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最新2019-布病的诊断、治疗及疫情处置(2019.5.20))-PPT课件
人间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治疗及疫情处置内容布病基本知识概述布病的诊断与治疗布病的疫情概况布病的疫情处置发生畜间疫情时发生人间疫情时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的细菌(简称布氏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将布病列为二类疫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通报的传染病之一。布鲁氏菌还被国外列为生物战剂之一。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170多个(85%)存在人畜布病,已分布于世界各大洲。概述布病的双重危害影响人体的健康:人患布病常因误诊而转为慢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丧失劳动能力,因病致贫。少数患者会导致死亡。阻碍畜牧业的发展:有资料表明:羊患布病后流产率为57.5%,牛布病流产率31.2%,使牲畜似乎两明显减少,影响经济发展。据估算,每年全国因布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逾100亿元。布鲁氏杆菌的分型可分为6型:羊种型:毒力强,症状典型,易发并发症。我省以羊3型为主猪种型:毒力次子,症状不典型,常在肝脾发生化脓牛种型:毒力最弱,只有散在的轻症病例,病例易表现为慢性犬种型:没有严重症状,病程短,没有并发症森林鼠型、绵羊副睾型:对人不致病布鲁氏菌对物理因子的抵抗力弱对紫外线敏感直射日光数分钟-4小时,散射日光7-8天直射紫外线5-20分钟,斜射紫外线10-30分钟对热非常敏感,尤其对湿热敏感。不同温度对布鲁氏菌的影响布鲁氏菌对化学因子的抵抗力弱药品名称浓度(%)布鲁氏菌生存时间漂白粉0.2-2.52分钟以内新洁尔灭0.130秒石碳酸1-21-5分钟来苏儿21-3分钟来苏儿31分钟以内高锰酸钾0.1-0.27-15分钟福尔马林0.220分钟以上氢氧化钾23分钟肥皂水220分钟以上自然条件下在外界生存时间长人间布病的传染源人间布病发病主要传染源是感染布氏菌的羊和牛羊:意义更大:症状重,感染率高(达42.12%),患病率高(达7.71%),由羊所致的布病占到80%-90%,牛:虽然感染率高(达30%-40%),但出现症状者少(仅为0.3~0.5%),且症状轻微。其它:猪、鹿、犬等偶见。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虽然布病患者可以从乳汁、脓汁、尿、阴道分泌物排出布鲁氏菌已得到细菌学证实。但无证据证明通过患者而传染引起的病例,因此,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传播途径经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感染:饲养放牧病畜;接生、处理病畜难产、流产及正常产;检查牲畜;接触病畜的尿、粪及其污染的棚圈等;屠宰、病畜、剥皮、切肉、分离内脏;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畜分泌物、剪羊毛或从事皮毛加工;挤奶或加工病畜奶制品;采取病畜、病人的血液和病理材料;从事布氏菌实验操作及制备布氏菌苗、抗原、抗血清等生物制剂等。经消化道感染:进食布氏菌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如喝生奶、吃生奶制品、吃未煮熟的肉(烤肉、涮肉等)或者手不洁拿吃食物等都容易患病。病畜流产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草场、水源,是牲畜消化道感染的重要原因。经呼吸道感染:常见于吸入被布氏菌传染的飞沫、尘埃:如打扫圈舍、加工皮毛等以上三种传播途径往往同时存在,很难截然分清是通过哪一个环节感染的。易感人群人类普遍易感,凡是与病畜、染菌畜产品接触多者发病率高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再次感染发者有2~7%,不同种布鲁氏菌间有交叉免疫疫区居民可因隐性染病而获免疫潜伏期:最短3天,最长1年,一般1-3周,平均2周起病缓慢者前驱期症状类似重感冒。经口感染者常见颈部淋巴结肿大。起病急剧者一般没有前驱期症状,直接出现布病典型症状布病的4大典型症状:发热多汗乏力肌肉、关节疼痛布病临床表现布病临床表现-发热典型病例表现为波状热,常伴有寒战、多汗等症状,可见于各期患者。部分病例可表现为低热和不规则热型,且多发生在午后或晚上。