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第十章--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精编版
语言发育迟缓指发育过程中的儿童语言发育没有达到与其年龄相应的水平,但不包括由听力障碍而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及构音障碍等其他语言障碍类型。听觉障碍:耳聋儿童自闭症:对交流对象及语言刺激不关心智力(精神)发育迟缓:21-三体综合征受语言学习限定的特异性障碍:发育性运动失语、发育性感觉失语构音器官的异常:脑性瘫痪、腭裂语言环境的脱离:狼孩1.听觉障碍:语言障碍程度与耳聋相平行人类的听力是先天具有的,但是在生后数年间不断进行的听觉方面的学习才使听觉功能不断提高和完善的。听觉对声音的认识过程包括听觉感知、听觉注意、听觉定位、听觉辨别、听觉记忆、听觉选择、听觉反馈、听觉概念和听觉理解。2.儿童自闭症:对作为语言交流对象的存在及语言刺激本身的关心不够,儿童语言发育必然会受到影响。表现:视线不合,即使招呼他也无反应,专注于某一事物及保持某种行为等,有反响语言及与场合不符的自言自语、人称代词的混乱使用、没有抑扬顿挫的单调讲话方式等。3.智力发育迟缓(精神发育迟缓)在发育期间整体智能较正常平均水平显著降低,并伴有适应性行为障碍;在语言发育迟缓中所占比例最大。诊断标准:(1)智能低下,比正常平均水平低两个标准差以上,IQ值不足70分;(2)存在与实际年龄相应的适应性行为的障碍;(3)在发育期出现(18岁以前)。原因:染色体异常、胎儿期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窒息级重症黄疸等围产期障碍,脑炎及脑膜炎,先天性代谢异常,脑肿瘤等。病因不是很明确。4.受语言学习限定的特异性障碍发育性运动性失语:表达迟缓;预后良好发育性感觉性失语:理解迟缓;预后不良5.构音器官的异常指以脑瘫为代表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及以腭裂为代表的器质性疾病等。6.语言环境脱离在儿童发育的早期被剥夺或脱离语言环境可以导致语言发育迟缓。2岁以前。过了说话的年龄仍不会说话说话晚或很晚开始说话后,比别的正常孩子发展慢或出现停滞虽然会说话,但语言技能较低语言应用方面,词汇和语法的应用均低于同龄儿童只会用单词交流,不会用句子表达交流技能低回答问题反应差语言理解困难和遵循指令困难发现和确定患儿是否存在语言发育迟缓:属于哪一种类型处于哪一个阶段为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依据评定临床症状的掌握预后推测制定计划指导训练1.病史采集:(1)现病史:原发病的情况以及进展情况、病情程度,发病后对语言的影响和语言发展的速度,是否接受过语言相关的检查、训练效果。(2)既往史:儿童出生时的有关情况:母亲怀孕情况;妊娠情况;是否足月分娩方式、胎次、产次、出生时体重有无窒息和黄疸情况。发育情况、语言环境、兴趣爱好、性格转变。(3)家族史:类似病、遗传病、语言环境等。(4)康复治疗及训练史。其他:了解相关专业、学科情况:整体情况、吞咽、听力、心理等。2.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语言行为三方面:语言行为的基础(辨别、记忆、产生、范畴化等)语言行为的构造形式(符号形式-指示内容关系)语言行为的功能(交流态度)语言符号符号形式-指示内容关系的关系结构语法意义基础性过程辨别记忆的产生认知动作性交流态度机能应用词语3.其他相关检查:(1)听力检查:需要区别是听力障碍还是注意力障碍;根据年龄和发育情况选择检测方法。听力检查注意事项:检查者要站在婴儿背后或看不见得地方;不让婴儿看到发音器(笛、哨、铃、小喇叭等),以免分散其注意力,妨碍检查;不能用敲桌子、拍掌、扣门等声音进行听力测验,因为有振动感,可影响检查结果。检查的种类音源得到的情报检查指标月龄音输出频率音压左右骨导结果BOA(行为测听)听觉反应0社会音听力障碍的有无与大概程度COR(条件反应定向测听)音源定位反应5啭音喇叭健耳的听力PS(游戏测听)条件形成18啭音喇叭健耳的听力PA(纯音测听)条件形成20纯音耳机左右耳的听力主要听力检查的比较适应各种年龄的检测方法:检查06M1Y2Y3Y4YBOACORPSPAABR(2)皮博迪图片词汇检查(PPVT):只是检查对词汇的理解,对儿童语言发育的水平难做出完整评价。共有150张黑白图片,每张图片有4个图,其中还有150个分别于每张图片内一个图词义相符的词,测验图片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测验时测试者拿出一张图并说出一个词要求被试指出图片上的4个图哪一个是最和词义相符的,记录下被试的反应结果,连续8个词中错6个停止测试。