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高等教育]经济危机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
1第三章经济危机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23本章要点经济周期与经济危机经济周期的理论解释战后世界经济危机与周期长波理论:启示与应用美国经济周期变形4第一节经济周期与经济危机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周期的过程经济周期的相关概念经济周期的驱动与类别5一、经济周期的定义美国经济学家韦斯利•米切尔1913年出版了其著作《经济周期》,在书中,他对经济周期的定义是:经济周期是一个由工商企业占主体的国家的整体经济活动出现波动的现象。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扩张阶段,此时大部分经济活动同时出现扩张,继而是类似的普遍性衰退,然后是是收缩,以及融入下一个周期的扩张阶段的复苏阶段;这个变化的序列是重复发生的,但不是定期的。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从超过1年到10年或者12年不等;它们不能被细分成更短的与自身有近似波幅的特性类似的周期。6经济周期定义的特点一是总量的振荡,无论是什么因素驱动了周期的发生,似乎都是在更加广泛的程度上对经济产生影响;二是周期并不是定期发生,从而使人们对周期发生的时间无从把握,往往使人们把注意力放到引发经济衰退的突发事件上来,而忽视了经济周期本身。事实也是如此,回顾历史,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衰退往往以引致事件命名,远的如“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近的如“石油危机”、“互联网泡沫”、“次贷危机”等。7(一)古典周期古典周期(ClassicalCycle),也称传统周期,是指国民经济活动的绝对水平有规律地出现上升和下降的交替和循环。在古典周期的扩张阶段,国民经济主要的总量指标表现为正增长,在收缩阶段,国民经济主要的总量指标表现为负增长。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二战前的西方工业国家。8(二)现代周期二战后,许多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总量经济指标(如GDP)虽然在增长速度上存在高低的变换(而不是古典经济周期中的正增长与负增长的变换),但是总体上却保持了持续的增长,而没有出现古典经济周期波动理论中的经济衰退。因此,现代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的定义也产生了改变,提出了“增长周期”的概念。增长周期(GrowthCycle),也称现代周期,是指国民经济活动的相对水平有规律地出现上升与下降的交替和循环。9二、一个典型的经济周期过程一个标准的经济周期包括两个时期、四个阶段和两个转折点。两时期:收缩(经济由高峰时期跌入低谷时期)与扩张(经济由低谷时期跃升到高峰时期)两个时期。四阶段:衰退、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衰退和萧条阶段属于收缩期,复苏和高涨阶段属于扩张期)。两转折点:峰(经济由高涨阶段转入衰退阶段的那个关键点)和谷(经济走出萧条阶段开始回升的那个关键点)两个转折点。经济周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扩张转为衰退,跟着是萧条,然后是复苏,最后又转入扩张,接着又重新开始这一过程。10按照阿瑟·刘易斯(W·ArthurLewis)的说法,确定一次完整的经济波动,可以从一个波峰到另一个波峰(“峰-峰”法),也可以从一个波谷到另一个波谷(“谷-谷”法),或者按周期中同样状态(波峰、低潮或整个周期)一些年的平均值到另一些年的平均值来衡量。11经济周期的图示121、危机阶段也称为衰退阶段。由于繁荣阶段的过度扩张,社会总供给开始超过总需求,经济增长减速,存货增加,公司的成本日益上升,加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业绩开始出现停滞甚至下滑的趋势。投资者开始抛售手中的股票,当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到抛出股票的行列时,股价形成不断向下的趋势。132、萧条阶段萧条阶段。经济下滑至谷底,市场需求不足,公司经营情况不佳。由于预期未来经济状况不佳,公司业绩得不到改善,大部分投资者都已离场观望,股价低迷。143、复苏阶段复苏阶段,经济逐渐走出谷底。公司利润将会增加,而此时物价和利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股价回升。154、繁荣阶段繁荣阶段。