典型病例热型呈波浪状,体温逐日升高,达高峰后缓慢下降,热程约2~3周,间歇数日至2周后,又发热再起,如此反复数次。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使用,典型波状热型已较少见“温症分离”:布病患者在高烧时一般神志清醒,甚至自觉尚好,但体温下降时自觉症状增多,并加剧。这种的现象为布病所特有。4.2531无热0.413稽留热9.3363驰张热12.7893间歇热15.36112不规则热42.11307低热15.78115波状热构成比(%)例数热型发热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的长达45天,平均2-3周。有些患者有典型的布病症状和体征,检测结果也为阳性,但没有发热为布病主要症状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为甚多与发热相伴,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大汗多于夜间或凌晨热退时出现,汗味酸臭,浸湿衣裤大量出汗可以导致虚脱布病临床表现-多汗布病临床表现-乏力几乎全部病例都有此表现,乏力的程度轻重不一。常被称为“懒汉病”、“爬床病”通常在午后出现疲劳感觉,清晨和上午明显减轻大量出汗后更为严重慢性期患者的乏力症状比较突出,常成为就诊的主要原因。。急性期关节疼痛:多个大关节呈游走性疼痛,与风湿热相似疼痛的性质可如锥刺痒或为顽固性钝痛,疼痛剧烈,一般镇痛药不能凑效出现的时间多与发热有关,开始发热时疼痛加重,体温下降时疼痛随之缓解。在疼痛关节或骨骼附近,常可发现一处或数处明显压痛点慢性期关节疼痛:局限于某一部位,以骶、髂、膝、肩、肘、踝等大关节处常见常因劳累或气候变化而加重由于肘窝、腘窝的肌腱变硬和挛缩,常使四肢关节强直,变形,甚至照成终身残疾、无法恢复肌肉疼痛:尤其是下肢肌肉及臀部肌肉疼痛明显,重者呈痉挛性痛。布病临床表现-肌肉关节疼痛单侧睾丸肿痛头痛:为急性期常见症状之一神经痛:腰痛、双下肢疼痛咳嗽、胸痛腹泻黄疸遗精、阳痿布病其它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液: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可达60%左右,有时可见异形淋巴细胞。血沉在急性期增高,慢性期基本正常。血内纤维蛋白原含量:急性期增加,约占25%血浆蛋白:减少,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异常重症或慢性病例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可有贫血肝功能:多数变化不明显X光检查骨关节损害的X线表现以腰椎、骶髂关节、肩关节、骨盆和膝关节的改变多见骨关节系统的病理改变:关节缘骨质硬化、骨质增生、局限性骨质疏松、骨质缺损灶、骨端的透明灶、局限性骨质密度增高、软组织硬化等呼吸系统:与肺结核相似,双肺呈局限性浸润,以斑点及絮状模糊或支气管炎性改变最为常见,肺纹理增强,分布紊乱,边缘不清楚。肺间质呈不同程度网状增粗。临床分期急性期:具有上述临床表现,病程在6个月以内。慢性期:病程超过6个月仍未痊愈。布鲁氏菌病诊断诊断依据:2019年10月8日卫生部下发的《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9〕117号)分为4类:疑似病例临床病例确诊病例隐性感染病例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发病前与家畜或畜产品、布鲁氏菌培养物等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布病流行区的居民等临床表现: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和关节疼痛,或伴有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表现临床病例疑似病例+虎红平板凝集实验(初筛试验)阳性者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布鲁氏病的诊断确诊病例临床病例+以下4条中任意一条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l00++及以上或病程一年以上滴度1∶50++及以上;或半年内有布鲁氏菌疫苗接种史,滴度达1∶100++及以上者。或分离到布鲁氏菌者隐性感染病例有流行病学史,符合确诊病例免疫学和病原学检查标准,但无临床表现登记、管理不作为网络报告布鲁氏菌病的治疗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常用利福霉素、四环素族药物、喹诺酮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及三代头孢菌素等。