每一词答对记1分,最后将被试者的回答成绩转化成智龄,离差智商或百分位等级,即可比较被试者与同龄正常儿之间的语言水平发育情况。该测验适用的年龄为2.5-18岁。要求15分钟内完成。(3)伊力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验(ITPA)1968年发表,以测查能力为主,从儿童交往活动的侧面来观察儿童的智力活动情况,整个检查由五大部分、十个分测验构成,分别是:理解能力:言语的理解;图画理解,综合能力;言语推理;图画类推,表达能力;言语表达;动作表达,构成能力;作文;构图,记忆能力;数字的记忆;图形记忆。适用于3岁-8岁11个月。(4)韦氏学龄儿童智力检查修订版(WISC-R)美国1949年制定,中国1982年引进。该测验是智力检查,分为语言测验和操作测验两个部分,共12个分测验。每个分测验完成后都可算成标准分(量表分)可以和正常儿童的水平相对照,同时各个分测验之间也可以进行对照。第一项分测验的成绩相加即为总量表分,由总量表分可以查出该儿童的离差智商,全面掌握儿童的智力发育情况。适用于6-16岁。(5)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美国1963年制定,统计结果与上基本一致。适用于4-6.5岁。(6)构音障碍检查:部分患儿可能同时存在发音困难。S-S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是日本音声言语医学会于1980年通过实验发表。中国康复研究所按照汉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习惯研制了汉语版S-S评价法试用于临床。(一)S-S法原理符号形式——指示内容关系与促进学习相关的基础性过程交流态度(二)适应年龄和适应性原则上适合1.5-6.5岁的语迟儿童;学龄前儿童获得性失语症的可参考使用;不适合因听力障碍为阻碍原因的语言障碍(三)S-S法的构成和优点基本构成:1.听力、发音器官等呈生理学状态;指言语的输入与输出的主要器官呈生理形态、功能而言。主要是专科检查。2.(1)作为语言结构部分为:符号形式-指示内容关系;其符号形式不只限于言语符号形式,在此为广义的,其中包括语言前阶段到能够处理语言规则阶段;(2)与符号形式-指示内容关系相辅相承的基本操作过程。主要是关于视觉、听觉的辨别、记忆、产生等基本的学习能力部分。3.作为语言机能部分,交流态度。主要是关于对人的关系,交流意欲、机能分化等,无论患儿是否已获得语言。阶段内容第1阶段对事物、事态理解困难第2阶段事物的基础概念2-1功能性动作2-2匹配2-3选择第3阶段事物的符号3-1手势符号(相关符号)3-2言语符号幼儿语言(相关符号)成人语言(任意性符号)第4阶段词句、主要句子成分4-1两词句4-2三词句第5阶段词句、语法规则5-1语序5-2被动语态阶段1•事物、事物状态理解困难的阶段•语言未获得,概念未形成,对外界的认识于未分化阶段。•自我刺激行为。阶段2•形成事物基本概念的阶段,仍属语言未获得阶段•根据常用物品的用途大致进行操作,事物状况能理解,开始概念化•可通过出示物品表示自己要求•从低级水平到高级水平阶段2设定3个亚项(1)阶段2-1——事物功能性操作•对各种事物只能进行单一操作,尚不能进行辨别•分三项进行:事物、配对事物、镶嵌板(2)阶段2-2——匹配阶段同时辨别2个以上成对事物儿童拿物品去匹配示范项(3)阶段2-3——选择阶段能选择成对事物他人出示物品作为示范项阶段3•事物的符号阶段•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开始分化(1)阶段3-1:手势符号阶段(象征性符号)运用手势符号来理解与表达事物(2)阶段3-2:语言符号阶段幼儿语(象征性符号)成人语言(任意性符号)阶段4•组句、语言规则(非可逆态)阶段•能将某事物、事态用2-3个词组连成句子表达•将两词句和三词句分成两个阶段(1)阶段4-1——两词句阶段•用2个词组合起来表现事物、事态的阶段•检查中的四种形式:主语+谓语谓语+宾语属性(大小)+事物属性(颜色)+事物(2)阶段4-2——三词句阶段句子多样化检查中的两种形式:主语+谓语+宾语属性(大小)+(颜色)+事物阶段5理解三词句表现的事态(1)阶段5-1主动语态(2)阶段5-2被动语态此阶段要求能理解事情与语法规则的关系检查用具及图片数量实物A:帽子、鞋、牙刷、玩具娃娃4B:电话-听筒、鼓-鼓槌、茶壶-茶杯3镶嵌板鞋、剪刀、牙刷3操作性课题用品小毛巾、小玩具、小球、积木6块、装小球容器1个、三种图形镶嵌板、六种图形镶嵌板、十种拼图6图片鞋、帽子、眼镜、手表、剪子、电话6日常用品动物象、猫、狗3食物面包、香蕉、苹果、米饭4交通工具飞机、火车、汽车3身体部位眼、嘴、手、耳、鼻、脚6动词睡觉、洗、吃、哭、切5大小帽子(大、小)2颜色红、黄、绿、蓝4词句妈、弟+(吃、洗)+香蕉、苹果8大小+颜色+食物大小+红黄+鞋、帽8语言规则小鸡、乌龟、猫+(小鸡、乌龟、猫)+追6检查顺序:一般较差的患儿应从头开始,为了节省时间,对年龄较大或水平较高的患儿没有必要进行全部的检查,可按以下顺序:1)不可用图片检查的患儿:可用实物进行检查(1)—(2);2)可用图片检查的患儿:在3-2阶段以上,用图片检查单词-词句检查;3)发育年龄在3岁以上,能进行日常会话者,进行阶段4-阶段5,以词句检查为主。