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计算题1、某公司1-6月份各月的维修工时和维修费等有关资料如下:月份123456合计维修工时(小时)40004500300050004300480025600维修费(元)22002400200026002300250014000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2)假如7月份预计发生维修工时4600小时,用高低点法预计7月的维修费是多少。解:(1)单位变动维修费(b)=(2600-2000)(5000--3000)=0.30(元/小时)a=y-bx=2600-0.35000=1100(元)或:a=2000-0.33000=1100(元)(2)7月份的维修费为:1100+0.304600=2480(元)2、某企业最近三年有关生产、销售和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摘要第1年第2年第3年期初存货(件)―――――600100本期生产(件)300020004000本期销售(件)240025004000期末存货(件)600100100单位售价(元)100100100制造费用(元)单位变动成本505050固定成本总额360003600036000推销及管理费用单位变动成本555固定成本总额300003000030000要求:(1)按变动成本法编制三年的收益表。(2)按利润差额简算法计算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各期营业净利润的差额。(3)用利润简化公式计算完全成本法下的各期营业净利润。(1)损益表摘要第1年第2年第3年合计销售收入240000250000400000890000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120000125000200000445000变动销售成本12000125002000044500变动成本合计132000137500220000489500贡献边际108000112500180000400500期间费用固定生产费用360003600036000108000固定销售费用30000300003000090000期间费用合计660006600066000198000税前净利4200046500114000202500(2)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末存货中的单位固定生产成本如下:第1年=36000÷3000=12(元/件)第2年=36000÷2000=18(元/件)第3年=36000÷4000=9(元/件)2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如下:第1年=12×600=7200(元)第2年=18×100=1800(元)9×100=900(元)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生产成本如下:第1年=0(元)第2年=7200(元)第3年=1800(元)按利润差额简算法计算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各期营业利润差额如下:第1年=7200-0=7200(元)第2年=1800-7200=-5400(元)第3年=900-1800=-900(元)(3)利用简化公式计算完全成本法下的各期营业净利润如下:第1年=42000+7200=49200(元)第2年=46500-5400=41100(元)第3年=114000-900=113100(元)1、已知: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1999年单位变动成本为16元/件,变动成本总额为64000元,共获税前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于2000年维持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1999年的40%。要求:(1)预测2000年的保本销售量;(10分)(2)若2000年的计划销售量比1999年提高8%,则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1)销售单价=1640%=40(元/件)销售量=6400016=4000(件)固定成本=(40-16)×4000-18000=78000(元)保本销售量=78000(40-16)=3250(件)(2)税前利润=(40-16)×4000×(1+8%)-78000=25680(元)2、已知:某公司1999年销售收入为200000元,销售成本为180000元,其中固定成本80000元,若2000年计划增加广告费8000元,产品单价仍为40元/件。要求:(1)预测2000年该公司的保本点;(2)若2000年计划实现目标利润100000元,则目标销售额应为多少?答:(1)销售量=20000040=5000(件)单位变动成本=(180000-80000)5000=20(元/件)保本销售量=(80000+8000)(40-20)=4400(件)(2)目标销售额=(80000+8000+100000)(40-20)×40=376000(元)1、某企业连续两年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项目1998年1999年单位贡献边际销售量贡献边际固定成本利润60120006000004000002000006014000700000400000300000要求:计算经营杠杆系数。1、解:产销量变动率=(14000-12000)12000=17%利润变动率=(300000-200000)200000=50%经营杠杆系数=50%17%=2.952、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按0.6的平滑指数预测的今年8月份产销量为1850件,5-8月份的实际产销量和总成本资料如下:月份5678总成本(元)20000198003100030000产销量(件)1000120018002000要求:(1)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2)用平滑指数法预测9月份的产销量。(3)利用成本性态模型和9月份的预测产销量,预测9月份的总成本。2、(1)高点的坐标为(2000,30000)低点的坐标为(1000,20000)3b=(30000-20000)÷(2000-1000)=10(元)a=20000-10×1000或(=3000-10×2000)=10000(元)y=10000+10x(2)9月份预测产销量为:X=0.6×20000+(1-0.6)×1850=1940(件)(3)9月份预测总成本=10000+10×1940=29400(元)1、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40000机器小时,尚有20%的剩余生产能力,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准备开发新产品,有甲、乙、丙三种新产品可供选择,资料如下:产品名称甲乙丙预计售价1006030预计单位变动成本503012单件定额机时402010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作出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2)如果丙产品的年市场需要量是600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又将如何安排。