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急性期的治疗一线药物多西环素合用利福平或链霉素。二线药物多西环素合用复方新诺明或妥布霉素;利福平合用氟喹诺酮类。难治性病例:可加用氟喹诺酮类或三代头孢菌素类。隐性感染病例:是否需要治疗目前尚无循证医学证据,建议给予治疗,特别是血清滴度较高,且呈上升趋势的病例慢性期的治疗一旦进入慢性期,其病菌将跟随患者终身慢性期急性发作病例:多采用四环素类、利福霉素类药物,用法同急性期,部分病例需要2-3个疗程的治疗慢性布病的治疗一直是个世界难题。慢性布病的治疗比急性期更为困难慢性布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很困难,需要有较丰富的布病临床经验。慢性布病的病程长,病情复杂,而且病情顽固慢性布病用抗菌素治疗远不如急性期布病那样明显,更容易复发抗菌素对慢性期布病的使用原则慢性期布病急性发作或活动型布病,病人有发烧、多汗、关节疼痛等急性期症状,血清抗体滴度较高。具有局部病灶的慢性期布病如布鲁氏菌局限在骨关节、肝脏、脾脏或生殖器官内,有时发生局部组织坏死,这时应当适应抗生素。除全身性用药外,还应当根据病损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用药途径。如发生关节炎时,可将链霉素等药物注入关节腔内,脑膜炎患者可注入脑脊髓中细菌培养阳性的病人:都应采取抗生素治疗。血清滴度较高,且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时,也应当考虑用抗生素至于那些只是血清抗体阳性,但没有明显症状的慢性期布病患者,不治疗。布鲁氏菌病抗菌治疗推荐方案一览表病程和预后病程以3个月~1年居多只要及时、规范、足疗程治疗,预后较好个别患者未经治疗也可以自愈如治疗不及时,不规范,易由急性转为慢性,反复发作,迁延数年,引起内脏器官器质性改变或骨关节变形强直,终生不愈。布病本身不会轻易引起死亡,但是如果在急性期间,如果感染的布鲁氏菌的菌量多,毒力大,而且又没有及时确诊,更没有及时治疗,产生了合并症,如:脑膜炎、心肌炎、贫血、血小板低等其它系统的改变,也会引起死亡。疗效判定很多人第一次检查出是布病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总想再做布鲁氏菌病的化验,看看布鲁氏菌使机体产生的抗体(是否减少了或是没有了,其实这不是最主要的。因为人感染了布鲁氏菌后,身体产生了一种布鲁氏菌抗体,这种抗体在人体内会存在很长时间,一般1-3周开始出现抗体,3-6个月左右是高峰期,6到8个月开始下降,一年后到2年后就会自然消失。所以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不作为疗效判定标准。近期疗效判定治愈:体温恢复正常,其它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体力和劳动能力恢复原有布鲁氏菌培养阳性者,应两次(间隔半个月至一个月)细菌培养转阴。临床化验检查各脏器功能均正常(某些患者因布鲁氏菌引起血常规、肝功能异常及肝脏、脾脏肿大,胆囊炎等症状消失)(注:布病血清学反应不一定转为阴性)基本治愈:体温恢复正常,其它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体力和劳动能力基本恢复。原布鲁氏菌培养阳性者,两次细菌培养转阴。好转:上述三项指标达到两项者,或三项指标比治疗前有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或无改善者。治疗后有短时期的症状改善,但停药两周又复发者。远期(1年以上)疗效的判定治愈近期治愈的三项指标能维持一年以上而无复发。基本治愈近期治愈的三项指标能维持一年以上,仅有轻度反复,但不经治疗自行缓解。好转仍有轻微症状(如关节疼痛),劳动能力受到一定影响,但较治疗前有增强。无效:同近期疗效的无效指标。布病的复发在劳累、寒冷等诱因下,未被杀灭的在细胞内寄生的布氏菌再次进入血液,可造成疾病复发一般在完成治疗10个月内出现布病的再感染人患布病后,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一定免疫力,但是不够巩固和持久病愈的人又长期生活在有病原菌环境中时,可造成再次感染一般发生在病愈3年后再感染也分急性和慢性,其特点为局部损害明显,尤其是关节和神经系统的损害总结布病是我省新发传染病、医生及病人知晓率低、诊治经验不足,很多布病病例被误诊,造成病人的极大经济负担自身免疫机制参与发病、多系统受累,可能造成严重疾病细菌性传染病、胞内寄生、不易根治、容易转为慢性;慢性病例长期迁延不愈,对病人身心
本文标题:最新2019-布病的诊断、治疗及疫情处置(2019.5.20))-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48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