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崇明建设中学刘道林家庭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充满艺术,对学校教育管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结合本人工作实践的案例,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家庭教育指导的体会和感想。案例一:个体的蜕变问题情况黄某曾是班级的一号保护人物,经常戏弄女生,把女生的手逮住不放,有时甚至还骑在女生的屁股上;班级的窗帘拉坏,窗子损坏总是少不了他:上课时昏昏欲睡,下课时猴蹦狗跳,和男生打架,时常顶撞老师,还在《成长手册》上骂天下老师死光光,作业天天不做,面对这样的学生,说实话,三天两头不给你找茬,那他就算绝对不正常,自己坐在办公室也时刻担心他会给班级找麻烦。转化过程为此我也想了很多办法对付他。曾经让他做生活委员,让他做班干,使他有集体荣誉感,学会自律,结果不到一个月扫把全无,班级卫生经常扣分,学生也也都被他得罪了,最后只好撤了。后来进行家访,几天后,便有旧病复发,他犯了错误,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一声不吭,装着一副蛮不在乎的样子,只是用凶恶的眼神,狠狠地刺着老师。后来我逐渐意识到转化这样的学生,是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不断地家访,不断地和其父母沟通,做好家校联动,有一段时间他病了,耽误了学习,我利用业余时间,亲自上门给他义务补课,他也渐渐被我感动,对我也有了感情,而我也注意了管理艺术,顺着他的性子,对他的优点大加表扬,他也慢慢找到了自尊与自信,慢慢的错误越来越少,以至于现在师生都难以相信,这还是不是以前的黄某。思考分析每个班都有行为偏差生,该生因为从小父母打麻将,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以至于现在的放纵,作为老师如果单打独斗,教育只能事倍功半,必须和他家长一起抓好家庭教育,才能有所成效,更重要的是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场爱的持久战。案例二:一个都不能少问题情况张某来自宁夏,父母在上海打工,随父母来上海。在我校读书,刚来第二个学期,因英语跟不上,就要辍学,让同学请他过来,他也不来,眼看一星期将要过去,还不见人影。转化过程我决定自己家访,到了他们家门口,看他们住的崇明人七八十年代居住的阴暗潮湿的小房子,而且还是租的,不禁一阵心酸,往里一看,一家四口睡在一间卧室里,中间用窗帘隔开,正好张某睡在床上,看到我来,用枕巾捂住眼睛,不想见我。我悄悄地退出了卧室,来到了客厅,他老妈硬把她给拽到客厅。我刚开口没说几句,他又气嘟嘟地跑进了卧室,没办法,我只能和他老妈说:孩子还小,不念书干什么呢?她说:孩子想打工。我又开玩笑的说:她这样能打工,别人不是雇佣童工吗?我又和她说现在是学习黄金年龄,打工以后有的是时间,而且打工至少也要初中毕业,没有文凭别人也不要啊!你和她说他英语不好,老师也不怪她,也不会也为拖了班级平均分而责备她,只要她来,我们班随时欢迎。没想到,第二天,张某竟然坐在班级后面,我问她你不是不想读书?,她说你和我妈说的我都听见了,我觉得有道理,所以就过来了,张某重新回到班级后,班级总分拖了不少,甚至甚至还部分老师说我很傻,但我摸了摸自己的良心,看着他来回上学的背影,觉得还是一个字“值”。思考分析外地生随父母奔波,生活不定,导致家长的教育精力不够,学生的学习受到影响,特别是外语跟不上;同时学生来到上海,他们见了世面,急于像父母那样挣钱养活自己,而忽视了读书对未来的重要性,家长应该及时制止这种错误的想法,老师更应该讲清读书的意义,给予外地生信心与尊严。案例三:别吃青苹果问题情况到了初一下学期,学生们的青春期普遍到了。而我们班也出现了早恋的苗头,只见我们班的陈某放学时总在茅某的后面,平时举行活动,也总是和茅某坐在一起,上课时也是呆呆地看着茅某,有时甚至有意的去骚扰她,对于这样现象,我一时也不知所措,如果直接说,会在班级掀起轩然大波,影响了双方的自尊,如果不说,任其发展,后果也不堪设想,想到他们的学习会一落千丈。转化过程无奈的我只能私下做陈某的工作,先问他最近表现怎么样,又问他对某某女生有没有好感,他只字不提,像是默认的样子,我只能暗示他和那女生保持距离,正常交往。可是过来一段时间后,他又始终尾随在那个女生的后面,茅某对他好感并没有,迫不得已,只有请陈某家长到学校来,进行面谈,把他的儿子行为说了,并对他说不能打骂,要以教育为主,父亲也很吃惊,后来在其父亲的教育下,行为有所收敛。