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十章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
1第十章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2婚姻是两性结合的一种社会关系。家庭是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上而形成的。婚姻和家庭是人口再生产的前提,也是社会的缩影,其变化反映了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而婚姻制度和家庭规模、结构的变化,又对社会、经济及人口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3第一节人口婚姻家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人口的婚姻结构(一)婚姻婚姻:是男女两性依一定的法律、伦理和风俗的规定建立起来的夫妇关系。4(二)婚姻制度的演变婚姻制度——指由有关婚姻的各种行为规范所构成的一种社会制度。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同人口再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是制约人类自身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1、群婚制(1)定义——由特定的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称群婚制。是原始群体的劳动和生活已比过去较为固定,随之出现的社会对人类生育行为的最初“禁忌”和限制。52、对偶婚制(1)定义:对偶婚是指一男一女对偶同居的一种婚姻形式。普遍存在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它也是生产方式发展的产物。(2)特点:对偶婚制是两个氏族间的男女结为夫妻,以女子为中心,男子来自外族。走婚63、一夫一妻制(1)定义:一夫一妻制是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和家庭形式。(2)特点:这种婚姻与对偶婚不同的地方,在于一个男子只有一个妻子,并且夫妻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定,不能随意解除。这种婚姻制度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7(二)婚姻的测量婚姻状况的术语:未婚:指某人尚未结婚,也从未结过婚有配偶:指某人已结婚、且配偶存活丧偶:指某人结过婚,但配偶已死亡,本人没有再婚离婚:指某人已经与原配偶依照法律程序解除了婚姻关系,并且没有再婚。8婚姻状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15周岁及以上人口的婚居方面的构成。通过以下指标的测量对婚姻状况进行分析:结婚率:指每1000名15岁及以上人口中结婚事件的发生数,即全年结婚对数。平均初婚年龄:指初次结婚者的平均年龄。离婚率:指每1000名15岁及以上人口中离婚事件的发生数。9世界一些国家的人口婚姻状况(%)国家未婚有偶丧偶离婚中国25.168.26.10.6埃及25.765.87.60.9英国41.446.97.24.5美国42.543.35.68.6匈牙利36.449.58.85.3澳大利亚45.345.74.94.1101982——2005年全國15歲及以上人口婚姻狀況構成(%)1112世界一些国家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国家中国印度肯尼亚墨西哥意大利日本美国荷兰平均初婚年龄(岁)22.418.720.321.623.225.425.226.7我国妇女平均初婚年龄的变化年代或年份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1992平均初婚年龄18.519.019.821.622.322.4132012年首次结婚的德国男性年龄平均为32.2岁,女性为29.9岁,这些数字在1990年则分别为27.9岁和25.2岁。这意味着,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德国人的结婚年龄平均延后了4.5岁,男女之间相差约2.5岁。德国联邦人口发展研究所专家格律恩海德(EvelynGrünheid)认为,受教育时间的延长和职业的变化是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之一,但生活方式转变的影响也同样不可忽视:“很多情侣都会首先选择同居,有时这一时间长达数年,结婚计划也相应被推迟了。”14(三)违法婚姻在个别地区较为严重目前,我国婚姻家庭领域的违法行为大量存在,违法婚姻呈上升趋势,在这些违法婚姻中主要是重婚、早婚、包办买卖婚姻、病忌婚、近新婚、订小亲、纳妾、姘居、通奸、拐卖成婚等违法婚姻已达到刻不容缓的地步。15(四)通婚圈两极分化通婚圈——表示某一社会群体成员婚配对象的来源范围。通婚圈可以从“社会距离”和“地理距离”两个不同的维度进行定义和测量。通过“社会距离”来进行测量的叫做等级通婚圈,指人们的择偶范围被限定在一定阶层、种族、宗教和教育标准之内。地理通婚圈是通过地理距离进行测量的,指婚配对象来源的空间范围。1、通婚圈趋于缩小,这主要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较为封闭,周围较穷。2、通婚圈趋于扩大(1)较为开放的发达地区。(2)十分贫困的地区,许多男女青年远走他乡,或是直接外嫁,或是先外出打工,再在外地结婚。通婚圈小不利于优生,通婚圈大利于优生。16(五)涉外婚姻增多我国涉外婚姻登记数字: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目为14193对;1990年为23762对;1995年增加到44028对;1997年涉外登记的婚姻50773对。调查显示,1980年以来,上海涉外婚姻呈现出曲折上升的态势,从1980年的396对上升到2002年的2690对。从年龄来看,外方当事人中,中年人居多数,占64.1%,老年人占9.1%;而中方当事人中,青年人占多数,达70%以上,双方年龄悬殊的占很大比例。男女双方相差10岁甚至30岁以上的占9.7%,有的甚至相差46岁。年龄大的多为外方当事人。17从性别上看,涉外婚姻外方当事人中,男性所占比例高达94.2%,中方当事人中男性娶回洋太太的且申请在国内定居的仅占5%以下。从职业来看,外方当事人中,工人占84.1%,其次是教师和留学生占12.5%,医生银行职员和政府官员所占比例极小,分别是1.24%、0.58%、1.53%;而中方则是文艺界人士、宾馆职员、医生、大学生为多,也由政府官员。18从双方结识恋爱方式上看,经介绍相识的人占53.5%,自己相识的占44.6%,作为同学、同事认识的仅占1.9%。结识当年就结婚的占54.55%。据了解,在涉外婚姻中因拜金、拜物、崇洋媚外而导致中方当事人婚后不满、受歧视、虐待的也不在少数。从去向上看,多数是女性外嫁到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度。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当事人中主要是中国女性外嫁到发达国家;二是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女性嫁到中国来。19婚姻挤压——指在适婚年龄的男女两性同期群中出现的数量不平衡现象,表现为男性相对不足或女性相对不足现象。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1989年农业户口生育妇女中,原没有男孩的,二孩性别比为138,三孩为188,四孩为182,五孩为204.20当前我国存在的男性婚姻挤压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水平人群间的分布是不相同的。