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的探索——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6
专题十二专题十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的探索——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6)【考点导图】专题十二主干整合一、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49~1956年)(一)政治建设和对外关系1.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民主政治制度建设(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新中国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专题十二主干整合(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地位: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建立: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完善: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法制建设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专题十二主干整合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建立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中苏建交:1949年,中苏建交;第二年初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4)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中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5)万隆会议:1955年,参加亚非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专题十二主干整合(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53~1956年)1.1952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2.工业化建设:1957年,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起,国家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专题十二主干整合(三)思想的发展与教育的奠基1.毛泽东思想的发展(1)《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2)《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2.人民教育的奠基: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专题十二主干整合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1956~1976年)(一)民主政治的挫折和外交突破1.民主政治的挫折“文革”期间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社会秩序混乱。2.外交突破(1)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3)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专题十二主干整合(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社会生活的变迁1.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与失误成功探索①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②1960年,提出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③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发展失误①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挫伤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②“文革”使国民经济遭受劫难专题十二主干整合2.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①习俗:从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②生活水平: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2)交通事业的进步①铁路: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②公路: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3)电视事业的发展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专题十二主干整合(三)文化教育的得与失1.科技成果:“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成功。2.“双百”方针提出: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新中国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后期遭到破坏。3.教育事业的发展(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2)动乱中的教育: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问题探讨专题十二主题一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的时段特征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如何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成了该时期的主题。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就,也有挫折、失误,即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政治上:建国初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变了中国被动、屈辱、不平等的外交局面,国际地位大大提高。2.经济上: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文化上: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设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教训深刻;毛泽东思想得到发展。4.社会生活上: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色。问题探讨专题十二【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明转型的艰难。——张宏杰《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材料二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中国现代化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文明转型艰难的主要原因。(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现代化进入新纪元”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1)原因:政治上专制制度的阻碍;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上传统思想文化的制约和禁锢。(2)表现:政治上,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济上,实施“一五”计划,进行了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问题探讨专题十二主题二建国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中,把人民主权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符合我国国情,既能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利,又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组织社会主义建设。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有效解决我国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它的基本特点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问题探讨专题十二【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评论家俞可平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年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一篇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中国新闻网(1)1949~1956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据材料归纳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创新。(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特点: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既借鉴吸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坚持独立自主道路。创新:颁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扩大基层民主。问题探讨专题十二主题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1.革命性(1)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2)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2.结盟性(1)“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2)这一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所决定的。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问题探讨专题十二【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1)根据材料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的重要事件。(2)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原因。(1)特点:较为公开透明;具有包容性或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举例: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2)改革开放后发展对外经济的需要;综合国力的提高为多边外交奠定了基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冷战的结束使国际关系趋于缓和(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全球化的迅速发展。问题探讨专题十二主题四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经验教训项目经验教训事例(史实)中心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文革”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速度尊重经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的探索——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45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