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自考-03517-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知识点(5-12章)
自考03517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知识点第五章-第十二章(正文加粗为填空题或选择题)第五章认识自我,悦纳自我1、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①通过自我反省和检查来认识自己②通过别人的态度和评价来了解自己③通过各种的心理测验来了解自己④借助活动的成果来认识自己2、“每个人都有优缺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①通过“优点轰炸”来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②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分析来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和短处3、智力智力是能力的一种。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为大多数活动多需要并对大多数活动的效率有着一定制约性的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为某种专门活动所必需。对该活动的效率有很大的制约性的能力。4、性格是指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动方式中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对现实的态度②意志方面的特征③情绪方面的特征④理智方面的特征5、情绪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根据情绪对人的影响,可分为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正性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负性情绪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6、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它表现为人力求认识和活动某种事物并且力求参与相应的活动。7、有关认识自我与悦纳自我的课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掌握认识自己的主要方法态度目标:培养敢于自我分析的勇气,并以真诚的态度接纳同学的评价和看法能力和问题解决目标:利用自我测查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正确认识自己。8、青少年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第六章青春期教育1、性意识的表现:①被异性吸引②常想到性问题③性幻想④做“性梦”2、角色:是社会对某一类人所规定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决定了这类人的共同轮廓,它不是以具体角色的承担者的个人意识倾向和行为需要为转移的性别角色:是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人所规定的行为模式3、爱情和友情的区别与联系:区别:①爱情以异性之间的性爱为基础的,建立在男女双方之间一种崇高纯洁的感情②爱情的目的和归宿是两性结合,组成家庭③爱情是专一的、排他的、只能在一对男女之间形成的特殊感情友情则不具备这些特点。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友情和爱情可以相互转化4、早恋的界定:是根据人类性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来的,凡没有达到恋爱期的年龄阶段的学生谈恋爱均称为早恋。5、随着性机能的成熟和性意识的觉醒,青春期学生会产生性冲动和性兴奋,继而需要通过一定的性行为来释放其性紧张。就中学生而言,常见的释放行为为自慰(即手淫),但也有个别学生出现婚前性行为。6、手淫是学生性释放的必然途径,它在青春期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7、老师强调指出:适当的手淫是释放性紧张的合理途径,无须自责自罪,需要避免过度的手淫8、强调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手淫行为,但对过度手淫和婚前行为需要防止。较好的性适应的方法和途径(比如:避免不良性刺激、性紧张的合理释放、性注意的转移、性升华等。)第七章智能训练课1、智能训练课程着重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等各个因素。2、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持久的知觉活动。(衡量)观察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速度等方面。3、观察力及其品质:即观察的①目的性②精确性③速度④持久性⑤概括性等方面4、记忆是人将感官输入的信息加以保持,并在一定的时候将这种信息重新提取出来的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认或重现三个阶段。识记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机械识记和理解识记。18岁时,可达到记忆力发展的最高峰5、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和形象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描述或图样示意,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新想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科学领域中一切新的发明,文学艺术领域中一切形象的塑造,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创造出来。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人的思维特点:间接性和概括性7、皮格马利翁效应:一个人自己对自己或他人对自己的能力的信念和期待深深影响着一个人的脑功能的发挥。期待和信念,即皮格马利翁效应8、创造力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提出新问题、新点子、新想法和创造新事物的认知能力。9、儿童的创造力能否表现,主要看环境是否容许他表现。创造力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向儿童提供支持性的环境,即民主、自由、安全和和谐的环境10、属性列举表的作用:通过做作业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11、在创造力训练课程中,教师要把握“问”“想”“做”“评”等教学要素第八章学习心理指导1、动机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动机对学习活动的三种作用:①激起学生的学习行为;②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向某个特定的目标③维持和增强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成就动机、交往动机、求知欲动机构成(第二章:学习动机是推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产生学习动机的基础是学习的需要)2、成就动机和学习效率的关系并非呈直线关系的,而是呈倒“U”型的关系,只有中上强度的成就动机,才能比较好地使学生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要保持适当、较强的成就动机,就要建立适当抱负水平,即抱负水平必须必自己的一般水平高一些,这样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3、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激发学生内部动机——求知欲的重要途径4、填空: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比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学习态度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定向选择。5、学习习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学习习惯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符合学习心理的规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不好的学习习惯偏离学习的心理学规律,会妨碍学习的效果。