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第一节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第二节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第三节科学技术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第一节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一、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⒈推动生产力要素变革•第一,科学技术使劳动者素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第二,科学技术使机器体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第三,科学技术使劳动对象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第四,科学技术使经济和生产管理科学化。•⒉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降低物耗、能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但这对不同产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一些产业发达起来,而使另一些产业衰败下去,从而导致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大约在距今1万年前,随着人类劳动经验的积累和智力的发展,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的技术逐步产生,从而形成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这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产业结构。•18世纪下半叶形成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并引起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从此,手工劳动时代进入了机械化时代,畜力时代进入蒸汽时代,产生了纺织、煤炭、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资本密集的新兴产业,形成了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的产业结构。•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并使产业结构又一次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起了电力、化学、汽车、飞机、拖拉机等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下降,而且使金融、运输、科研、教育等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随着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自身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中又形成了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此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促使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⒊导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由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低消耗、高产出、低污染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集约增长的实质是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而这关键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二、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生产力是生产过程中最革命的因素,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随着它们向生产力各要素的物化和渗透,必将提高生产力水平。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从而导致社会形态的变革。•16、17世纪以哥白尼的日心说和牛顿的经典力学为代表的科学革命和18世纪下半叶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引起了第一次产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机器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这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使以机器生产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代替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制度,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逐渐取得了统治地位,使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取代了封建主义的阶级结构。•19世纪下半叶,由于电磁理论的建立,形成了以电力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促使生产力再次飞速发展,并使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生产力得以极大的发展,而且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从而促使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但科学技术既不能使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消灭,更不能使资本主义返老还童、永葆青春,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仍然存在,特别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必将引起新的社会革命,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⒉增进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一,将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劳动生产方式从手工化走向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第二,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总之,科学技术不仅使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而且使人的认知、交往、审美、自我价值实现等发展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保证。•⒊使人类走向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第三次浪潮。•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上述各种社会发展阶段说,都是从科学技术革命所引起的社会变革提出来的思想学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有不足。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社会形态是指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不仅包括生产力,而且包括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三、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⒈有助于科学精神的形成•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第一,求真务实精神。•第二,怀疑批判精神。•第三,开拓创新精神。•⒉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思维方式是人类理性认识的形式、方法和程序。•17、18世纪,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导致了机械论观念的盛行,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造就了一种从自然科学到哲学、社会科学,以至人们日常生活普遍接受的思维方式。•18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一系列科学发现,使机械论的思维方式逐渐暴露出局限性。•到了20世纪,随着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一系列横断学科的出现,使得现代的思维方式正朝着系统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方向发展。•⒊推动人类道德的进步•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精神是崇尚实践、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真理,这些都与人们追求合理的人际关系、追求良好的社会道德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推动着人类道德的进步。