后来我利用班会,说了早恋的危害,进行青春期教育,并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早恋现象逐渐在班级得以平息,使得他们两个人又重新静下心来,好好正常地学习,走上了学习正轨。思考分析:这件事使我深深地思考到了青春期,出现男女倾慕现象这是正常的,不能视为洪水猛兽,是要疏,而不是堵。教育是一门艺术,不能太直白,有时是需要走曲线的,需要家庭教育等多方面配合,才能有好的效果。后记:第一个案例:通过问题学生频繁家访,和持之以恒的关爱,使得问题学生病去如抽丝。第二个案例:和外地生家庭教育空白真空期过多,到我去家中拜访,最终树立其学习目标和理想,让她重新走进教室。第三个案例:再到处于青春期学生情窦初开,面对感情不知所措,到我请家长到学校,联手做学生思想工作,也使得两个学生重新安心学习。这些成功案例使得我悟出了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导,应该做好以下工作:一、做好家校互动学生在学校的不良表现,一定有其在家庭的原因。因此班主任家访很有必要,可以帮助班主任到家里弄清学生问题的根源。比如父母有没有生活的恶习,学生的家中有没有变故,还是单亲离异家庭等。通过家访弄清病因,班主任才能开好药方。而且家访并不是走过场,一定带着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家访也是沟通家长和教师的情感纽带。有些问题家访可能不太方便,碍于家长面子和对邻居周围影响,可以让家长悄悄到学校来,比如处理早恋问题,然后班主任和家长私下在学校的隐蔽处,单独交流,可能会更有效果;同时家长来到学校也会给孩子的教育起震慑作用。这样班主任深入学生家中,家长走进学校,良性互动,有来有往,必然会解决教育难题。开家长会,是老师与家长难得的交流机会,作为班主任要用这个大好时机,既要向家长讲清班级情况,又要和每个学生家长面谈,以便及时全面的教育好每个学生,使得班主任工作得到家长的及时有力大力支持,无疑会使家庭教育更加有效。二、掌握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班主任自己搞好教育同时,也要指导好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家长要在家里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不赌博,不打架骂人,和邻里处好关系等。同时作为家长教育也要有分寸,不过于溺爱,也不能过于苛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搞好学习,什么条件都答应孩子,忽视了孩子的德育教育,把孩子成了育分机器,这不可取。也有家长脾气暴躁,动不动辱骂孩子,甚至棍棒伺候,这样家庭环境也不利于孩子人格健康发展。应该考虑如何创建和谐家庭环境,身教重于言教,严中有爱,与学生交心,才是家庭教育长久之策。同时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教育应该是适切的,依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成绩不太好非要让他成为科学家有点脱离现实,望子成龙可以理解,但也不能急功近利,毕竟孩子健康和人格的完善才是首要任务。三|、要明确家庭教育是爱的持久战作为班主任从孩子刚跨进教室起,就要对孩子的家里情况,建立档案,做好家校联系表,实时动态和家长一起,关注每个孩子的不同阶段的成长。对于问题学生,不要指望一次家访可以一劳永逸,要抱着踏破门槛的决心,孩子教育不成功,家庭教育永不松。对于优秀的孩子也不要不管不问,再好的孩子都有迷惘和脆弱的时候。不停地家校互动,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学生信心,也得到家长的情感认同,当家长的心和学生的心和老师的心融为一体时,很多问题也就不是教育的问题了。总之家庭教育任重道远,充满艺术和智慧,但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一个“爱”字,只要”爱”字当头,“爱”的持久,和家长学生做好长期良性互动,相信家庭教育会开花结果的!
本文标题:家庭教育指导案例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474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