6、最近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效的学习不是依靠天生的、一成不变的学习能力,而是依靠一系列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技能7、“五步阅读法”:①审题②略读③精读④概述⑤复习。要求学生用“五步阅读法”来预习新课文,培养自学能力8、有效记忆方法:第一减少死记硬背,多采用意义记忆第二采用多样化的和多感觉通道的识记方法第三边阅读边回忆第四充分利用联想来进行记忆9、记笔记的方法:第一种方法:在书上做记号;第二种方法: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疑问和体会;第三种方法:就是把书上的重点摘录下来,可抄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写;第四种方法:用列表的方法把书中主要内容记下来。10、考试是教学和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一种检验也是一种竞争,会使学生产生心理紧张和焦虑,焦虑只能适度而不能过度;11、美国心理学家本森,根据东方静默法的特点制定了一种新的放松训练方法,这方法要求:①安静的环境②肌肉放松③在心里重复一个声音、一个词或一个短句④一个随和的身体姿势第九章挫折应对与情绪调节1、困难和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使人感到痛苦和失望,严重时使人产生消极对抗行为,更严重时使人对生活,对自我放弃;另一方面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使人成熟和坚强起来,人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逐步走向成功;2、正确面对挫折的6种解决方法:①对挫折情景采用宽容的态度,坦然面对;②提升认知能力,分清挫折产生的是与非,进行正确的归因,采用合理的对策消除挫折感;③寻求适当的方式,改变挫折环境,通过继续能力获得成功,除挫折感④当挫折情境无法改变时,转移注意力,改变努力方向,获得其他方面的成功,消除挫折感;⑤寻求精神上的发泄,消除消极情绪,得到心理平衡⑥进行心理咨询,寻求专业人员帮助;;3、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遇到对其打击比较严重的事件时感到无力承受的一种无助、无望、完全放弃或者极度反抗、孤注一掷的心理状态4、心理危机教育(五个方面):①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个性,适时疏导积压的心理能量,防微杜渐;②其次需要教师对学生深入了解和细致观察,即时发现心理危机,即时解决;③需要教师的耐心细致工作④尔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针对性辅导教育,帮助学生解决认识的矛盾和思想的障碍以及其他存在的问题⑤最后,当心理危机过去之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当长时期的心理微调工作,抚平学生的心理创伤,解除心理危机的后遗症。小学生的心理危机教育主要集中在如何正确处理意外事件上5、心理训练:是利用暗示、意念思维等方式调整个体的心理状态,训练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6、“克服烦恼的方法”:首先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思维能力,教育学生认识到烦恼的危害不在于烦恼的本身,而是我们对待烦恼的态度;其次要教育学习学习一些处理烦恼的方法;“课程教学建议”: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内容可以侧重分析烦恼的性质,产生烦恼的原因,如何看待这些烦恼等,然后相互交流解决烦恼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内省和自我分析宣泄法7、愤怒是由于外界干扰使个体的愿望受到压抑,目的受到阻碍,从而逐渐积累紧张性产生的情绪体验。愤怒的大小取决于:①外界的干扰对愿望压抑的程度②干扰的次数③挫折感的大小④对外界干扰的认识。“愤怒”的教育可以从两方面入手: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涵养和意志力;加深学生对生活、对社会、对自己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挫折耐受力和自制力能力;②教育学生控制愤怒的方法:⑴理智的方式⑵通过行为调节情绪的强度⑶注意力转移;8、小学生的愤怒有情境性质,中学生的愤怒有社会性,适当引导学生从社会角度去认识愤怒情绪的本质9、中小学生的嫉妒主要表现在学习上,嫉妒心理常常与羡慕心理紧密联系,可以说是羡慕心理的一种变体;它不是真正的嫉妒,它只是出于一种人的原始本性。重点是教育他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要虚心向好同学学习,不能有嫉妒的心理。在教育方法上,小学生适宜于讲故事等方式,中学生适宜于采用说理式教育和自学、自我反省相结合的方式。第十章协调人际关系1、同学人际交往的主要内容(与第二章区分):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帮助他们认识到人际交往的本质,使他们知道建立良好同学关系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要得到朋友也需要付出真诚②提供机会让同学们相互认识了解,并让他们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其人际交往的能力2、代沟是年轻一代和上一代存在着心理距离的一种形象比喻。是反映着两代人之间由于成长背景、生活阅历、社会角色不同而导致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如果代沟不能正确地化解会转化成为冲突。3、与人和睦相处,是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也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的具体表现第十一章消费与闲暇心理辅导1、消费行为是受消费观念导向的,受消费动机支配的,在消费活动养成的;消费误区:①摆阔心理②攀比心理③猎奇心理④从众心理⑤享乐心理2、对小学生的消费教育主要是教育他们不要乱花钱,让他们知道金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对中学生则可以适当进行主要教导消费价值观念,消费知识技能,消费动机等方面指导。3、闲暇则空闲,中小学生的闲暇有两种错误的倾向:①无暇可闲②闲得无聊或闲则生非4、健康有益的闲暇活动包括:适度的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结伴购物聊天、帮父母做家务、拜访亲朋好友、读几本好书,看几场好的影视作品,以及从事自己喜欢的其他活动。5、需要抵制的诱惑:放纵自己无休止的玩的诱惑了,贪图享乐躲避学习的诱惑,出于好奇看淫秽作品的诱惑,这是最后一次下不为例的诱惑了,早恋的诱惑6、抗拒诱惑的四个方面的努力:①首先,要有长远的眼光,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为此,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预见性,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②其次,抗拒诱惑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力。我们要告诉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③抗拒诱惑还要掌握一些具体的方法:⑴加强内部调控,即上述两点,提高认识能力和加强意志力。⑵借助外部干预监督力量制约自己的行为④让学生列举对自己最具诱惑的事情,并制定抗拒诱惑的计划第十二章生命教育1、引导中小学生在“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和“探寻生命的意义”两个主题上进行思考和探讨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过去有无伤害过小动物,有无爱护过小动物,并谈谈自己现在对这些行为表现的体验和感受3、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提高他们对于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感的意识水平,并帮助他们形成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坚定、果敢、百折不饶的良好个性特征,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4、探索生命的意义的课程对中学生较为适宜,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开始对生命的意义
本文标题:自考-03517-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知识点(5-12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58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