•第一,科学技术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从而推动着人类道德观念的变革。•第二,某些科学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道德观念,为新的道德观念的确立开辟了道理。第二节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一、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不平衡性•⒈区域(空间)运行的不平衡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世界各国人民都曾对科学的发展做出过贡献。但是,人们对自然界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空间或国家中进行的,并受到自然条件、生产水平、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科学发展水平是不同的,使科学技术发展表现出区域不平衡性。•贝尔纳指出:“一条不曾中断过而且活活泼泼的传统把我们同文艺复兴时代的革命性科学连接起来;不过我们可以在它的发展中分辨出四个主要进展期。第一期集中于意大利……。第二期的进展扩展到荷兰、法兰西和不列颠了……第三期的转变是以工业的不列颠和革命的巴黎为中心…。第四期,亦即就规模和功效而论,…在所有各期中最为重大的那一期,就是我们的现代科学革命。”•日本的汤浅光朝对世界科学技术中心及其转移现象进行了统计研究。为了便于统计,他选取了两个表征科学活动水平的最明显的指标,即科学成果的数量和科学家的人数。1962年他以《科学技术编年表》和威伯斯特的《人物传记辞典》为资料来源,统计了从1501年到1950年间一些主要欧洲国家和美国的重大科学成果数(以10年一计)及科学家的人数(以50年一计),并比较了不同国家的科学成果数占同期全世界总的科学成果数的百分比及其科学家的百分比,得出了两组曲线。•汤浅定义: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如果超过全世界总数的25%,该国即成为“科学活动中心”。而保持在25%以上的时间称之为“科学兴隆期”。由此,他得到近代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顺序是:•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10~1920)•美国(1920~)•启发意义:既然以往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已经表明,科学活动的中心从来没有在一个国家内长期稳定不动,而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要转移到原来相对较为落后的国家,这就为那些现在还不是科学技术活动中心的国家提供了一种希望和机会;它也为那些现在正处于科学技术活动中心的国家敲响了警钟。•⒉过程(时间)运行的不平衡性•科学技术是按照几何级数发展的。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就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考察,他指出:“科学发展的速度至少也是和人口增长的速度一样的,人口的增长同前一代人的人数成比例,而科学的发展则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比例,因此在普通的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1944年,美国的赖德对美国有代表性的大学图书馆的图书增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美国主要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量大约每16年翻一番。他以耶鲁大学藏书馆图书为例加以验证,该馆在18世纪初藏书1000部,按16年翻一番推算,到1938年,应藏书260万部。实际调查结果为274.8万部,与预测值相当接近。这说明指数增长是一种有规律的现象。•1949年,美国的普赖斯在新加坡大学工作,他保管着该校新图书馆的一整套伦敦皇家学会《哲学论坛》(1665~1930年),当他把《哲学论坛》按10年一摞放置时,发现它们堆成了一条完美的指数曲线。•普赖斯的工作为定量地分析和考察科学发展的规律提供了范例,奠定了科学计量学这门新兴的科学学分支学科的基础。现在,人们就将科学发展的可计量指标过若干年就翻一番的现象称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指数增长规律”。•启示意义:面对科学技术知识急剧增长,新知识在不断涌现,我们要将这些知识都学会都背过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思想,要在注意传授一定量知识的同时,加强素质教育,加强人才的智能的培养,使之具有相当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⒊科学技术体系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前苏联的凯德洛夫指出:“当一个知识门类完成了整个科学运动的带头职能后,便让位于其它学科了,而且是让位于一组学科,就是说单个学科将由一组学科取而代之。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一个十分明确的学科作为单个带头者显著向前发展,并为所有其他科学技术部门的进一步发展开拓道路,当完成这一职能之后,在更高一级水平上又被一组领先发展的学科所取代。”这一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可表达为如下形式:•单一学科带头→一组学科带头→单一学科带头→一组学科带头……•凯德洛夫认为,带头学科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由两个彼此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因素决定的:一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需要;二是科学本身发展的内在逻辑需要。简单地说,就是带头学科出现在社会需要与科学本身发展的内在逻辑需要的交叉点上。•启示意义:要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不能孤立地分析某一学科,而应该全面审视所有学科,并区分主次,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不同联系,揭示各学科在整个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规律性。这对于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促进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动力•⒈社会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作用•⑴社会生产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基础•社会生产是科学技术产生的源泉。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活动。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和技巧,逐渐认识自然现象、性质及其规律性,从而创立并发展科学技术。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向科学技术提出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推动着科学技术向前发展。此外,生产的发展还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手段。因此,社会生产决定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趋势,它是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基础。•⑵社会经济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和在生产基础上分化出来的科学实验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因此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必然对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说来,新的先进的社会经济制度一般总是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统治阶级的利益制约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速度。•⒉社会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⑴政治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一般说来,先进的民主的政治制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落后的专制的政治制度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制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等方面。•⑵科技政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科技政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确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和目标;确定了科技发展的重点;制定了落实战略方针和目标的保障措施。•⑶军事、战争对自然技术发展的作用•军事和战争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军事和战争总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科学在阶级社会中发展也必然要受
本文标题: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417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