1、1)根据资料编表如下:产品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剩余生产能力800080008000最大产量800040=200400800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005060303012单位产品贡献边际503018单位定额机时402010单位机时提供的贡献边际贡献边际总额5040=1.251.25×8000=100001.5120001.814400由上表可知:从单位贡献边际来看,甲、乙两种提供的较多,但丙能提供的贡献边际总额最多,为14400元,所以,开发丙产品较为有利。(2)如丙产品的年市场需求量为600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首先应安排丙产品600件的生产,这时仍剩余机时2000小时(8000-600×10)。由于甲产品单位机时提供的贡献边际是1.25,乙为1.5,因而剩余的机时应全部安排乙产品的生产,可以生产乙产品100件(200020),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贡献边际最大,为13800元(600×18+100×30)。2、、某企业本年计划生产甲产品2000台,销售单价为2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40元,现有一公司向企业发出定单,要求订货500台,其定单报价为170元/台。要求:就以下各种情况分别作出是否接受此订货的决策。(1)如果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3000台,剩余生产能力不能转移,且追加订货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2)如果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2200台,且追加订货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3)如果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2500台,但追加订货需要使用某专用设备,该设备的使用成本为2000元;若不接受追加订货,则该部分生产能力可以出租,可得租金5000元。(4)如果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2400台,追加订货需要追加3000元的专属成本;若不接受追加订货,则该部分生产能力可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贡献边际总额为4000元。(1)因为定单报价170元/台单位变动成本140元/台,所以,可以接受追加订货。(2)根据已知资料,编制相关损益分析表如下:项目接受追加订货拒绝接受订货4相关收入相关成本合计变动成本机会成本170×500=8500088000140×200=28000200×300=6000000相关损益-30000因为拒绝接受订货方案的相关损益最大,所以,应拒绝接受追加订货。(3)根据已知资料,编制相关损益分析表如下:项目接受追加订货拒绝接受订货相关成本合计变动成本专属成本机会成本170×500=8500077000140×500=700002000500000相关损益+80000因为接受追加订货方案的相关损益最大,所以,应接受追加订货。(4)根据已知资料,编制相关损益分析表如下:项目接受追加订货拒绝接受订货相关收入相关成本合计变动成本专属成本机会成本其中:冲击正常任务收入设备出租可获租金170×500=8500083000140×400=56000300024000200×100=20000400000相关损益+20000因为接受追加订货方案的相关损益最大,所以应接受追加订货。1、某厂拟投资30万元引进生产线,引进后当年即可投入使用,估计每年可增加税后利润和折旧4.5万元,该生产线的使用期为10年。引进设备所需款项需全额借款,年利率为10%。试分析该方案是否可行。1、解:若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该生产线10年内可为企业带来45万元的收益。显然,收益大于投资,方案可行。但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之后,结果却相反。PA=4.5×(PA/A,i,n)=4.5×6.145=27.66(万元)由此可见,在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之后,收益的总现值小于投资额(27.6630),方案不可行。2、某企业拟购买一台机器,价值300000元,其有效使用期为6年,预计残值30000元。企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资金成本为10%,所得税率为33%。要求:(1)计算残值的现值。(2)计算折旧的抵税额。解:(1)求残值的现值即求第6年末一次性收款的复利现值。查表有(P/F,10%,6)=0.565P=30000×0.565=1695(元)(2)年折旧额=(300000-30000)/6=45000(元)折旧的抵税额=45000×33%=14850(元)1、设贴现率为10%,有三项投资机会,有关数据如下表:期间A方案B方案C方案5净收益现金净流量净收益现金净流量净收益现金净流量012318003240(20000)1180013240(1800)30003000(9000)120060006000600060006000(12000)460046004600合计504050404200420018001800要求:用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内部收益率法分别对三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1、解:(1)净现值法:A项目的净现值=(11800×0.909+13240××0826)-20000=21669-20000=1669B项目的净现值=(1200×0.909+6000×0.826+6000×0.751)-9000=10557-9000=1557C项目的净现值=4600×2.487-12000=11440-12000=-560A、B项目的净现值均为正数,所以项目可行;C项目的净现值小于零,所以,该项目不可行。(2)净现值率法:A净现值率=166920000=0.083B净现值率=15579000=0.173C净现值率=-56012000=-0.047A、B项目的净现值率均大于1,所以,两项目可行;C项目净现值率小于0,所以,该项目不可行。(3)内部收益率法:A项目,采用逐步测试法,A项目的内部收益率=16.04%B项目采用逐步测试法,B项目的内部收益率=17.88%C项目,各期现
本文标题:管理会计计算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534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