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18春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4
形考任务4(第十四章至第十七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1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3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30%一、填空题(21道,共20分)1.某银行吸收存款1000万元,按规定应留20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时的法定准备率为20%;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5000万元.2.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称为简单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两者之间的比例是货币乘数.3.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4.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在货币市场上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成同方向变动.5.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周期性失业.7.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1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15,则从1995年到2001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15%。.8.紧缩性缺口引起周期性失业,膨胀性缺口引起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9.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10.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11.顶峰是繁荣的最高点,谷底是衰退的最低点.12.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以及国际经济政策.13.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14.货币筹资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债务筹资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以及其他人.15.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例增加货币供给量.16.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之争的实质是要不要国家干预经济.17.贸易赤字是指出口小于进口.18.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净出口.19.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减少会使AD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从而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20.浮动汇率制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21.一国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对别国的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反过来,别国由于“溢出效应”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溢出效应”的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再增加,这种影响被称为回波效应。二、选择题1.中央银行规定的银行所保持的最低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是(D)。A.简单货币乘数B.货币乘数C.贴现率D.法定准备率2.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C)。A.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提高B.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降低C.货币供给量的减少的利率提高D.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降低3.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减少会引起(D)。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B.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升C.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4.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然失业5.如果经济中发生了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那么(C)。A.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益B.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损失C.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失D.债务人受损失而债权人受益6.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可以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来说明(C)。A.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B.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C.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D.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7.认为在长期与短期中都不存在菲利蒲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流派是(C)。A.新古典综合派B.货币主义学派C.理性预期学派D.新凯恩斯主义8.乘数-加速模型,引起经济周期的原因是(A)。A.投资的变动B.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C.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动D.政府支出的变动9.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C)。A.经济中没有失业B.通货膨胀率为零C.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D.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分配平等10.在西方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是(A)。A.中央银行B.商业银行C.财政部D.金融中介机构11.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B)。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12.货币主义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是(B)。A.控制利率B.控制货币供给量C.控制利率和控制货币供给量两者并重D.控制物价水平13.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增加将引起(B)。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C.国内生产总值不变,贸易收支状况不变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14.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是(C)。A.国外政府在本国的存款B.本国在外国发行股票的收入C.外国居民在本国旅游的支出D..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投资支出15.清洁浮动是指(A)。A.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B.汇率基本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但中央银行加以适当调控C.汇率由中央银行确定D.固定汇率三、判断题1.企业债券的利率高于政府债券的利率。(√)2.货币供给量就是指基础货币的变动量。(×)3.在物品市场上,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成同方向变动(×)。4.根据IS-LM模型,货币量的增加会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5.无论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存在的失业就是自然失业。(×)6.如果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而且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就很小。(√)7.每一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8.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9.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属于需求管理政策。(√)10.在财政政策中,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增加私人消费。(√)11.内在稳定器能够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12.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和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是相同的,都是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通过利率来影响总需求。(×)13.如果某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它就不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14.在开放经济中,对外贸易乘数小于一般的乘数。(√)15.汇率贬值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四、计算题(3道,共10分)1.计算下列每种情况时的货币乘数:(1)货币供给量为5000亿元,基础货币为2000亿元;(2)存款5000亿元,现金1000亿元,准备金500亿元。2.假定某种债券每年的收益为100元,在债券价格分别为900元、1000元、1100元时,利率是多少?解:利率=债券收益/债券价格=100/900=11.11%当债券价格为1000元时,利率=100/1000=10%当债券价格为1100元时,利率=100/1100=9.09%3.一个国家边际消费倾向为0.6,边际进口顷向为0.2。如果该国总需求增加10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能增加多少?5.220005000HMmm2.050001000cu1.05000500r41.02.012.01rcucuHMmm解:对外贸易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出口倾向)=1/(1-0.6+0.2)=1.67总需求增加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67×100=167亿元五、问答题(3道,共30分)1.用IS-LM模型说明自发总支出的变动对国内生产总值和利率的影响。(参考课本P337)答: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右上移→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自发总支出减少→IS曲线左下移→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降。2.在不同的时期,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参考自测练习P277)答:财政政策的运用:运用政府开支和税收来调节经济——逆经济风向行事经济萧条(扩张性政策)经济繁荣(紧缩性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支出减税增税增加转移支付减少转移支付3.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在开放经济中,总需求的变动对宏观经济有什么影响?(参考自测练习P290)答:国内总需求增加→AD右上移→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上升→进口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国内总需求减少→AD左下移→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下降→进口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本文标题:18春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54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