市场需求旺盛,企业产品库存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导致企业利润明显增加。虽然此时物价和市场利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生产的发展和利润的增加幅度会大于物价和利率的上涨幅度。推动股价的大幅上扬。16周期阶段危机萧条复苏繁荣产出快速减少缓慢减少缓慢增加快速增加产出缺口正向减小负向扩大负向减小正向扩大物价回落通缩或低通胀温和通胀快速提升利率迅速回落低利率区间低利率区间快速提升信贷快速减少低水平缓慢增长快速增长投资/资本支出民间:快速回落政府:缓慢回落民间:缓慢回落政府:缓慢上升民间:缓慢增长政府:快速增加民间:快速增长政府:缓慢增长消费/零售快速下降缓慢下降缓慢增长快速增长产品库存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下降快速下降就业快速下降缓慢下降下降或微增快速增长企业盈利迅速恶化继续恶化止跌或改善快速上升股票市场快速下降持续下跌止跌回升快速上升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陡峭下降平缓平缓陡峭上升房地产市场快速下跌微跌或平止跌快速上升USRealGDPGrowthbyQuarter17三、经济周期的相关概念波峰和波谷周期波动的长度周期波动幅度平均位势周期波动的涨落比标准差1、波峰和波谷由于经济增长总是在波动起伏中实现的,所以,经济增长绝对量或增长率指标也表现为高低不同的数值。在某一时期内,经济增长(绝对数或增长率)的最高点就称为该周期经济波动的峰值,也叫做波峰。与此相对,经济增长(绝对数或增长率)的最低点称为谷值或波谷。“波峰”和“波谷”代表的是经济周期的转折点。2、周期波动的长度周期波动的长度,是指每一个具体的经济周期从一个波峰到另一个波峰(或从一个波谷到另一个波谷)所经历的时间长度。周期波动长度简称波长,一般用月、季或年等时间单位来衡量。通常来说,一个周期的长度或一定时间内几个周期的平均长度较长,则说明该时期内经济波动较少,经济较稳定。反之,周期长度越短则说明经济越不稳定。3、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又称为波幅或振幅,是指同一个周期内从峰值到谷值的指标差额。GDP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周期,某一个周期的波幅就是该周期的峰值年份的GDP增长率与谷值年份GDP增长率之差。4、平均位势平均位势是指某一个周期内所有时间序列指标数值的算术平均值,它可以用来衡量某一个经济周期的整体经济增长状况。平均位势较高,说明该周期内经济运行处于较高的水平;反之,则说明经济运行在低位徘徊。5、周期波动的涨落比某一个周期的涨落比,是指该周期内扩张阶段的长度与收缩阶段的长度之比;某一特定时期内周期的平均涨落比,是指该时期内所包含周期的平均扩张长度与平均收缩长度之比。通常来说,某一个周期的涨落比或某一时期内几个周期的平均涨落比较大,则说明该周期或该时期中经济扩张的力量大于收缩的力量,经济中扩张因素的弹性大,经济增长强劲;反之,涨落比或平均涨落比较小,则说明经济增长的扩张力较弱。6、标准差通常把标准差定义为国民经济实际经济增长率围绕长期趋势上下波动的量值,它是衡量周期波动对历史增长趋势偏离程度的标准化指标。一般情况下,标准差越大,说明实际经济增长率偏离长期趋势的程度越大,经济发展越不稳定;相反,标准差越小,实际经济增长率偏离长期趋势的程度越小,经济发展就越稳定。25四、经济周期的驱动与类别经济周期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五个层面:货币、资产、房地产建造、资本性支出和存货,其中第一个是货币层面的因素,其余四个都是实体经济方面的因素。26根据驱动因素的不同,我们把经济周期划分为四种:基钦周期、朱格拉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271、基钦周期基钦周期(Kitchincycle)。为期约40个月左右,故又称短波周期。由美国经济学家基钦(J.Kitchin)于1923年在《经济因素中的周期与倾向》一文中中从厂商生产过多造成库存增加,从而减少生产的现象出发,提出存在2到4年的短期调整,这种短期调整被称之为基钦周期或“存货”周期。282、朱格拉周期朱格拉周期(Juglarcycle),亦称中波。法国经济学家克莱门•朱格拉(C.Juglar)1860年在其所著《法国、英国及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周期》一书中首次提出,资本主义存在着7—10年的周期波动,故这种周期被称为朱格拉周期。由于这种周期似乎与投资品生命期相对应,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和就业的波动,故被成为投资周期。又由于这种周期同其它周期的时间相比属于中等长度,因此也被称为中周期。293、库兹涅茨周期库兹涅茨周期(Kuznetscycle),周期长度约为20年左右,故亦称“中长波”或“中长周期”。