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产业链危机外资控制中国产业的现状
产业链危机外资控制中国产业的现状分类:沙场点兵2008-11-1623:59要么对你实施经济制裁,要么对你进行全行业收购和控制;这就是西方对于中国的经济逻辑。全球化规则本来就是发达国家制定的,他们自然娴熟运用,游刃有余;当遇到急功近利的各地官僚机构和懒政勤名的官员时,外资更是名利双收、赚得个满钵淌金流银。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指望西方来引领中国跻身于世界经济之林,那绝对是一件赔了夫人折兵的买卖。“中国制造”、“世界工厂”已基本沦为“中国粗造”和“中国打工”。请看中国产业危机的事实吧。一、饮料行业碳酸饮料:国内原有的八大碳酸型饮料公司,已有七家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收编,外资饮料已经占领我国饮料市场90%以上的份额,国内品牌仅剩下风雨飘摇的健力宝。达能在中国的全行业收购20年来,达能公司在中国饮料行业10强企业中,已收购:娃哈哈39家企业51%股权:乐百氏98%的股份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股权深圳益力矿泉水公司54.2%股权汇源果汁22.18%股权蒙牛50%股权光明20.01%股权达能入股中国企业后,基本采取“合同设下陷阱--合资--亏损--增资--改造董事会--迫使中方让权或退出--控股”的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手段,硬生生的获得对原合资公司的绝对控股权,然后冷落或萎缩中方原先的品牌,从而最终将中国食品市场按照它的意愿重新洗牌,获得利益最大化。分析达能的兵法,主要有一下几种:“休克疗法,置之死地”法乐百氏1999年销售额达20亿元,并购后乐百氏品牌不断衰落,茶饮料、乳业产品已基本退市,原来国内销售量第一的桶装水不断萎缩。2005、2006年亏损均达1.5亿,乐百氏品牌现在已基本消失。“凌迟处死,慢性死亡”法达能控股上海正广和后,强行变更了董事会组成,由原先的六名董事增至7名,增加的那位就是达能的人员,获得多于中方一票的优势,终于控制了总经理任命权,从此,正广和的经营也每况愈下。2001-03年,正广和在上海桶装水市场占有50%以上的市场份额,营业收入1.58-1.65亿元,净利润388-1162万元。2004年达能接手正广和后,营业收入在1.62-1.69亿元徘徊,在上海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设下圈套,请君入瓮”法光明鲜、酸奶均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光明乳业上市前,达能持股3.85%,当时达能同意光明的两个品牌使用“达能”商标与外观设计(至2011年9月)。光明曾违约在别的菌种上也使用“达能”商标,达能一直不表示异议,等光明股改时才以“违反协议”为由,要挟增持股份,否则起诉。这样达能如愿以低于市价1/3的价格增持光明股份达20.01%,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法娃哈哈1996年上市没有成功,与香港百富勤投资合作,百富勤介绍了达能,三家出资4500万美元,组建5家合资公司,商定娃哈哈占49%股份,达能、百富勤共占51%。但签约时,达能与百富勤使用了他们在新加坡共同设立的“金加”投资公司名义(娃哈哈事先不知情)。1997年,达能在境外悄然收购百富勤在金加的股份,轻易获得娃哈哈51%股权。达能立即提出,将“娃哈哈”商标权转让给与其合资的公司,被国家商标局拒绝。摩根斯坦利入股蒙牛2002年,摩根斯坦利联合鼎辉、英联两家外资,注册“开曼公司”对蒙牛投资,2003年10月,三家外资以3523万美元,购买蒙牛3.67亿股“可转股债权”,约定2006年6月可全部转股(0.74港元/股转股价),支持蒙牛上市。2004年6月,“蒙牛乳业”在香港上市,以3.925港元公开发售3.5亿股,IPO融资14亿港元。上市半年,外资系出手2.6亿股,回笼14亿港元。而外方全部现金投资仅6120万美元。上市前,牛根生以象征性的代价从外资系获得获得上市公司4600万股,承诺5年内不跳槽、不新开设同类公司,外资系在10年内可随时以优惠价格增持公司股权。这样外资系可牢牢控制并鞭策蒙牛的管理团队。据披露,蒙牛上市后,外资系和中方签了的“对赌”协议:2004-2006,蒙牛盈利必须递增50%,否则外资系将没收蒙牛管理层及金牛公司7830万股,外方则无实质性义务。这意味着2006年蒙牛销售额必须达到120亿元。数年来,外资以其资本实力和娴熟的资本运作技巧,使蒙牛的管理团队始终处于被动搏命的局面。