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危险废物管理报告人:王彤彤2危险废物的相关概念危险废物管理体系危险废物管理实际应用提纲第一部分ElectricalandMechanicalMyclassone,ourhome3危险废物的相关概念调研方法第一部分危险废物的定义1危险废物的危害特性2危险废物的分类与鉴别341.1危险废物的定义★一般定义:危险废物(Hazardouswaste)是指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现在和将来会构成一定危害的,没有特殊的预防措施不能进行处理或处置的废弃物。★法律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第八十八条第四款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51.2危险废物的危害特性•危险废物的特征是指它所表现出来的对人、动植物可能造成致病性或致命性的,或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性质。•“危险特性”是指腐蚀性(Corrosivity,C)、毒性(Toxicity,T),易燃性(Ignitability,I)、反应性(Reactivity,R)和感染性(Infectivity,In)。6易燃性是指易于着火和维持燃烧的性质,应该具备以下特性之一:●酒精含量低于24%(体积分数)的液体,或者闪点低于60℃;●在常温、常压下,通过摩擦、吸收水分或自发性化学变化引起着火的非液体,着或后会剧烈、持久燃烧;●易燃的压缩气体;●氧化性7腐蚀性是指易于腐蚀或溶解组织、金属,且具有酸性或碱性的性质,应当具有以下特性之一:●水溶液的pH值小于2,或者大于12.5;●在55.7℃下,其溶液每年腐蚀钢的速度大于0.64cm8化学反应性是指易于发生爆炸或剧烈反应,或反应时会挥发有毒的气体或烟雾的性质,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之一:●通常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激烈变化;●与水发生激烈反应;●与水混合后有爆炸的可能;●与水混合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蒸汽或烟,对人体健康或环境构成危害;●含氰化物或硫化物的废物,当其pH在2~12.5之间时,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或对环境有危害性的毒性气体、蒸汽或烟;●常温常压下,可能引发或发生爆炸或分解反应;●运输部门法规中禁止的爆炸物9毒性•毒害性是指废物产生可以污染水体、大气、土壤的有害物质并最终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的性质•生物毒性是指废物产生的有害物质可以对生物的生长和繁衍产生急性或慢性的有害作用•生物蓄积性是指外源性物质在生物体内或某一器官中浓集或蓄积,并对生物或生物的器官产生损害10感染性•感染性,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能够侵入人体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凡是能产生炎症反应的病原体都称之具有感染性。三致性是指致突变、致癌和致畸性:-致突变是指外源性物质引起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的碱基排序发生变化,或者引起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异常。-致癌是指外源性物质作用于机体后引起失控的细胞快速复制效应。-致畸是指外源性物质作用于生命体的胚胎期,影响器官的分化和发育,导致永久性的结构异常。111.3危险废物的分类与鉴别1).危险废物的分类方式大致有三种:目录式分类、危险特性分类、理化性质分类。2).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12目录式分类•据经验和实验分析鉴定的结果,将危险废物的品名列成一览表,用以表明某种废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再由国家管理部门以立法形式予以公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分为49类:13危险特性分类•是指按照废物的危险特性将废物分类的方法。《巴塞尔公约》就是根据危险废物的特性将危险废物按照等级分为:H1爆炸物、H3易燃液体、H4.1易燃固体、H4.2易于自燃的物质或废物、H4.3同水接触后产生易燃气体的物质或废物、H5.1本身不一定可燃,但通常可因产生氧气而引起或助长其他物质的燃烧、H5.2有机过氧化物、H6.1毒性(急性)、H6.2传染性物质、H8腐蚀性物质、H10同空气或水接触后释放有毒气体、H11毒性(延迟或慢性)、H12生态毒性、H13经处置后能以任何方式产生具有上列任何特性的另一种物质,如浸漏液。14理化性质分类•按照废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分类,可以把危险废物分为无机危险废物、有机危险废物、油类危险废物、污泥危险废物等。分类名废物名无机危险废物酸、碱、重金属、氰化物、电镀废水等有机危险废物杀虫剂、石油类的烷烃和芳香烃,卤代物的卤代烃、卤代脂肪酸、卤代芳香烃化合物和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等油类危险废物润滑油、液压传动装置的液体、受污染的燃料油等污泥危险废物来源于金属等表面处理、油漆、废水处理等15第一部分危险废物的相关概念危险废物管理体系第二部分危险废物管理概念1危险废物管理制度2危险废物管理系统33环境管理标准体系44第二部分ElectricalandMechanicalMyclassone,ourhome危险废物管理体系第二部分危险废物管理概念1危险废物管理制度2危险废物管理系统33环境管理标准体系44172.1危险废物管理概念•管理(Manage)是社会组织中,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括4个含义:1.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未来目标的活动;2.管理的工作本质是协调;3.管理工作存在于组织中;4.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管理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制定就是制定计划(或规定、规范、标准、法规等);执行就是按照计划去做,即实施;检查就是将执行的过程或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总结出经验,找出差距;改进首先是推广通过检查总结出的经验,将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或新的规定;再次是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参考:百度百科的“管理”概念。