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欧阳修《朋党论》上课用课件
朋党论欧阳修欧阳修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自称庐陵人,是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24岁登进士第,曾任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留守推官,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又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其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擅长诗词,诗学韩愈,多反映社会现实,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词则婉约柔美,清新淡雅。他在史学方面也很有成就,参与修撰《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他还善于论诗《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以随便亲切的漫谈方式评叙诗歌,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欧阳修《六一居士传》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他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百事。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纡徐平易”的艺术风貌—“六一风神”【欧阳修的文学创作】煮“五豆”的传说欧阳修不得志时,卖文谋生。遇一李姓员外女飘彩选婿。中彩后,李员外嫌贫爱富,将女儿逐出门外。李小姐是一位义气女子,誓与欧阳修终生为伴。从此,欧阳修便把卖文得来的钱交给妻子掌管。其妻勤俭持家。每天早上只吃豆子稀饭,苦日子熬到皇王开科,妻子取出平日攒下的银子给欧阳修作盘缠。欧阳修问银从何来,其妻说是吃豆子稀饭省下的。后来,欧阳修金榜题名,一步身荣,做了大官,携妻赴任。妻子怕他坐了高官,忘了根本,就在腊月初五给他煮了一顿五种豆子的稀饭。欧阳修一尝,连说:“难吃!难吃!”妻子接着就讲述了过去经历的苦难。欧阳修深感妻贤,他给家中定了个规矩,每年腊月初五吃豆子稀饭。流传到民间,就形成了煮“五豆”的习俗。欧阳修与“诗文革新”欧阳修墨迹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继承和发展唐代古文运动的一次诗歌与散文的改革运动,起于宋仁宗天圣年间。运动以欧阳修为领袖,苏舜钦、梅尧臣为辅佐,王安石、三苏、曾巩为中坚。革新对象是宋初西昆体和华丽空洞的骈文,提倡反映现实、自然质朴的诗风和内容充实的散文,提倡文道并重,发扬了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文学主张--明道、致用、事信、言文欧阳修的文学主张是诗文革新运动的理论基础。1用。“文必与道俱”。同时,他又有发展前人的社会政治、日常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百事”。②虽强调先道后文,却不重道轻文或重道废文。2中的作用。在司马迁“发愤著书”说,韩愈“不平则鸣”说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穷而后工”说。3、提倡严肃的创作态度,主张写“三多”:多上”:马上、枕上、厕上。欧阳修诗文创作㈠欧阳修散文创作题材内容1、议论文:政论、史论、文论◎政论文内容多以国事民生为之,多剖析时弊,奏陈方策,析理透辟,议论肯切。《朋党论》欧阳修散文创作◎史论文《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史论中的名篇。“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文论《论尹师鲁墓志铭》欧阳修散文创作2、记叙文:亭台记(游记)、墓志铭、哀祭文◎亭台记(游记)以游记最出色,语言精炼,构思巧妙,情文并茂,由景物引起反复咏叹,最有名的是《醉翁亭记》。欧阳修散文创作◎墓志铭以写朝廷名臣和文章知友的篇章最为出色,如《尹师鲁墓志铭》等称述得体,深刻含蓄又从容委婉。◎哀祭文《泷冈阡表》是欧阳修在其父下葬六十年之后所写的一篇追悼文章与唐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清袁枚的《祭妹文》同被称为千古至文。欧阳修散文创作3、文赋——《秋声赋》→宋代散文赋的前导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南歌子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去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qī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望江南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哪忍折,莺怜枝嫩不堪吟。留取待春深。十四五,闲抱琵琶行。堂上簸钱堂下走,恁nèn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浪淘沙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扬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钟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写作背景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三年(1043)任谏官时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因向仁宗献《四论》得罪仁宗而被贬。欧阳修为此事不平,写信对诬陷范仲淹的高司谏予以斥责,当时的尹诛、余靖也上书仁宗劝阻,结果都为此而贬官,并被守旧势力诬蔑为“党人”。由此,“朋党之论起”。庆历三年,宋仁宗欲进行改革,又重新重用范仲淹等人,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以夏竦、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广造舆论,竭力攻击、诽谤范仲淹等延用朋党,朝廷内“朋党之论”再起。欧阳修为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写了《朋党论》一文,希望仁宗明鉴。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自然段):具体论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本质差别以及对国家兴亡的利弊。论证务必辨明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道理。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得出结论,照应开头,“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希望皇上汲取历史上兴亡治乱的经验教训,大胆信用君子之朋。作品串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之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嗟呼!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梳理结构引以为鉴举例正反对比对比明君昏君提出论点论证论点辨君子真朋小人伪朋成败提出建议呼应开头笔记概括特点1、以辨为纲,层层对比,事理结合,增强论文的说服力。2、中心突出,结构严谨。全文围绕中心论点“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分步分析论证。3、运用排比、对偶,增强说理气势。笔记运用对比论证方法为了阐明朋党有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作者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全文的第二部分中。第二部分的第二自然段,论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对比分析真朋与伪朋的实质,是说理的对比。第三自然段是纵向举例对比,举出历史上几个正反典型实例,说明用君子之党与用小人之党的不同后果。作者比较古代的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及其在历史上所起的不同作用,将“治”与“乱”、“兴”与“亡”进行对照。第四自然段在上述史实基础上作归纳对比,说明仁君与昏君的区别就在于辨析朋党。作者比较历史上的人君对君子之朋不同的态度,将“能辨”与“不辨”、“用”与“退”进行对照。舜、周武王等圣明之君能辨别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任用君子之朋,因而国运昌盛;纣、汉灵帝等昏淫之君禁绝或杀戮君子之朋,终于乱亡其国。对比论证朋党的性质进行对比:“同道”与“同利”“真朋”、“伪朋”朋党的历史作用进行对比:“治”与“乱”“兴”与“亡”国君对待朋党的态度进行对比:“用”与“不用”“辨”与“不辨”通过对比,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正与邪、善与恶、是与非、真与伪,国君是否信用君子之朋的得与失、利与弊,一目了然。作业阅读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1.划分层次,归纳层意。2.找出体现主旨的句子。3.主要采用哪种论证方法?修辞手法有哪些,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本文标题:欧阳修《朋党论》上课用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40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