难怪不久前三鹿事件殃及到蒙牛时,因为担心摩根斯坦利趁机控股蒙牛,牛根生抛出万言书哭求他在长江学院的同学出手相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杀鸡取卵、急功近利的心态一天不纠正,蒙牛们总有一天将彻底消失。耳边已经传来国家商务部将批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消息,不久,我们大概再也喝不到“汇源果汁”,只能喝“果粒橙”了。西方跨国巨头正加紧对中国重要企业的控制进入21世纪,我国兑现对WTO的承诺,大幅度放宽对外商在华投资的有关限制,如持股比例、转让技术等附加条件等。再加上资本市场的日益开放,给外资在华并购我国重要行业、企业提供了诸多方便条件。来自各方面的报道都说明外资对我国重要企业的并购,成为在华扩张延伸的日益重要的手段。2003年前,外资在中国并购仅占它们在华直接投资总额的5%,2004.1-2006.6,这一比例突然上升到63.6%,增加了近12倍;从2005年7月到2006年6月间的一年中,有价值140亿美元的中国内地公司为境外企业所并购。在参与并购的这些外企中,来自美国的企业排名第一。2005年,共有266家国际企业收购中国内地公司,与2004年268家的数字基本持平。但交易金额却增长了52%——从90亿美元增加至140亿美元。在众多收购案中,以高科技产业收购宗数最多,但金融业所涉及的交易金额最大。美国公司占据这些收购案的总值约54亿美元;其次是英国,收购总值约34亿美元的收购案。新加坡是中国企业的第三大外来收购者,2005年7月到2006年6月底的总值18亿多美元的收购案。2006年1-11月,中国(包括港澳地区)并购交易总量1234宗,同比上升30%,交易金额487亿美元;在装备工业,“靓女先嫁”、“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改革思路,正在严重威胁我国战略产业。由于目前国家对出售国有资产缺乏统一标准和完善的机制,地方各级政府为了各自利益,往往从小局出发,为获得短期回报,把一些经营得比较好的合资企业或国内企业出售给外商,拱手让出国内市场和未来的收益,造成国有资产变相流失,更使我国对战略产业、骨干产业的主导权、控制权不断受到侵蚀。威胁不仅仅来自战略或骨干产业。在挟雄厚资本、打着“帮助国企改制”、“引来先进技术管理”等招牌、由华裔“专家”协助攻关开道的各路外资,在涵盖了食品饮料、轻工家电、建材化工、装备制造等国民经济各行业,对各行业排头兵企业的收购浪潮。这一潮流正在被主流经济学所赞美鼓吹,被一些政策制定部门所鼓励。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所有行业的主导企业都将被外资控制,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已经没有能力对任何一个行业和市场拥有发言权。国家的经济政策将失去根基,包括反垄断政策和价格调控,包括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鼓励政策。这样国家尽管可以拿到税,但宏观调控权力将被架空,甚至金融调控权也被消融,大量利润外流。总之,国家的经济主权将丧失殆尽。造纸行业我国造纸企业约3600家,产量5600万吨(2005),10年来,生产和消费均以10%以上速度增长,产能占世界10%,消费占世界14%,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多数企业资金短缺、技术装备和原料均严重依赖国外,低档产能过剩,高档纸供不应求。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国际纸业巨头如芬欧汇川、斯道拉恩索、印尼金光集团等,纷纷以合资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2005年,国际纸业和太阳纸业在兖州共建合资公司,投资1.6亿美元上30万吨液体包装纸生产线,华泰集团2006年与芬兰斯道拉恩索在山东东营合资建设年产20万吨的高级超压纸项目等。CVC并购晨鸣案:晨鸣纸业集团为中国纸业龙头企业,原为寿光造纸厂,产能0.6万吨,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现总资产112亿元,拥有山东、武汉、江西、吉林、海拉尔等十几处生产基地,2005年纸产量210万吨,销售收入170亿元,连续11年保持全国第一,为中国企业500强和世界纸业50强。2006年5月,美国CVC(花旗集团与亚太企业投资管理公司共同成立的投资管理公司,管理私募基金27亿美元)与晨鸣签署了战略投资意向书,向CVC非公开发行10亿A股,募集50亿元,CVC将持有晨鸣42%股份,超过寿光国资局成为第一大股东。