182.1危险废物管理概念★危险废物管理是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的手段解决危险废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危险废物的管理包括国家和地方各级行政部门对危险废物问题制定的法规、政策以及实施这些法规的政策。★原则:①“三化”基本原则;②全过程管理原则;③循环经济理念原则。19“三化”基本原则“三化”原则是指对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采用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战略。1.减量化:意味采取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资源和能源,这是治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首先要求和措施。2.资源化:是指对已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加工、循环利用或其他再利用等,即通常所称的废物综合利用,使废物经过综合利用后直接变成为产品或转化为可供再利用的二次原料,实现资源化不但减轻了固废的危害,还可以减少浪费,获得经济效益。3.无害化:是指对已产生但又无法或暂时无法进行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进行对环境无害或低危害的安全处理、处置,还包括尽可能地减少其种类、降低危险废物的有害浓度,减轻和消除其危险特征等,以此防止、减少或减轻固体废物的危害。20全过程管理原则•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管理是指对危险废物的避免和减量,产生后的收集、运输、贮存、循环、利用、无害化处理以及最终无害化处置的管理,其优先顺序为最小减量化、废物回收利用、废物的环境无害化处置。•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共识的解决固体危险废物控制问题的基本对策是避免(clean)综合利用(cycle)和妥善处置(control)的“3C”原则。21全过程管理原则•通过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许可证、行政代执行等制度,切实做到危险废物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环境监管。22循环经济理念原则•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针对危险固体废物的管理,综合应用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的理论,强调循环再生原则,在不同的区域层面建立“链式”管理模式。232.2危险废物管理法律与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刑法》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第三百三十八条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42.2危险废物管理制度•①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②危险废物名录制度;•③危险废物统一鉴别标准、鉴别方法和识别标志制度;•④危险废物产生者处置、强制处置、代行处置和集中处置制度;•⑤危险废物排污收费制度;•⑥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⑦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⑧管理计划制度•⑨预提留制度•⑩分类管理制度•其他关于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的特别要求和措施。251.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2.危险废物名录制度•依据《固体法》第五十三条、《固废条例》第九条中的规定: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情况。•严格按照危险废物名录的分类,填写危险废物的相关信息。263.统一鉴别制度•依据–《固体法》第五十二条、第七十五条第一款–《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要求根据制定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统一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鉴别方法,识别标志。•罚则–不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27危险废物标签字体为黑色,底色为醒目的桔黄色28危险废物标签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的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不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临界温度低于50°C或在50°C时,其蒸汽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易燃气体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有毒气体29危险废物标签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按其组成分为以下二项: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遇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按其危险性大小,分为一级氧化剂和二级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化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振动和摩擦极为敏感。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具体指标:经口:LD50≤500mg/kg(固体)LD50≤2000mg/kg(液体)经皮(24h接触):LD50≤1000mg/kg吸入:LD50≤10mg/L(粉尘、烟雾)该类分为毒害品、感染性物品2项。其中毒害品按其毒性大小分为一一级毒害品,二级毒害品。30危险废物标签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是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按其放射性大小细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三级放射性物品腐蚀品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
本文标题:危险废物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423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