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现代教育原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2.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3.教育学科:广义的教育学科泛指我国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教育学所属的各类教育学研究领域。狭义的教育学科主要指师范和教育院校在进行教师教育中所开设的公共教育课,如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青少年心理学,学校教育心理学,比较教育学等。4.教育现象:是以培养人为主体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6.教育活动:广义的教育活动泛指人类社会生活中能够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活动或师生的学校生活,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更加社会和相互的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学习知识技能,提高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与体力的活动。7.教育事业:当人类自由散在的教育活动变成在一定的组织结构,专门人员,规则规范和相应制度约束下进行的活动时,这种教育活动就变成了教育事业。8.教育经验:教育经验是指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做法。9.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10.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指人们在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由一系列理论范畴所构成的较为系统和严密的教育思想。11.教育流派;教育流派是指具有系统的教育思想主张,以富有说服力的独到研究成果占据研究领域和研究优势,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教育理论派别。12.教育思潮:教育思潮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集中反映社会群体的教育意愿、教育要求和教育思想,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思想倾向或思想潮流。13.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由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提出的,带有法律效力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方向、目的、道路的总体规定。14..广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15.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各种探索活动,获得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16.教育观念: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教育工作者或其他社会成员头脑中的直接影响人们的教育行为的教育主张、教育观点和教育评价标准等17.所谓“教师职业专业化”是说: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要按照专业标准,使教师职业成为专业性职业;教师职业成为专业,需要一个过程。18.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社区教育指的是以一定的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为服务社区,社区依赖于学校,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20.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21.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师范教育是指按照教师的规范、标准培养训练教师的教育,主要是指教师的职前教育;教师教育则是统合了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概念的新概念。22.人的身心发展指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是指人的身体的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也就是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和谐发展。23.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4.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25.教育优先发展:两个内涵:其一是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超前投入;其二是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26.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有两个基本的特性:普遍性和强制性。27.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要求。28.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或者政党制订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政措施,是人们为了规范教育行为而以国家或政党、政府的名义颁布的教育行为指南。29.国家课程标准是对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30..教育方针是由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提出的,带有法律效力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方向、目的、道路的总体规定。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宗旨。31.教育规律是教育行为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被人们广泛地议论,评说,甚至因其违反教育规律或社会发展规律阻碍了教育或人的身心发展而急需改变时,这种教育现象或教育行为就成了教育问题。32.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的机构,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33.学校文化是学校组织有一个共同点群体意识及行为准则,通过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的组织气氛,形成特定的学校文化。34.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为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35.教育现代化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现代化在教育领域内逐渐实践、完成都历史过程。36.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有特定内涵的概念,指社会的人们利用近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变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社会变革过程。37.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和。38.最近发展区: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与经别人给予帮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有一段差距,这种差距即为最近发展区。39.社会化在社会学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化指的是青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即儿童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广义的社会化是指“个体由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适应社会生活的终身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与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40.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等的总和。41.课程计划(原教学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42.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也称课本。43.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师通过沟通和交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获得个性化发展,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使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44.综合实践活动是新时期对课外活动、活动课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一,综合实践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为目的。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式是面向社会生活,探究学习。45.咨询与指导的基本含义就是为咨询者和被指导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46.学习指导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进行的指导。47.职业指导是指为学生的“生涯设计”提供帮助,引导他们学会寻找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的最佳结合点。48.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49教师从语义学上的意义是指“教师职业”之意,又有“教师角色“之意。在社会学的意义上,教师概念是指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特定的角色,以及与这些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各种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系统。从教育学的意义上,教师是指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50.校内进修:在任教学校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实际进行的以改革学校和教学实践为目的的教研活动。51.自我教育:是指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简答题1.教育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2)教育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授者;(3)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4)教育者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5)教育者也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2..在终身教育体系下,学校教育面临哪些挑战?答;(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2)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目的和功能;(3)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阶段和组织。总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必将极大地改变工业革命以来以学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关系,因此改变学校的专属性和封闭性也就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3.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1)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2)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3)学校应使儿童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征进行教育;(4)教育原则和方法应“模仿自然”,反对体罚。4.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答:教育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其功能具体如下:(1)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2)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3)教育是现实生产力产生的重要手段;(4)教育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5.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答: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当个体已有水平与外部环境要求之间出现矛盾,使个体内部产生需要;当个体意识到这种需要并且客观条件允许时,需要转化为动机;在动机驱使下,个体制定目标,采取行动,最终满足需要,同时获得发展。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从而推动个体身心从低级向高级发展。6.现代教学主要承担有哪些任务?答:现代教学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2)建构学生个性化的多元智力结构;(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7.简述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答: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的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1)它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2)它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它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专业设置;(4)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和教学组织形式。8.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及其内涵。答: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本质和核心是:每个社会成员在智力和体力上都得到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其涵义包括:(1)全面发展的人的量的方面规定性,即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2)全面发展的人的质的方面规定性,即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3)全面发展的人的度的方面规定性,即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9.我国新课程与现行课程在课程结构上的根本区别。答;现有课程结构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设置过多且缺乏整合。而新课程的课程结构打破了学科本位,以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10三种教育力量整合的重要性有哪些?答;(1)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在时空上的相互衔接;(2)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整个教育方向上的高度一致;(3)三种教
本文标题:现代教育原理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56039 .html