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方案
XXXXX小学2018年5月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周方案为加强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文件及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活动周主题及指导思想今年中小学师德师风活动周的主题: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导,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丰富师德建设内容,创新师德活动形式,引导广大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践行师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为目的,发扬优良的师德,带动教风、促进学风,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推动万宁教育科学、持续、健康发展。二、活动周主要内容(一)开展师德教育学习活动各学校在春秋季开学师德学习班上要围绕“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主题,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以及省(市、县、镇)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师德教育学习活动要坚持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以集中培训学习为主,自学为辅。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学习活动,使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不忘初心、潜心育人,进一步增强教师职业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二)宣传乡村教师,关爱乡村教师聚焦乡村教师,大力表彰乡村教师。各学校,特别是乡村学校要对在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的教师进行表彰,给予奖励大力宣传和弘扬乡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浓厚氛围。(三)举行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新教师入职宣誓活动。新学年开学或者教师节期间,各中小学校要组织新任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引导和激励新教师自觉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定新教师的职业理想、基本信念和责任目标,增强新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以此为契机开展新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中小学新教师宣誓词为:“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庄严宣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履行教师神圣职责。修身立德,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严谨治学;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传承文明,勇于创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乐于奉献。为全体学生美好未来,我愿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通过新教师入职宣誓活动,集中展现新教师为人师表的崇高信念,展示新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严格履行教师神圣职责的决心,体现新教师恪尽职守、廉洁从教、接受监督的庄严承诺。(四)组织开展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讲活动为弘扬正气,树立楷模,各学校要选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典型,通过组织报告会、讨论会、演讲会等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向优秀教师学习活动,弘扬当代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情操。(五)实行教师师德承诺制度各学校要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师德师风承诺书》。在开展师德活动月期间,各学校要求广大教师深入落实教师核心价值观,即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教书,诚心育人、爱心服务、关心学生、全心工作、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尊重家长、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努力争做师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同时,学校要与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存入教师的师德档案中,作为一学年度师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师师德表现的依据,接受社会、学生和家长的监督。(六)继续开展教师家访活动各学校要全面落实班主任带头家访,科任教师全员参与的家访活动,特别要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留守、流动儿童等学生。通过家访活动,听取好的家庭教育子女典型,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各中小学校每月要组织家长到校,召开家长座谈会,近距离了解教师教育孩子以及孩子在校的表现;教师要做好学生在校表现等信息的记录,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家访活动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家访活动结束后,每个教师要形成家访情况报告,将家访中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由学校作为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七)开展本校教师师德表现状况社会征集活动我校组织开展向广大学生、家长征求对教师师德表现及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问卷调查,查找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突出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听取学生对学校和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建设的评议意见,开展师德自我评价和学生、家长满意度测评,及时掌握师德师风动态,形成家长、学生、社会对学校。
本文标题: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92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