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部编版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12020北京海淀初一(上)期中语文2020.11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5道大题,20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贴在指定区域。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纸交回。一、基础·运用(共17分)年级开展了以“成长的足迹”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学习活动一:走进美丽校园。下面是一位同学观察初中校园景物时写的一段随笔,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3)题。(共6分)【甲】走到了那片银杏林,我眼前忽然一亮:十几片银杏叶,就只有十几片,叶子的边缘,悄悄围上了一圈儿花边儿一样的黄色。在满树银杏叶依然是绿色的领地里,它们就那么悄悄地,(xiāng)着金边儿,好似长着金边儿的绿蝴蝶,静静依傍在众多的绿蝴蝶中,仿佛在酝(niàng)着一个梦。【乙】这十几片银杏叶,金边儿连成了一道曲线,涌动在贮.蓄着绿色的海洋里,宛如十几个小小的浪花,那么小——不注意还真看不到呢——却那么欢快地,涌动出了初秋的姿容,真是__________(花团锦簇美不可言)。【丙】就是这么十几片,看起来那么着急,那么热情,恨不得再过几天,就要形成波涛,形成巨浪,汹涌在这秋的季节里了。(1)根据拼音,请用楷书把填入处的两个汉字依次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2)在文中给加点字注音和横线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zhù花团锦簇B.chǔ花团锦簇C.zhù美不可言D.chǔ美不可言(3)这位同学为自己的文字写了朗读脚本,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忽然看到十几片银杏叶刚刚变黄的惊喜。“悄悄”“围”将叶子人格化,生动形象。所以,“亮”“边缘”“悄悄”“黄色”都要重读,要满怀激情,要大声读出这份惊喜。B.【乙】句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金边连成的曲线”的情态。它既有浪花一样的动态美,又有小孩子般的欢快,在初秋时分展现出自己独有的美丽。所以,读这句时要活泼欢快。2C.【丙】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着急”“热情”“波涛”“巨浪”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银杏叶很快就要黄满枝头的情状。所以,这句要读得紧凑,表现出这种急切感。2.学习活动二:游文学堂。下面是一位同学学习课文后的总结,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4分)①文学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殿堂,给人希望,启人心智,促人成长。《春》让我们受了自然的美好,领略了生活的系彩:《散步》让我们体味了亲情的温馨,懂得了责任的重要;《再塑生命的人》让我们见证了儿童的成长,深悟了爱的力量......②升入初中以来,通过对这课义的学习,使我们遨游在文学的殿堂,乐此不疲。(1)《春》的作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土_________________(1分)(2)请在画线句中找出表述有误的一句,并改正过来。(3分)表述有误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修改:___________3.学习活动三:感悟纯真友爱。下面是一位同学与朋友相处的感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7分)友情是__①__,是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在岁月里潺潺流淌;友情是__②__,是彼此心头的屡屡光亮,在成长中驱散阴云;友情是__③__,是拂过心田的丝丝畅快,在征途上平添惬意。【甲】成功时,友情是一次击掌,为你喝彩;【乙】跌倒时,友情是一次扶起,给你安慰;【丙】。友情,是我们共同度过的岁月,是地久天长里我们成长的足迹。(1)结合语境,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一阵柔柔的轻风②一轮明媚的暖阳③一条清澈的小溪B.①一条清澈的小溪②一轮明媚的暖阳③一阵柔柔的轻风C.①一阵柔柔的轻风②一条清澈的小溪③一轮明媚的暖阳D.①一条清澈的小溪②一阵柔柔的轻风③一轮明媚的暖阳(2)请仿照语段中的【甲】【乙】两句,在【丙】处补写一句话,使内容充实,表达流畅。(3分)答:_________________(3)儒家经典《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交友的名句,你印象最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2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默写。(共4分)4.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5.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6.__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二)古诗阅读(共5分)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8.这首诗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情。诗人起笔便用“______①________”和“子规啼”写出暮春之景,也写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人景;然后又将“________②_______”当作可以传达情意的使者,以寄托自己对友人的_______③_____之情。(3分)9.“月”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下列诗句中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达的情感类似的一项是(2分)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D.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共8分)(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二)六岁时,大父雨若翁携余之武林①,遇眉公先生②跨一角鹿,为钱塘游客,对大父曰:“闻文孙善属对,吾面试之。”指屏上《李白骑鲸图》曰:“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余应曰:“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③。”眉公大笑起跃曰:“那得灵隽若此,吾小友也。(节选自明·张岱《自为墓志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①大父雨若翁携余之武林:祖父带我到了钱塘。