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在其《生产和价格的长期波动》一书中,考察了美、英、法、德、比等国从19世纪初叶或中叶到20世纪初,几十种工业、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和价格的变动情况,提出存在平均长度为15-20年不等的中长周期,故这种周期亦称库兹涅茨中长周期,因其与建筑业的伸缩关系密切,所以经济学家又常将其称之为建筑周期。304、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Kondratieffcycle),亦称长周期或长波,每一周期约为50年左右。1926年,前苏联经济学家尼•康德拉季耶夫在其所著《经济生活的长周期》一文中对18世纪以来英国、美国、法国物价指数进行了整理分析,发现从1789-1849年这60年中物价又上涨到下降,形成了一个波动期,从1849-1896年这47年又有一个物价由上涨到下降的波动期,从1896-1920年又有一个物价上涨期,在其所考察的两个半长周期中,物价上涨时期均为24-25年,彼此十分接近。康德拉杰夫认为物价的涨落是经济繁荣与萧条的反映,因此进一步推断出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为期50—60年一个周期的长波运动。技术进步和创新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是影响这种长周期的主要因素。这种随技术进步而产生的经济从扩张到收缩的周期很长,是一种长期波动。第二节对于经济周期的理论解释一、传统经济周期理论在古典经济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主流经济学派信奉“萨伊定律”和“市场出清”两个假设前提,否认会出现普遍的经济危机。但是现实经济中一直存在的不定期的经济波动,这引起了一些经济学家的关注,例如,早在19世纪初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就注意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而且试图解释它,这可以看成是西方经济周期研究的开端,此后至20世纪3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周期理论包括以下几个。(一)太阳黑子论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外生周期理论,它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学者W·S·杰文斯、H·S·杰文斯和美国学者H·L·穆尔。该理论认为宇宙天体(如太阳黑子)的周期循环运动会引起农业的丰歉周期,进而引发整个经济周期性波动。现代观点大都认为该理论过于简单,从而很少论及。该理论出现于19世纪末,当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认为农业波动会影响整个经济有一定合理性,这启迪我们应该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经济周期的形成;此外尽管它是从经济体系外寻找周期的形成原因,但是它也是从影响因素的周期性推导经济波动的周期性,而这比后来一些完全把周期形成的动力归结为变动不规则的变量的理论更有意义。(二)心理因素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庇古、陶西格、罗伯逊和施皮索夫等。他们认为心理因素对其他造成经济不稳定的因素有强化作用,而不是用单一的心理因素解释经济周期。哈伯勒曾把该理论的观点总结为“扩张产生乐观主义,乐观主义刺激投资并强化扩张。衰退产生悲观主义,悲观主义又加剧衰退。”这一理论对于解释宏观经济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任何现代经济周期理论都不可能忽视心理预期在经济扩张和收缩时的作用。(三)纯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R·G·霍特里。他认为一个具有充分弹性的货供给是经济周期产生的唯一根源,在一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银行在逐利动机驱使下,有不断刺激货币供给扩张和收缩的愿望。经济周期的发生机制是:银行体系货币供给变化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消费,从而造成经济的扩张和收缩。霍特里的理论排除了各种实际因素,仅从货币角度解释经济周期是不完全的,但他看到了货币、信用关系的重要作用还是很有意义的。(四)消费不足论消费不足的原因是储蓄过度。提出了一个“节
本文标题:[高等教育]经济危机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471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