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关于黄色座位调查问卷策划案
关于“黄色座位”调查问卷策划案一、活动目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上海市民关于“黄色座位”的了解程度、以及“黄色座位”实质影响程度进行调查,以真实可靠的数据作为倡导此次公益活动的依据,我们力求用事实说话,清晰的看到上海市在某一程度上的精神风貌,并且通过此次调查,寻找问题的关键,可以更针对性的实施活动计划,对问题的关键处做出更有力的整治行动。二、调查范围以及主要人群:尽量联系上海市的十大高校,主要针对上海市的新新一代,即本科大学生,大约发放3000份调查问卷,回收大约2500份调查问卷。因为大学生普遍接受了多年的优质教育,并且作为半个社会人,关心时事,担有一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本市大学生很能代表年轻一代。三、发放调查问卷时间:2008年10月15——16日四、“让出黄色座位”调查问卷样板:具体见附录1.五、调查数据统计表:本次调查问卷被访者总数2350第一题:您的年级是:占总人数百分比A.大一10.28%B.大二25.30%C.大三42.29%D.大四19.76%E.其他2.37%第二题:“黄色座位”含义是:占总人数百分比A.售票员的专座0.00%B.孩童的专座0.00%C.老弱病残孕的专座77.87%D.不知道22.13%第三题:您关注过“黄色座位”的问题吗?占总人数百分比A.非常关注19.76%B.极少关注54.55%C.不关注25.69%第四题:您坐过“黄色座位”吗?占总人数百分比A.坐过38.74%B.没有坐过26.48%C.不确定34.78%第五题:您在坐公共交通时的心态是:占总人数百分比A.喜欢站着,不坐座位14.62%B.抢着坐座位1.19%C.有空位才做79.05%D.坚决不坐“黄色座位”5.14%第六题:您觉得“黄色座位”有设置的必要吗?占总人数百分比A.很有必要70.75%B.没有必要,浪费资源6.72%C.无所谓22.53%第七题:您觉得如今“黄色座位”的作用有无用到实处?占总人数百分比A.有,名副其实9.09%B.没有,形同虚设34.78%C.起到一定作用,但不大56.13%第八题:您理解“专座”的含义吗?占总人数百分比A.理解,专属的座位64.82%B.不理解7.51%C.半知半解27.67%第九题:您认为年轻人应该坐“黄色座位”吗?占总人数百分比A.完全有权力坐5.93%B.完全不应该坐18.97%C.没人时可以坐坐75.10%第十题:“黄色座位”是否应该成为老弱病残孕的一种专属座位?占总人数百分比A.应该,很有必要79.05%B.不应该,没有必要20.95%六、调查总结:经过对十大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一次关于“黄色座位”的问卷调查,回收得到2530份有效可靠问卷。经过严密的数据整理,具体参考数据如上统计。此次问卷调查的主要针对对象为在校本科生,并且也包括为数不多的2.37%的研究生、教职工以及其他。这份问卷主要考察了年轻一代对“黄色座位”的认知度、关心程度以及对这一设施的看法等等。由表格1-1可知:近乎2/3的大学生(77.87%)清楚“黄色座位”这个代名词的含义,即为老弱病残孕的专坐,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依然存在着22.13%的大学生不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黄色座位”,受过高等教育的优质大学生,从未听说过“黄色座位”这样的代名词,是他们双耳不闻窗外事,还是我们的精神文明宣传力度不够?由第三题的数据分配表,可以更加肯定我们的答案,超过80%的人极少关注,甚至从不关注过“黄色座位”的问题,尊老爱幼是最基本的礼仪道德,为老弱病残孕让座是从幼时便开始接受的教育,为何到了一个成年人、一个近乎是半个社会人的大学生,对“黄色座位”的问题忽视到如斯田地?是我们的文明已经达到一种可以“无视”的境界,还是我们的文明离标准还差一大步的台阶呢?夹带着这样的疑虑来看一下关于“黄色座位”使用性的数据统计:仅仅只有1/3的人(26.48%)可以确定自己没有坐过老弱病残孕专坐,但是如之前所述,却有将近80%的年轻人清楚的知道“黄色座位”的真正意义,那么,问题正出在于此。在一个精神文明高的国家,怎么会出现73.52%的年轻人霸占着需要人士的专坐?很显然,上海市,作为我国贸易大都市、物质文明相当丰富的城市而言,精神文明还是非常欠缺的,所以,政府特意设立了老弱病残孕的专属座位,目的是在于提高我市市民的精神风貌。并且,70.75%的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设置“黄色座位”,但是,“黄色座位”是否真的发挥了它的功效呢?对于“黄色座位”的实用性,由问卷的第七题,可以看到过半人(56.13%)认为这样的“黄色座位”作用不大,甚至还有34.78%的人认为这样的专坐完全是毫无作用的。试问,这样的专坐摆在地铁里、公交车上,是为了表现我们的精神文明高呢,还是将我们精神文明的缺陷暴露无遗?那么,在设立老弱病残孕专坐时的本意是为了方便有需要的人的使用,但最终实施了许多年的作用却仍然微乎其微,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宣传力度非常不够,这才导致了这些“黄色座位”形同虚设的普遍现象。由第六、七、八题,有超过70%的大学生非常肯定的认为有设立“黄色座位”的必要,并且近乎65%都能理解“专坐”的真正含义,即专属座位,但是却仅仅只有5.14%的大学生坚决不坐“黄色座位”,这也是精神文明没有达到一定境界的表现。因此,对于“黄色座位”的宣传还需加大力度,使得关爱老弱病残的文明之风植入人心,“黄色座位”不应该单单是一个标志,我们要让它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根据西方哲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而在如今社会,我们更应当发扬“超我”部分。何谓“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黄色座位“设置以来,一直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绝大部分的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只能想到“自我”,想到个人的舒适。甚至部分人无意识地按照“本我”行事,眼中丝毫没有“黄色座位”。能够达到“超我”境界的,少之又少,但是在世界博览会即将来临之际,全世界将会投射更多的目光于上海,我们需要展示的是一种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古国的精神风貌,所以,利用这样的契机,加强“黄色座位”的宣传力度,将上海市的精神文明拉上一个更高的境界是必不可少,更是当务之急。七、所花经费(承办方支付):调查问卷共3000份-----------------------------------------------------------------共计300元车费------------------------------------------------------------------------------------共计30元伙食费---------------------------------------------------------------------------------共计128元
本文标题:关于黄色座位调查问卷策划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8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