张岱祖父字雨若。张岱出身富贵世家,眉公所跨角鹿即是张岱祖父所赠。②眉公先生:指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③打秋风:向有钱人讨财物,有占人便宜的意思。10.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双全B.俄而雪骤.暴风骤.雨C.公大笑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吾面.试之吹面.不寒杨柳风11.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呢?”4理解:“公欣然”是因为雪景美丽,也表现了谢太傅跟孩子们探讨文义,其乐融融【乙】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翻译:随即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成为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理解:文章结尾补充交待人物身份,意在含蓄表明作者对谢道韫的赞赏。12.两个文段中,引起谢太傅和眉公“大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段内容加以解说。(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三、名著阅读(6分)13.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很多同学对文中的内容产生了共鸣。《朝花夕拾》里的其他..篇目,也一定会引起你的共鸣。请选取其中一篇,结合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共鸣。(100字左右)答: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6题。(共9分)【材料一】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居安思危,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越是丰收越不能忽视粮食的重要性,要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从中长期来讲,我国的粮食产需仍将保持紧平衡态势。尤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廷,增加了粮食国外进口的不确定性,中国人的饭碗不能指望靠进口来装满。发改委等11个部门采取一揽子举措,筑牢粮食能源安全防线;亿万农民辛勤耕种,确保了我国98%以上口粮的供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____①____,同样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勤俭持家,珍惜一箪食、一瓢饮。【材料二】2018年3月,《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公布了项目组历经两年对北京、上海、成都和拉萨四个代表性城市366家餐馆进行的实地调研结果。调研发现,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人/餐,浪费率为11.7%,城市餐饮浪费人均浪费量不容乐观,总量惊人。初步测算,2015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5节约粮食、不仅是避免经济浪费的需要,也是保护环境的需要。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卢思骋在谈及食物浪费对环境的影响时说,全球现有农业生产使用了70%的淡水资源、33%的土地和30%的能源,排放了20%的温室气体。我们用这样的环境代价生产出来的食物,却在餐桌上大量地浪费掉了。也就是说,食物浪费还意味着生产这些食物所投入的水、土地、能源和其他生产资料的无效____②___,以及由此导致的环境污染。【材料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了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北京市各学校把“节约粮食”作为开学第一课乃至日常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课程,让孩子们树立起节约粮食的观念,引导他们从小做文明实践的传播者和示范者,在校园内掀起了“光盘行动”的文明之风。与此同时,商圈、餐饮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纷纷推出“半份菜”“小份菜”“打包剩余食品”等节粮小妙招,杜绝浪费。1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我们认识到,节约粮食,是_______________的需要,____________的需要,___________的需要,发扬传统美德的需要。(3分)15.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①需要有关部门齐心协力,需要亿万农民辛勤耕耘②消费B.①需要有关部门齐心协力,需要亿万农民辛勤耕耘②消耗C.①需要亿万农民辛勤耕耘,需要有关部门齐心协力②消费D.①需要亿万农民辛勤耕耘,需要有关部门齐心协力②消耗16.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针对漫画二里人物的错误表现提出改正建议,不少于两条。(3分)答: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窗里窗外》,完成17-19题。(共11分)窗里窗外栗志①我在窗里坐着,它在窗外卧着。6②那个斑鸠窝还是我帮它们搭起来的。几年前的春天,两只斑鸠天天在这个地方来来回回地衔树枝搭窝。无奈钢管太滑,树枝固定不了,刚把树枝挂放在那里就滑掉了,它们折腾了半个多月,也没有搭成自己幸福的小窝。我就用一个纸盒子绑在钢管上,给它们做了一个家。它们一直住到现在,每年都在这里抚育下一代。③又是春天了,这几日总有一只斑鸠卧在那里,应该在孵卵了吧。自从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开始那天,它就享受了我的免费“胎教”!④这两只斑鸠应该是珠颈斑鸠,它们脖子上部是灰色的毛,下面部位满是黑白点的块斑,好像无数珍珠一样。它们的尾巴比较长,飞起来和落下的时候好像都要向下翘一下。它的叫声轻柔悦耳,“咕咕——咕咕——咕!”重章复沓,最后一个音符又特意突出,好像要告诉我什么似的。它们的歌唱给居家的日子平添了许多情趣。⑤【甲】它每天就卧在那里,很认真地听我讲课,从开始上网课那天起就是这样!还不时叫两声,“咕咕——咕咕——咕!”像在回答问题。它的叫声顺着网络传到那头学生的耳朵里,不知道学生能不能听得懂它的回答。有时候它在叫,我会对学生们说,大家听到斑鸠的叫声了吗?它就在我的窗外。学生们会通过线上聊天区回复,听到了,很好听!我开玩笑说,有老师讲课好听吗?他们说,都好听!⑥斑鸠们在那里很安心,一点儿也不怕人。在晾衣服的时候我跟它的距离也就十几厘米,伸开胳膊就能触到它。【乙】我看看它,它也看看我,就像个小精灵,一会儿又把头扭到另一个方向,背对
本文标题:部编版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53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