当出现背题时应设法避免。解决的办法是在本页内加行、缩行或留下尾空而将标题移到下页。37.暗码:篇章页、整面的超版口(未超开本的)的图、表及章末的空白页等都用暗码计算页码。空白页的页码也叫“空码”。校对时暗码(包括空码)必须标明页码顺序。38.标题:一篇文章核心和主题的概括,其特点是字句简明、层次分明、美观醒目。行业术语(不是标准答案)1、原稿:是指使用某种印刷完成图像复制过程的原始依据。同时,也指未经过修改增删的稿子。2、校样:稿件经排字或制版后印出供校对用的样张。3、校次:谓逐一检查。4、分校:5、接校:6、调校:7、正文:著作的本文。8、附件:随同主要文件发出的有关文件或者物品。9、注文:又称注释,对正文内容或者对某一字词所作的解释和补充说明。10、注码:在正文中标识注文的号码。11、另面:另面起指一篇文章可以从单、双码开始起排,但必须另起一面,不能与上篇文章接排。12、另页:另页起是指某些文章(如论文集)从单码起排。如果第一篇文章以单页码结束,第二篇文章也要求另页起,就必须在上一篇文章的后面留出一个双码的空白面,即放一个空码。每篇文章要求另页起的排法,多用于单印本印刷。13、另行:另行就是另排一行,一般另行排的,行首空两格。14、接排:把字典中的词条放在或是加在分段条的末尾。15、版面:稿件经排字或制版后印出供校对用的样张。16、版心:页面中主要内容的所在区域。17、书眉:排在版心上部的文字及符号统称为书眉。它包括页码、文字和书眉线。一般用于检索篇章。18、中缝:指精装书封壳的硬纸板与中径纸板之间的两个缝隙。其作用主要是与书芯联结和易翻阅。19、字距:就是字符之间的距离。20、行距:行与行之间的距离。21、占行:22、上空:23、居中:24、顶格:书稿排版时,排完一行接排下一行时,齐版口起排,不留空格,称“顶格”。中文习惯是每段开头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如果不空格,那就是顶格。25、回行:指一行排不下,转到下一行,中间不空行。26、缩行:27、缩面:28、捅行:任何出现正行文字移位,且破坏阅读流畅的情况都可视为捅行。29、捅版:把移位的范围扩大到一整页文字。30、字体:又称书体,指文字的风格式样。31、字号:字体的大小。32、封面:是指书刊外面的一层。有时特指印有书名、著者或编者、出版者名称等的第一面。33、书名页:位于环衬后、书芯或插页前,是图书的主要识别标志。通常称“扉页”或“内封”,上印有完整的书名、著作者和出版者的名称。背面印有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版本记录等。有些丛书、多卷书、作者数量众多的书(如大型工具书)等,还在主书名页之前设有附书名页。34、折校:校对术语。亦称“比校”。将校样放在桌上,原稿夹在两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之间,逐行折与原稿相对应进行校对的方法称为折校。如原稿比较复杂,或改动较乱,可将校样上下移动来对应。校到校样的—行末尾时,可用拇指和中指向前推移校样(不必离开原稿)。改正校样的错误时,左手持校样,右手执笔改正错误。35、点校:是对古籍标点、校订的简称。亦称校点。它是编辑加工古籍使成为可靠的、便于阅读的出版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36、平行点校:将原稿折叠后,放在校样需校对文字或者图表上进行点校。37、读校:由两人合作,一人朗读原稿,另一人核对校样,并改正校样上的错误。座位一般为读者在左、校者在右,以便校者在需要时向左边查看原稿。读者要将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朗读准确,速度要缓慢,音调要有节奏。标题,每行另起等都要分别口头交代清。38、通版检查:是现代校对中本校法的一种形式,采用通读全文的方式校改错误。*P24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论述题:1.P514校对的地位与作用①校对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做好校对工作,是出善本、不出错本的基本条件。②图书是一种思想文化信息载体,其作用在于将负载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并作为文化遗产积累传承。③图书出版过程存在的价值,在于以作者的原创作品为对象,在作者劳动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贯穿于图书编校工作的全过程。④综上所述,校对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作如下界定:校对工作是图书出版生产流程中的独立工序,其作用是将文字差错和其他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从而保证图书的传播和积累价值,因为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2.校对的基本功能①校对的基本功能有二:校异同;校是非。这是校对的性质决定的。②校异同是指将校样跟原稿逐字逐句比照,通过查找两者异同的方法,发现并改正录排错漏。功能:保证原稿不错、不漏地转换成印刷文本。③校是非是指通过对原稿内在矛盾的是非判断,发现并改正原稿可能存在的错漏。功能:弥补编辑工作的疏漏,使书稿趋于完善。3.校对的基本方法①对校法。特点是:“照本改字,不讹不漏”。比照原稿核对校样,通过查找异同而发现差错。(折校、点校、读校)发现了校样上与原稿相异之处,原则上是依照原稿改正校样。②本校法。特点是:“定本子之是非”。通读检查,通过文中内在矛盾发现问题,然后进行是非判断而发现原稿的差错。③他校法。特点是:“以他书校本书”。原则:改必
本文标题:校对实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36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