1、评价总结和诊断:检查结束后,要对检查结果和问诊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各种信息。S-S法检查结果显示的阶段要与实际年龄语言水平阶段进行比较,如低于相应阶段,可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符号形式-指示内容的关系及年龄可通过阶段年龄1.5岁2.0岁2.5岁3.5岁5-6.5岁阶段3-2言语符号4-1主谓+动宾4-2主谓宾5-1语序规则5-2被动语态年龄镶嵌图形积木描画投入小球及延续性5岁以上3岁6个月到4岁11个月3岁到3岁5个月10中图形10\10+2岁到2岁5个月10种图形710+隧道1岁9个月到1岁11个月6种图形36—46排列1岁6个月到1岁11个月3种图形33+堆积+1岁到1岁5个月部分儿童+2、分类(1)按交流态度分类:Ⅰ群:交流态度良好;Ⅱ群:交流态度不良。(2)按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分群:原则上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分为ABC三群。这种分群会随着语言的发展由一种向另一种过渡。根据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相关的检查和操作性课题(基础性过程)的完成情况相比较,将以上的A和C群分为6个亚群。A群:言语符号尚未掌握,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的检查在3-1阶段以下,不能理解口语中的名词。A群a:操作性课题和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的相关检查均落后于实足年龄。A群b:操作性课题好于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的相关检查。B群:无亚群,但应具备以下条件和言语表达困难:①实足年龄在4岁以上;②词句理解在4-1阶段以上;③一般可以用数词表达;④言语模仿不可,或有波动性;⑤上述2-4的状态持续1年以上;⑥无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C群:语言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条件为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相关检查在3-2阶段以上。C群a:动作性课题和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相关的理解和表达全面落后;动作性课题=言语符号的理解=表达C群b:动作性课题好于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相关情况;动作性课题﹥言语符号的理解=表达C群c:言语符号的理解好于表达,操作性课题检查基本与言语符合理解相当。动作性课题=言语符号的理解﹥表达C群d:言语符号表达尚可,但理解不好,此亚群多见于孤独症或有孤独倾向的儿童。3.鉴别诊断•早期发现很重要•听觉障碍,发声器官的运动发育障碍,自闭症和智能低下均可引起语言发育迟缓•年龄较小怀疑语迟的孩子,有必要每隔3-6个月复查一次一、训练原则:(一)以所评定的语言发育状况为训练的出发点:1.在同一阶段内横向扩展2.向下一阶段水平纵向上升(二)训练是一个动态且持续进行的过程:不限制训练场所。(三)训练是双向的过程:通过示范及扩展儿童的反应,促发儿
本文标题:第十章--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精编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445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