同年9月,此意向取消,改由国家开发银行牵头组成银团申请60亿元长期项目贷款。日化行业洗涤品:全国四大年产8万吨以上的洗衣粉企业,3家被外资收购。美国宝洁利用其品牌优势和税收优惠,基本上挤垮了国内洗涤品企业,国内十大民用洗涤剂品牌几乎全军覆没。仅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四个品牌,就占有60%以上的国内市场,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垄断线。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在日化行业的合资中,外资通常利用中国企业原有的生产线和营销渠道,为外资品牌打工,同时冷落中方企业原有品牌。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外方口头承诺自己的“洁诺”牌和“中华”牌的投入比是4:6,但并未兑现,中华牙膏多年为联合利华贡献8亿到9亿的销售额。中国著名商标美加净的命运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跨国公司向上海家化投入巨资,实际上是将“美加净”逐出市场,为自己的品牌开路。上海家化的销售额从3亿元骤降至600万元。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失去了宝贵时机。化妆品:法国欧莱雅正在快速占领中国市场。2003年该公司收购小护士,2004年收购羽西。在彩妆领域排名第一,在护肤领域完成两次并购后名列第二。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已形成外资主导的局面。跨国公司占据国内高端市场后,正在向中低端品牌发展,冲击本土企业。如联合利华从2005年加强二三级城市的布点分销。宝洁将飘柔、汰渍等产品大幅度降价、大力在全国推销玉兰油。欧莱雅收购小护士之后正寻找合作伙伴开拓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美国雅芳和日本资生堂等也蠢蠢欲动。2007年2月,作为全国护肤品行业第一的北京大宝,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全部股权(北京三露厂国有股83.42%,职工持股会16.58%),3月与美国强生签订了转让全部股权的合同。2005年,大宝销售额为7.8亿元(占全国市场1%),在国内护肤品企业中排名第一,这样,强生就拥有了大宝遍布全国的二、三线营销网络。化妆品企业淘汰率很高,两年前全国有5000多家,现只剩3300家,2005年外资化妆品企业有130多家,占有国内40%的销售额和80%以上的利润(外资企业销售利润率为10%以上,内资企业仅2-3%)。目前活跃于市场的本土品牌还有隆力奇、拉芳、丁家宜等20余种,随着外资企业瞄准三、四线城市,国内品牌的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一线品牌,中国品牌没有一席之地,雅诗兰黛、欧莱雅、欧伯莱、迪奥、香奈儿、兰蔻、资生堂、CD、倩碧、范思哲、纪梵希,一大批世界品牌将各大中城市的化妆品终端挤得水泄不通。由此可见,洗化类品牌中国企业基本已奄奄一息,灭顶之灾为时不远。外资对中国各个产业的渗透,不再和风细雨、温文尔雅,而是大刀阔斧、真枪实弹;只要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外资无不咄咄逼人、刺刀见红;一招见血、招招置于死地。请看:制药行业华药集团:国内最大抗生素生产基地,2004年销售收入78亿元,居全行业第二。2005年落到行业第四,亏损2千万元。公司陷入债务困境。2004年进行股权改革。将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华北制药”4.07亿股国有股折10亿元,另5820万国有股以2亿元卖给荷兰DSM(欧洲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一并抵偿所欠“华北制药”债务。DSM遂获得华北制药7.4%股权。2007年2月DSM再用3500万美元购得华北制药25%股权;另出资1.06亿美元与华药集团的青霉素和维生素业务合作成立新公司,占49%股权。DSM成为华北制药第二大股东。哈药集团:2005年,香港中信资本、
本文标题:产业链危机外资控制中国产业的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54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