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小学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2018-2020)
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2018——2020年)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落实旬教体发【2018】265号《旬阳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精神,整体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有序、深入发展,结合我校信息化发展现状特制订本计划。二、总体目标:按照“完善信息环境、提升应用能力、深度融合创新”三步走发展战略,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重点,以“国培计划(2018)”陕西省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为抓手,结合我校《“互联网+”背景下“教与学”的有效方式》主题式校本课例研修,转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式,探索应用创新,加强实践研究,完善评估及激励机制,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三、具体工作落实:(一)硬件环境建设硬件环境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在管好、用好现有设备的同时,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完善硬件建设,充分满足教学需求。一是配足配齐班班通设备,及时做好白板、投影仪、实物展台等老旧设备维护更新;二是提升网速,升级校园接入网络带宽至千兆光纤;三是完成校园内部网络线路改造;四是完成校园广播系统改造工程;五是新建学生计算机教室一间。(二)资源建设逐步完善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鼓励教师将好的教学资源上传至校园网络资源库,使学校内所有的教学资源得以共享。同时将学校现有的较优秀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省人人通等教育平台,为推进区域内的资源库建设发挥作用。逐步按学科、年级购买教学资源软件,不断充实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三)师资队伍建设以“国培计划(2018)”陕西省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为抓手,重点围绕主题式校本研修工作,骨干引领、辐射带动,在各教研组大力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课例和教学方法的培训,着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使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学科教学等领域充分发挥作用。(四)课题研究以学校课题为引领,以促进课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的研究,使信息技术及网络的运用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鼓励教师参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研究,学校定期开展教学评比,并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使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五)学生应用以学校的信息技术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网络道德的教育,能抵制不良的信息,利用课题研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收集、筛选、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学校还将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电脑制作大赛、微电影大赛,参加各类网络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六)平台应用做好、做实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籍管理系统、陕西省人人通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旬阳县教育云平台、财务管理系统、学校微信公众平台、校园网站、电视台等网络平台的应用管理,让各类平台在学校管理、宣传、教师研修、资源建设及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发挥最大效益。四、措施保障:(一)制度保障:进一步健全学校信息技术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并由信息中心具体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分步实施,逐项落实任务清单,确保学校信息化工作稳步推进。同时建立学校信息化发展评估考核制度,通过绩效考核、年度考核、学时认定、晋职评优等途径充分激发教师信息化应用工作积极性。(二)经费保障:学校将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设立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加强学校信息化软硬件建设资金投入。2018年9月
本文标题:小学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2018-202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547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