从不同地区的人口流动结构看,婚姻挤压主要体现为城乡和地区间的转嫁,具体表现为城市男青年挤压农村男青年、发达富裕地区男青年挤压欠发达地区男青年的态势,最后被婚姻市场排挤出来的男性大多为文化教育落后、贫困边远农村地区的人口。21我国广西、云南等省西部农村地区,已经有不少村庄变成了“光棍村”,如云南的一个贫困村庄,30岁以上还没有娶妻成家的男青年就达40多人。湖北省长阳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共有438个村,据统计,一个村有10-20名大龄男性未婚者有150个村,30-45名大龄男性未婚者有70个村,45名以上大龄男性未婚者有15-20个村。2220岁的时候我们拒绝婚姻,30岁的时候我们向往婚姻,40岁的时候我们厌倦婚姻,50岁的时候我们宽容婚姻,60岁的时候我们享受婚姻,但是却不得不面对岁月的无情。其实,婚姻都一直没有变过,改变的只是我们……23二、人口的家庭结构(一)家庭和家庭制度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婚姻的结果,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家庭制度:是关于家庭的性质、关系、功能、权力和义务的一整套规范体系,是整个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份。24(二)家庭规模家庭结构:是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家庭结构包括两个基本方面:①家庭规模:是指由多少成员组成家庭。(大家庭、小家庭)②家庭模式: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一夫一妻的基本家庭、完整家庭、破损家庭)25世界一些国家平均家庭规模国家中国巴基斯坦埃及巴西日本美国瑞典平均家庭规模(人)4.06.74.94.43.02.62.2我国平均家庭规模的变化年代或年份40年代19531964197419821990平均家庭规模(人)约5.34.334.434.784.413.9626中国20世纪家庭人口平均规模(人数)年份户均人数资料来源1911年5.171934年中国经济年鉴1912年5.31前内务部户口资料1928年5.27前内务部户口资料1933年5.29统计提要编列1936年5.38前内务部报告编列1947年5.35前内务部人口据统计1953年4.3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1964年4.29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1982年4.43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1990年3.9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2000年3.44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10年3.09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7家庭类型1、按代际层次(1)核心家庭----由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一是夫妇核心家庭,指只有夫妻二人组成的家庭。二是一般核心家庭,指一对夫妇和其子女组成的家庭。三是缺损核心家庭,或称单亲家庭,指夫妇一方和子女组成的家庭。四是扩大核心家庭,指夫妇及子女之外加上未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或称户主与配偶、子女及未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2)主干家庭又称直系家庭,即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3)联合家庭又称大家庭或复式家庭,指至少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同代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282、按角色完整情况:(1)健全家庭(2)残缺家庭即破损家庭一是没有父母只有两个以上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二是兄弟姐妹之外再加上其他有血缘、无血缘关系成员组成的家庭。3、按人口和代际:(1)小家庭家庭成员为父母与子女。包括核心家庭、夫妻家庭及单身家庭.(2)大家庭主要包含三代成员,是传统家庭的组成型态如主干家庭、联合家庭.29(三)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通常指由夫妇双方的结合组成家庭开始,到夫妇双方死亡从而家庭解体而告终的整个家庭发展过程。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阶段:开始(形成)、生育(扩展)、中间(稳定)、收缩、空巢、解体6个阶段。30阶段起始结束经历时间60年代90年代开始结婚第一个孩子的出生2年半3—4年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18--20年1--5年中间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5--6年22年以上收缩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15年1年或0空巢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配偶一方死去5--6年合二为一25--30年解体配偶一方死去配偶另一方死去5--6年家庭生命周期与人口变化31(四)家庭的发展变化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对人类家庭的历史演变,作了详细的阐述。他指出:人类在原始状态时,部落内部盛行群婚制,后来逐步发展了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一夫一妻家庭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32当今家庭的变化----非常规家庭:1、空巢家庭2、丁克家庭3、单身家庭4、单亲家庭5、同性恋家庭331、空巢家庭:即是老年“空巢”家庭。一般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纯老人家庭。分类1:一是纯空巢家庭,包括单身空巢家庭和配偶空巢家庭;二是类空巢家庭,包括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其他亲属在身边的空巢家庭。分类2:一是年老的空巢家庭二是年轻的空巢家庭──比如独生子女家庭由于不少孩子少小离家外出求学,结果空巢期提前到来,而且空巢期在延长。342、丁克家庭丁克,是英文Doubleincomeandnokids的缩写DINK的译音,意即双收入、无子女的家庭结构。传统家庭得以维系的两点:一是孩子,二是经济,认为家庭不是一个经济共同体,丁克族的家庭,认为情爱和性以及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婚姻的基础。现在的婚姻,女人的角色不再是“相夫教子”,男人的角色也不再是“养家糊口”,他们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追求目标。353、单身家庭单身家庭,指只有一个人单独生活的家庭。形成原因:一是核心家庭中因配偶一方离婚、死亡所造成的;二是留在家庭中的配偶
本文标题:第十章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98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